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载跬步不休
我从彼端至此端
张朋
命运的齿轮,总在无声地转动。不承想,我与人民政协的缘分,如同回旋镖,一番轮转,十五年跬步不休,终从彼端行至此端。
2009,他是我的一盏灯
18岁的第一个秋夜,我升入了高三,那是一切故事的开始。为了在高三学年里调整好学习节奏,我选择告别了热闹的集体宿舍生活,成为了一名走读生。来自乡下的我,那时寄宿在县城的远房亲戚家,一位独居多年的和蔼老奶奶。她住在一座老旧的小区,从学校出门十分钟的路程,一条狭长的楼间胡同,连接着我高三的此端与彼端。
我与政协的第一面,是在2009年秋夜的十点半。晚自习下课后,背着回家继续演算的数学作业独自走在县城静悄悄的夜,因为住宿的小区很老,我没有同行的同学,自己一个人磨蹭着往回走。行至回家必经的那条胡同,发现竟然亮着一盏暖黄色的夜灯,二三十瓦的亮度却足够照亮那一条幽暗狭长的胡同。“呵,这是哪栋楼这么晚还亮着灯。”我下意识地匆匆一瞥,自此“人民政协”四个字照进了我的高三。作为文科生,那时的我对“人民政协”的理解都是书本上的理论和知识,他是我学习的要点和得分的关键。我知道这灯不是为我而亮,但在孤寂的求学岁月里,我单向地表达了对他浓重的依恋,渐渐地,我习惯于在那盏小灯下面停一会儿,看着橘色的灯光,把他具象成我的伙伴,书本里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便缩小成了我与灯,无声陪伴,从不缺席。300多个日夜,在那盏小灯的见证下,我踏过雪、跑过雨、乘着风一步步奔向了我高三的终点。
2016,我是他的志愿者
大学毕业,我没有留在南方,毅然回到了这座熟悉的县城,成为了一名人民公仆。熟悉的山,熟悉的路,熟悉的一木一石,我感慨于县城的一成不变,也庆幸那楼那灯依旧如初。
2016年11月,当时的单位会议室被临时借用为政协会议讨论组的分会场,得知此事时我主动向领导申请成为了会场服务的志愿者。布置会场那天,我亲自挂上了会标条幅,站在凳子上庄重地摆正人民政协会徽。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鲜艳的五星、齿轮、麦穗、红旗、地图一切看着如此神圣,我忍不住轻轻擦拭了一遍,像一个虔诚的信徒在真诚地还愿。我感谢那些奋斗青春里的陪伴,所以当我学成归来,便想默默为他带去微不足道的帮助。彼时的我,坐在会场的最后排,听着政协委员们讨论报告,阐述着对政府工作的肯定和建议,尘封在脑海中的记忆翻涌起来。“政治协商”的意义是什么,“民主监督”的形式该如何,“参政议政”的方法要怎样,他们鲜活地呈现在我眼前,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力量,我知识的彼端与现实的此端,在那一刻清晰重叠。
2023,我们成了一家人
“七年,从场外到场内。”当我站在2023年全县政协会议主会场上的时候,我激动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没有人知道这样一个身份的转变,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多多少少像是网上流行的那句“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2023年,于我而言更为特殊,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政协的机关干部。从当年夜灯下胡同里的少年,变成一家人,这一路,我走了十五年。
第一次调研,我跟随走进了全县中小学;第一次视察,我关注着小微企业的成长变化;第一次协商,我了解着河长制推进落实情况;第一次域外考察,我踏着泥泞遍访山东的驴舍。在这里我完成了幻想过的很多第一次,工作日志上满满地记录着我在新岗位成长的每一步。只有真正地参与人民政协工作才更能体会这其中的责任与担当,所以当我每每细想“一线思维”,总有不同的收获。所谓“一线”绝不是事事冲锋,而更应该是一种超然物外又身在其中的融入感,他在于关注、在于监督、在于客观,更在于对人民事业的忠诚和执着。所以我依旧满怀期待和憧憬,珍惜来自于青春深处的那一份热忱。
星光不负赶路人,十五载跬步不休,十五载笔耕不辍,从彼端至此端,我知道,我与人民政协未完待续。
(作者系东辽县政协办公室科员)
来源:协商新报
初审:曲默楠
复审:徐 磊
终审:王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