回眸2024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奏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政务   2025-02-02 12:36   贵州  

1月20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以下称大科城)企业家座谈会举行。会上,大科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宇说:“2024年,是大科城党工委、管委会成立以来经历的第一个完整自然年,意义非凡。”

这一年,大科城坚决把省委、市委、新区党工委部署转化为发展思路、工作举措,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全面攻坚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严守安全底线,全面奏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项目为王”释放发展“强动能”

2024年,大科城立足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要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项目谋划、项目建设上大干快进。

推动数智中心A区、航空航天产业孵化基地、“东数西算”一期等9个项目完工,多边超算基地、数据融合应用中心、贵阳超级大脑等15个项目按期开工。紧扣中央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统筹辖区企业谋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储备项目16个。组织航发精铸、航谷动力等申报2025年军民融合及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争取到相关支持,为大科城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新活力。

“产业为先”激发招商引资“新活力”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2024年以来,大科城坚持产业为基、招引为要、项目为王,紧盯主导产业强链补链、瞄准新兴产业建链扩链,全力跑出精准招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紧锣密鼓走出去、请进来。这一年来,大科城管委会领导班子带队赴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开展招商对接50余次,考察企业140余家,接待来访企业300余家,签约项目50余个,签约金额超30亿元。同时,赴北京、上海开展招商推介会、招商接洽会,吸引60余家大数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证券、投融资机构的80余名企业代表参加。

坚持精准化招商。树立链式招商思维,深入研判大科城区位优势、产业方向,累计招引华为生态伙伴40余家,中航发上下游企业10余家。投资主体涵盖数据中心运维商、贸易流通平台、智能制造等数字经济融合产业。

据悉,2024年,大科城累计招引集聚企业1355家,其中,大数据企业806家,占比60%。

“服务为基”助推园区助企服务“新高度”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为进一步加快建设贵安新区核心区域人才集聚高地,2024年3月,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企业人才服务中心(以下称大科城企服中心)揭牌投用。

“巢”暖才能引“凤”来。大科城企服中心结合本地行业特点,积极落实企业入驻服务、政策兑现服务、沟通协调服务及投诉建议服务四类服务,促进入驻企业创新发展;

打造“园区长+服务专员+楼栋管家”企业服务模式,建立“1+3+N”企业服务体系和“一网统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数字化管理平台;

创建运营“AI上大科城”小程序并建立与12345平台联动服务机制,全面推动智慧园区建设,为企业提供全流程闭环服务,帮助园区企业招聘1500余名大学毕业生,解决和办理各类事项1289件次,走访企业300余家,联系企业800余家,帮助企业完成政策兑现资金400.22万元;

推进“一园一场一基地”即中国软件名园、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人工智能训练场、贵州省产业创新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及“一大赛”(第一届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创新创意应用大赛)举办,切实做强大科城品牌效应。

这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一项项可喜的项目成果,构筑起大科城招商引资的“强引力场”,吸引一大批优质企业、人才纷至沓来、竞相落户。

贵州青数聚科创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宏磊表示,贵安新区政策导向好,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在发展中,大科城给予了企业非常大的支持,营造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自公司落户以来,得到了大科城既全面、又贴心的服务和帮助,为公司的业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省纺织集团党群人力办公室综合负责人黄近说。

“政企连心、其利断金。企业家流汗出力、冲锋在前, 党委、政府就要将心比心、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帮企业解难、助企业发展。大科城将一如既往当好企业发展最强后盾,竭力为企业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贵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大科城党工委书记张红梅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企业家座谈会上说。

截至2024年年底,大科城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约6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56%,工业实现新突破。1-11月规上服务业同比增长8.61%,服务业实现稳增长。

记者丨姚方媛/文 石照昌/图

编辑丨黄腾霄

编审丨王丹丹

审核丨刘文强

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
贵安新区领导重要政务活动信息;贵安新区重要会议信息;贵安新区负责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与贵州贵安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等密切相关的其他重要政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