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场欢乐而温馨的开园典礼
在珠海市金湾区雁祥幼儿园举行
作为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
的配套设施
这所新落成投用的公立幼儿园
已于今年9月秋季开学
幼儿园启用后
原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的住户
不仅可以搬进新家园
还能实现在家门口上学
据悉,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是珠海市和金湾区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是金湾区平沙镇“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平沙镇建镇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
自2020年启动以来,项目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今,告别砖瓦房,住进新小区,农场职工的“安居梦”终成现实。在这一过程中,来自各级人大代表的“嵌入式”监督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切实推动项目按期按质开展,平沙镇人大在金湾区人大的指导下,将代表联络站建在工地项目部上,搭建起了倾听民声、收集民意的“前哨站”。
作为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这个建在工地上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正用站点前移“接地气”的方式,接续助力上千户农场职工的“安居梦”照进现实。
走进位于珠海最西端的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指挥部,几排简易板房围成了一个小小院落。
4年多来,来往这个小房间最多的不是项目建设相关人员,而是人大代表和居住在砖瓦房里期盼搬入新家园的群众。这里是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前沿,是代表的“监督点”,群众的“传声筒”,部门的“流转点”,项目的“质监站”……
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简易板房内,中间摆放着一张会议桌,可同时容纳10人左右。尽管空间相当紧凑,却显现出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关于家园的对话曾在这里发生,群众的声音在这里被倾听、收集,通过工地上的“前哨站”推动持续监督、跟踪问效。
自2021年起,珠海市金湾区人大常委会联合平沙镇人大,就珠海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和金湾区重点民生工程——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建设推进情况,专门设立金湾区平沙镇砖瓦房改造项目人大代表联络点,并于项目建设部挂牌成立。
针对改造安置项目涉及群体多、建设周期长、群众需求强的特点,把联络点建在工地上,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便于联络、合理布局的原则,真正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大代表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尽管是建在工地上的“临时联络点”,但每一项细节都不曾疏忽。镇人大按照金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设置要求、岗位职责、工作职责相关规范,建立工作制度,制定监督工作流程、联系群众工作、驻点工作计划等,明确监督工作内容。
为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渠道,联络点内墙上还特别张贴了“人大代表基本情况一览表”,公布人大代表相关联系方式。同时联络点墙上还张贴了项目月度和季度计划进度表。
小小的房间成为了群众和人大代表“说知心话、办实在事”的重要阵地。联络点4年来持续安排134名区、镇两级人大代表进站点履职,使联络点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自联络点成立以来共组织人大代表及居民现场调研视察45次,接待选民群众206人次。
人大代表与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的渊源远不止联络点。可以说,正是市、区、镇多级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加速推动了关于新家园蓝图的落地。
翻开平沙镇的历史,其前身为1955年创建的国营平沙机械农场,1988年调整为“珠海市平沙华侨农场”。曾经,制糖这一甜蜜的事业一度让平沙声名鹊起,享誉全国。始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农场职工分配的住房也曾引来不少羡慕目光。
然而,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变迁,这批年代久远的住房早已落后于时代,且所处地势低洼,常年饱受渗水、水浸影响,每逢台风及恶劣天气都需要对居住在砖瓦房的居民组织应急疏散。
在平沙建镇后的十多年间,先后采取划地新建、原地拆建和原地维修等方式,对原华侨农场职工住房进行了改造更新,共改造8421户,其中大部分职工家庭由于经济拮据等,选择了政府补贴原地自行维修方式进行改造。虽然进行了简单维修改造,但因结构问题仍无法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居住条件差的状况依然存在。
2020年,陈志峰等13名珠海市人大代表在珠海市九届人大八次会议上领衔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工作的议案》,后被珠海市人大列为2020年1号重点建议督办。
为妥善解决砖瓦房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平沙镇于2020年启动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2021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将其纳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项目、金湾区人民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同年,平沙镇五届人大十一次会议将其票决成平沙镇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如今,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雁祥湾花园)一期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并在2024年8月底组织原砖瓦房居民以公开抽签的方式分房,共1776套房于9月中下旬交付使用。长期生活在恶劣环境下、居住条件亟待改善的原华侨农场职工家庭即将搬入新家园,开启美好新生活。
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是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民生工程,必须满足居民的“急难愁盼”,始终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实践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各环节,坚持“改什么问需于民、怎么改问计于民”。
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对群众存在的困难问题、搬迁意愿等进行了解,广泛收集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组织群众到项目现场实地调研,切实摸清群众意愿、全面掌握改造需求。在项目实施前期,搭建沟通桥梁成为人大代表的重要工作内容。
在充分吸收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人大代表与项目建设方共同对项目的空间布局、外墙设计、功能分区、室内设计等方面多次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了决策共商共议、施工共建共管、效果共评共享,找到了建设方案的最大“公约数”、绘就了施工设计的最大“同心圆”。
在联络点建立后,代表们在“家门口”就地开展监督。如代表们每月开展“问项目”活动,采取实地视察、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监督,持续与项目建设方共同对项目的配套设施、空间布局等方面多次进行优化调整。
4年来,代表们累计提出加强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定期公布项目进展、做好现场排水排污及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周边幼儿园和公交车站设施配套等具体建议32件,对于群众提出的合理意见,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如代表们关注到平沙镇中心城区学前学位供给不足现状,在年初平沙镇人大会上提出《关于加快推进雁祥湾幼儿园开办的议案》。平沙镇人大将该议案纳入年度重点监督项目。如今,雁祥幼儿园已于9月正式开学,助推完善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周边配套设施。
通过将代表联络点嵌入重点民生项目,人大代表依托联络点这一平台,积极履职尽责,认真当好政策的“宣传员”、矛盾的“化解员”、群众的“服务员”、项目推进的“监督员”,推动该重点项目稳妥有序建设,上千户农场职工即将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实现“安居梦”。
-END-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甜蜜平沙”
↓ ↓ ↓
文字丨南方日报
图片丨陈汉良、平沙镇党政和人大办公室 叶丽霞
编辑丨甜蜜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