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开国少将钟伟病重。黄克诚去医院看望他,问:“你老家没什么人了吧”。钟伟听后,说:“我儿子儿媳,以及3个孙子,一个孙女,都在老家种地呢!”
黄克诚听后,无不钦佩地说:“你真的是个廉洁奉公的好同志啊!”
钟伟被称为东方的巴顿,是四野的名将。他成名之战是靠山屯战斗,在这一战中,他连上级林总都指挥了。
钟伟的资历非常高,1930年,19岁的他便加入了党组织了。之后,他跟随党组织经历了长征、东征战役、西征战役。一路走来,他成长非常快,到了抗战时期,他成为了黄克诚第三师底下的旅长。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钟伟进入东北,带着部队在东北打出了名堂。
1947年3月,钟伟奉林彪命令率5师进入中长路。可当他率部队抵达靠山屯时,却发现山脚下有动静。之后,他派人去侦查,发现竟然是敌军88师262团的两个营在此驻扎。
在之前的战斗中,钟伟的5师始终没能唱主角,都是给友军做配合,这次进入中长路也是。因此,钟伟心里是有情绪的。如今,看到有敌人送上门,钟伟便决定打。
但此时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摆在钟伟面前,林总的命令是要他东进,倘若他此时打敌人,就是违抗命令,弄不好影响全局,到时候哪怕打赢了,他也是错的。
因此,对于钟伟的想法,政委是反对的。但钟伟见这次战机太好了,错过就太可惜了。于是本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原则,下令:就留在这打敌人, 如果打错了,砍我脑袋。
最终,钟伟围住了敌88师262团。之后,敌军87师赶来救援。本着围点打援的策略,钟伟立马给林总发报:“大量歼敌的机会来了,我在靠山屯这里打,你赶紧调动部队配合我吧!”
眼见钟伟围住了敌人,林总赶紧调动部队配合钟伟。最终,这一战,歼了88师的一个整团,又反过身来拖住前来增援的87师。靠着这一战,钟伟名声大噪。也是因为这一战,钟伟被破格由师长提拔为纵队司令。
在部队里,钟伟除了会打仗,还以廉洁、严要求出名。他不仅对士兵如此,对家人也是如此。
1949年7月,钟伟率部队进入长沙。在平江县老家的儿子钟来良得知父亲回到湖南后,便赶来长沙与父亲团聚。儿子到了长沙后,见父亲当了大官,心里有了想法,便问:“您如今当了这么大的官了,那能不能帮我在长沙谋个差事,我想留在长沙!”
钟伟与儿子分开20多年了,对于儿子一直有愧,面对儿子的请求,他本该无条件答应的,因为这对于钟伟而言不是难事。但这涉及到谋私和党纪,因此他很坚决地对钟来良说:“我看你啊 ,还是适合在老家种地,还是待在平江吧,以官谋私这种事,我们不能做!”
眼见父亲如此廉洁,钟来良来长沙工作的想法只能作罢,之后他回到老家,在老家娶妻生子,一辈子务农。钟来良一共生有3个儿子,一个女儿。
后来,钟伟的孙女考上了大学,并来北京读书。大学毕业后,孙女想留在北京读书,于是便找到钟伟,说:“爷爷,你帮我在北京找个工作,这样我就可以留在你身边,照顾你了!”
一听孙女想让自己走后门,钟伟非常抵触,立马拒绝:你要自己考,不要走后门,那是非常可耻的。后来,孙女只能回到老家平江县。最终,孙女也是非常争气,在老家通过考试,找到了一份工作。
后来,两个孙子又来找钟伟,要他帮忙找工作,钟伟直接说:“我看你们适合种地,还是回到老家,和父亲一起把农业搞好吧,记住,以后不要对外人提起我的名字!”
于是,钟伟的儿子儿媳,以及几个外孙和孙女都留在老家务农。钟伟一生没有为家人行过方便,更没有为他们谋私,始终秉持着廉洁的生活作风。
钟伟对于家人的严格要求,外界少有人知道,大家都以为家人一直都在他身边。
1984年,病重的钟伟住进了医院,老首长黄克诚特地来看他,在聊到家人时,黄克诚问:“你老家里没什么人了吧”。
钟伟听后,说:“我儿子儿子,以及3个孙子,一个孙女,都在老家种地呢!”
之后,钟伟说出了自己对儿子的严格要求以及家风。黄克诚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说:“你真的是个廉洁奉公的好同志啊!”
1984年6月24日,钟伟因病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嘱:亲爱的党,不必再给我发薪金了,我的家人能独立生活,我也不欠账,我的电视和电冰箱上交党,作为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