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和谁结婚,都会后悔

文化   2024-12-16 18:30   山东  


最近,网络上有个提问很火:


“你当初看上你老公什么了?”


数千万女性围观,其中有一条很突出的评论:当初眼瞎。



想到已婚姐妹们聚在一起,不少朋友都说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怎么看老公都不顺眼,就像来大姨妈一样。


大家吐槽老公“罪状”大概是:


总习惯光着膀子在客厅里走来走去;

当着你的面上厕所,无论你在旁边洗头还是洗脸;

坐马桶打游戏半小时不肯出来;

大小便后经常不冲,洗完脚不擦到处都是水;

满身酒气回家倒头就睡;

不爱换衣服、不爱卫生、不爱做家务;

不体贴、不关心、不主动;

脾气大、小心眼、又当又立。

每天忙得连看手机的时间都没有,他还觉得家庭主妇挺享福的。


一吵架,就怼你:“既然我那么不好,你当初看上我什么了!?”


不知道姐妹们是否有同样的感受?


那一刻的你,是否也特别想知道:


明明当初是自己看上的,现在怎么能如此厌烦他?是他变了,还是自己看错了?


多少感情都是这样,始于心动,止于心痛。


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探索一下,当年心动的背后,一定有一些东西,等待着我们去认领。




你还能记得,老公第一眼吸引你的是什么吗?


眼神交汇、心跳加速的感觉?


莫名的熟悉感?


说不上来的合眼缘?


独特的性格带来的强烈的吸引力?


可优秀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TA?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是有见色起意的成分,这是意识层面产生的生理性喜欢。


但身边也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外貌上看两人一点也不搭,但当初也情投意合了。

《父母爱情》中亚宁和天柱就是在众人眼里并不般配的两个人。


一个是漂亮的高材生,一个是土里土气的军官。


但第一次见面就互相看对眼了。


天柱第一次见亚宁的时候,穿着一身军装,带着几分调侃和幽默:


“我还追过你姐呢,不过没追上,我差点成了你姐夫。”


亚宁被天柱的风趣所打动,再加上他一口陕西口音,惹得亚宁更是开心不已。


随后两个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慢慢地走到了一起。



显然,单凭天柱的外貌,不足以让亚宁产生“来电”的感觉,这是姐姐都觉得土气的男人。


反倒是天柱那份憨厚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给了她熟悉亲近的感觉,仿佛前世就有交集。




看起来好像命运很神奇,似乎这样的两个人就会走到一起。


但命运之外,弗洛伊德说过,潜意识发出的信号,是远远大过意识的。


所谓一见钟情,所谓眼缘,归根到底还是潜意识的安排。


科学家曾做过研究,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大脑会收集心目中理想的伴侣特征,也称为“爱之图”,会储存到潜意识里。


直到某天,你遇到TA,大脑会迅速检索并匹配。


所以,当看起来“土气”的天柱站在亚宁面前,她的潜意识依然能嗅到那种无法言说的美妙感觉。



那么,潜意识里储存的“爱之图”从何而来?


父母作为我们的第一养育人,我们往往会从父母身上发展出伴侣的原型。


但这个“爱之图”可能有两种原型:


第一种,父母中的某一方是你渴望拥有的“爱之图”。


亚宁和天柱看似一见钟情,实则是因为他像极了父亲江德福年轻时的样子。


同样是军旅出身,风趣幽默。

当然,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还可能是某个表情、声音、气味等。


比如你认为老公的眼睛很迷人,可能是父母曾用过这种眼神看你;


