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
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廉洁奉公,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引导和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新征程上,要以实干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全方位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不断把造福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用改革的“进度”提升政绩的“效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改革的原则方法,自觉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善于总结和运用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谋划本地区本部门改革事项。要以正确的政绩观充分调动各级党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推动党员干部主动克服“路径依赖”,勇于跳出“舒适圈”,在知责、担责、履责、尽责中想出新点子、蹚出新路子,全身心投入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以正确政绩观抓好改革落实。
用实干的“力度”增强政绩的“高度”。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树立了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成效。党员干部要努力在学习上用心用情下苦工,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自觉做到学以致用。要站在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多谋发展之方、多行固本之举,持续扎根下沉,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在为民办实事的路上闯关夺隘、奋勇攀高,不断创造出更多务实惠民的好成绩。要时刻警惕在求速度、赶进度中“堆砌政绩”,主动压制住“政绩冲动”,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推动形成由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好一类问题转变,在补齐短板中争先进位、在求真务实中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用考核的“硬度”检验政绩的“纯度”。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可建立立体化、多维度的分级分类考核评价制度,让检验政绩有依可寻。要进一步增强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和鞭策功能,坚持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监督、激励约束、追责问责等结合起来。要常态化关注党员干部在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中的表现,对于口碑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干部在提拔重用、评奖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引导和鼓励党员干部继续保持向上、向善、向好的发展态势。考核工作要精益求精不懈怠,在与时俱进中常抓常新,用好的制度来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真正让“好干部”不断涌现,让好的政绩造福人民。
抓改革、善整治、重考核,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办好一件件实事小事,让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扫码关注|一同备战
人民新语
人民新语
申论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