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人从小吃到大,这些美食为啥一直这么火?

政务   2024-10-03 07:54   江苏  













民以食为天

新中国成立75年来

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

公私合营、改革开放……

从用粮票购物

到现在只需动动手指网上购物

无锡的老字号们

几十年靠匠心和诚信筑起光荣和梦想

又让食客们在酸甜苦辣中

见证了岁月的更迭与变迁


相比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

那时候的生活简单而知足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质缺乏,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那个时代出门吃饭,钱不是必须的,而粮票是不能没有的!一切与粮食沾亲带故的食品,没有粮票有钱也买不到。


▲80年代,无锡某粮油店


▲1982年,无锡东方红商场百货柜台一角


▲1981年,崇安寺小吃


▲90年代,正在忙碌的早餐店


改革开放为国民经济带来快速发展

也结束了票证时代

粮票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退出了社会大舞台


七八十年代小孩子的零食很少

每年夏天最期待的就是棒冰车

赤豆棒冰、奶油棒冰

吃上一口就是满满的幸福



之后中萃方便面、麒麟汽水等

迅速俘获了70后、80后的胃

成为他们温馨的美味记忆




要说无锡的美食三巨头

肯定是酱排骨、小笼包、油面筋

无论这座城市如何更迭承新

这些老字号

不惧时间的洗礼


三凤桥排骨


对于无锡人来说,酱排骨不是每天必须的,却是逢年过节招待客人万万少不得的。



三凤桥始创于1927年,前身是王云清在无锡城内三凤桥市口开设的慎余肉庄。


▲1965年更名为公私合营三凤桥慎余肉庄


酱排骨烧制过程中,有两样东西值得一提。一样是“老汁”,三凤桥自1927年创立以来,厨师烧煮酱排骨时都有一个习惯:一锅酱排骨烧好之后,厨师总会从锅内盛出一小桶酱汁,等下一锅烧煮时放入上一锅的酱汁,这样锅锅相传,美味也就代代相传,这酱汁流传至今就被称为“百年老汁”


▲1989年,在原址扩建六层大楼,更名为三凤桥肉庄,成为集食品、餐饮、住宿、商场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企业。


另一样就是“香料包”,酱排骨美味的秘诀就在于此。它是由八角、桂皮、花椒、陈皮、杜仲、丁香等十几味香料和中药组成,香料包的组成配比,成了三凤桥的商业机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


▲2007年重新装修后的三凤桥肉莊


三凤桥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一代一代传承的,传帮带能把手艺、技术最直接地教到徒弟手里,能最大程度保持原汁原味,传承精髓,使之不变样。



王兴记


百年老店王兴记,位于无锡市市中心,所在区域是无锡文脉集聚之地,自1913年创始至今已有111年历史。


▲1965年的王兴记


新中国成立后,王兴记经营的开洋馄饨、蟹粉小笼已经享誉沪宁线。1956年王兴记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商户,在无锡工商界引起震动,带动了全市工商业改造的顺利进行。



改革开放后,王兴记重新焕发青春。1995年王兴记从中山路中段搬迁至中山路学前街路口。



王兴记好比一个长盛不衰的明星,鸡汤三鲜馄饨、鲜肉小笼馒头、蟹粉馄饨、蟹粉小笼、蟹黄小笼、鸡汁荠菜馄饨等传统名点,荣获“中国名点”、“中华名小吃”称号。



王兴记也在不停创新出新,去年锡马,樱花小笼火爆出圈。王兴记的小笼馒头已经成为无锡舌尖文化的一个标志。



清水油面筋


油面筋以小麦粉为原料制成面筋,再用素油炸制,成品金黄溜圆、松脆质韧,是无锡本帮菜的典型代表。


1980年,油面筋制作过(陆炳荣/摄)


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发达,民国时期面粉的深加工全国有名。面筋就是面粉中的蛋白质,通过水洗方式从面粉中分离出来的物质。



传统制作方法是用掺了盐的面粉放在清水里反复揉洗,小粉被清洗后剩下的就是面筋。这即是传说中的水面筋,无锡话又称为生麸。



最后用素油开油锅,把这生麸放油里炸,生麸一遇到油立马急剧膨胀,皮脆而内松,表金黄而里晶白,这才是正宗的油面筋。



2016年,以无锡天天食品有限公司“松鹤牌”为代表的清水油面筋入选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



2018年,该厂经过上千万元的设备技改投入,基本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质量的稳定性。



2021年“松鹤”产量达到720多吨。如今,产品进入了江浙沪的各大超市,通过与国内大型快餐原料供应商合作,把产品销售到了北方,势头十分喜人。



古法的匠心呈现延续着

味蕾与精神的双重传承

时光变迁

始终不变的是老味道



素材来源:无锡博报生活

编辑:梁溪区融媒体中心

你的每一个“点赞”“在看”

我都当成了喜欢

梁溪发布
无锡市梁溪区官方微信,政务发布服务民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