这个时候,潜意识就会给你信号:就是TA。


在这个当下,大脑便开始分泌多巴胺。


而每一种“似曾相识”都是投射,当投射发生,你就更容易放下戒备。



有了亲近感之后,继续不自觉地给对方找到更多合理的理由。


亚宁曾经说过:妈妈能找到这样的男人,可真够幸福的。


亚宁看到并认同了父母恩爱的范本,而孟天柱刚好是这个范本的缩影。


当你遇到这样的人,你“钟情”的是那种小时候和亲人相伴,有亲情又有爱情的美好感觉,延续了童年的快乐。

当然身边也有朋友老公更具备妈妈身上的品质。


像爸爸还是像妈妈,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你和谁的依恋更深,或者匮乏感更深。


也有少部分被父母之外的抚养人带大的女性,那从小给她亲情最多的亲人就会成为她的“爱之图”。


第二,如果你在父母身上未曾见过很好的关系原型,你会勾勒出一个虚幻的“爱之图”。


这个时候的合拍,其实是潜意识帮你弥补童年对爱的缺失。


比如,朋友小菲。她从小家庭条件不错,想要的父母都会满足。

她父亲常年不在身边,由外婆带大。

而她老公的母亲对老公要求很严苛。


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老公想要的东西需要自己争取才能得到。


当初身边人都不看好,但两个人火速恋爱。


但凡小菲想要的东西,老公都会尽全力满足她。


而老公也在付出中获得成就感。


两个人就这样爱得忘乎所以,不到半年就结婚了。


可是真正结了婚,矛盾越来越大,就像两个没长大的宝宝,一个爱而不满,一个得不到肯定。



和小菲的情况类似,很多人婚后也都陷入了困境。


因为小菲,虽然成长在物质充裕的家庭,但从小父亲缺席。


而且父亲脾气也比较暴躁,在家的日子经常和母亲吵架。


当她遇到老公时,对她细心呵护,正是小菲对缺位爸爸的幻想。


但仅是这点,不足以让童年缺爱的人产生迷恋。


TA还需要能够牵动你和父母的关系的情绪体验。


言下之意就是,会被和父母表面上特质相反(弥补你童年爱的缺乏),但内核却很像的人(给你熟悉感的人)吸引。


就像小菲,一开始被老公的陪伴和有求必应所吸引。


但婚后真正生活在一起,小菲才发现原来老公和父亲有几分相像,随着相处的加深,越发暴露出他脾气不好,疏于陪伴的状态。



即便两人表面看起来性格迥异,但内核是一样的。

这是一种更刻骨铭心的心动,但因为潜意识无法帮你分辨你对TA的期待是否有利于你。


所以,很多时候,你会看到“心动”的副本——“当年眼瞎”,也就很容易在婚姻中破灭。


因为对方不可能永远扮演理想父母。


同样,老公当初对小菲的无条件付出更多是对母亲的投射,为了换取她的认可。

随着年月增长,慢慢消耗掉原有的耐心,变得冷漠疏离。


而在理想父母面前,彼此对现实父母的不满就会一股脑发泄出来。


想象一下,两个因匮乏而互相索取的人,又怎能不在真实的对方面前感到崩溃。


当然,当初你会对老公深度迷恋,你肯定是不自知的。


也有姐妹说,“结婚后遇到真爱了,是从未有过的心动的感觉。”



当时自己都吓一跳,都是“孩子的妈”了,怎么还会有情窦初开的时候。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婚外的心动,也是对“理想父母”的投射,只不过在老公的身上没有投射成功,移情到其他男性身上了。


因为彼此看不见真实的对方,心理学上说的是“情结对上了”,或者说你俩的匮乏点刚好可以互相慰藉。

可以想象,阴影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很多时候,你刻意去寻找与父母相反的人,但最终你发现,对方真正让你迷恋到无法离开的,却是他和父母相似的地方。




但“一见心动”带来的“幻灭”未必是坏事,往往迎来的是内在的成长和走向真爱的契机。


阿兰德波顿说:“成熟的爱情不会在第一眼就跌入爱河,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对方,才会让爱有滋生的机会。”


首先,和过去“划清界限”,一见“心动”的背后通常有着创伤能量的纠缠。


借着这个契机,试着去看看:

“心动”背后,你有怎样的创伤和什么核心需求?


也和家庭里那个没能给足你爱的人做一次链接,了解他们经历了什么。


也不妨向内去觉察一下,生活中你对伴侣的指责、抱怨背后,有什么样的心理诉求?



比如学员小萌,每次老公发牢骚,她就很反感。


总会让她想到负能量的母亲,后来当她意识到把老公当成了妈妈的投射。


她尝试向老公真诚地诉说,母亲的负能量给她带来的困扰时,她发现老公并没有责怪她。


“以前我总是跟你生闷气,让你觉得很抓狂,让你背负了太多我来自母亲的情绪,对不起,老公。


从小到大我在母亲的抱怨声中长大,无比窒息。


所以每次听你抱怨孩子的时候,我就很抗拒和不满。”


老公听完抱了抱她,还安慰她说这些年你也不容易,你妈的脾气其实我也领教过了,有时候确实会让人不舒服。


这就是真实表达的力量。


认清“心动”背后自己的诉求后,学会爱自己,把自己的内心修炼富足。



亲爱的,所有我们所期待的东西,都可以自己先给足自己。


当你有足够多的自我关怀,内在力量补足了,在面对真实的对方的时候,就不会因期待落空而愤怒和索取,而是跟真实的对方进行交流,与探索彼此更多的可能性,从而真切看见面前这个具体的人。


同时,可以像成人一样,平等地去爱和沟通。


于此,你也就能卸下防御,给自己更多的允许,允许自己真实地呈现:


允许自己有脆弱、有无助。允许越多,也就越容易去爱具体的对方。


允许对方也会有烦恼或抱怨的时刻,也会有无法满足你要求的时刻。


当然,爱真实的对方会有痛苦的时刻,因为你和对方都需要面对彼此的好与坏,但这也正是深度关系的迷人之处。


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刻,你才能发现自己的更多面。


借用海灵格说的:“一见钟情”结束后,才会开始真正的爱。



当然,如果两个人在原生家庭里的“阴影”都已经修通了,这时候的一见“心动”更像是两个完整的自我互相欣赏后的彼此靠近。


在往后即便琐碎的婚姻生活里,也能一次次爱上同一个灵魂。


最后,祝福你和伴侣拥有“二次心动”。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赤壁赋》





作者 | 本文转载自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

主播 | 童童,公众号:童童陪你读书,微信视频号:童童陪你读书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