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时代发展,机不可失。抓住先机,才能快人一步。
以数字化、智能化等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经济范式,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智能终端及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柳州工业根基深厚,创新能力强大,柳州人爱工业、重工业、懂工业,有着智能终端及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这是柳州破局突围的时与势。时不我待,柳州已在新兴产业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工业沃土孕育新机
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崛起,对于正全力发展新兴产业的柳州而言,汽车、钢铁、机械等传统工业产业是累赘还是优势?
“柳州是西南工业重镇、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体系完备和工业门类齐全,既有精神文化的传承,也有技术创新的积累,以及成熟的工业园区发展载体,这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协同基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漾说。
柳工装载机智慧工厂智能制造车间内一派忙碌
发展传统产业积累的工业矿藏,正源源不断地为柳州的发展和制造业转型提供能量。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50家。这些企业不断撬动产业发展的“向新力”,为我市新兴产业的培育提供了创新动能,也为新兴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可参照的样本。
与此同时,我市正全力实施的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柳工“三全”规划、东风柳汽“龙行工程”、柳钢集团“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等重大产业标志性工程,均有资源优势向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布局,推动工业智能网联设备、各类机器人、机器人集成应用等发展。
在上汽通用五菱的岛式精益智造工厂
工业机器人在安装轮胎
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是制造链和创新链高度融合的产业,研发体系、制造规模、应用场景与汽车产业均有重叠。
“我们开发的智能移动机器人会广泛应用于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机器人相关技术开发积累丰富经验。与此同时,我们开发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已开始在景区、酒店等服务业领域投入使用。”上汽通用五菱智能移动机器人总监姚毅超表示,企业近几年一直在进行相关技术开发和产品应用,后续将在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成立智能移动机器人子实验室,广泛与高校和企业展开合作。
新兴产业生机蓬勃
过去,柳州生产了广西第一炉钢、第一辆汽车……如今,小到几百纳米的芯片,大到上百米高的风电机组,还有当下最火的机器人、锂电池……柳州都在生产,相继填补了广西空白。
“今年1月至9月,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15.35亿元,占新区工业总产值的57%,同比增长9%。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出占比逐步扩大、增速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德霞介绍,目前新区智能终端及机器人、新能源及储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聚集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优必选机器人超级智慧工厂等项目加快建设。
北部生态新区新兴产业集聚片区
优必选是全球顶尖的集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和商业化应用于一体的企业。优必选柳州公司副总经理孙富杰表示:“在柳州,优必选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康养、人工智能教育板块,我们于今年8月启动建设的优必选柳州超级智慧工厂项目,达产后复合年产能将达2万台。未来还会逐步扩大产能,实现采购、研发、技术赋能以及产品销售一体化经营。”
柳州优必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
工人们正在生产智能机器人产品
透过新区看全市“新字号”产业发展,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涛涛介绍,按照“招龙头、引链主、补链条、促集群”的思路,今年1月至9月,全市引进智能终端及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链项目93个,总投资322.42亿元,签约投资额占全市产业项目投资总量的77%。
截至目前,全市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企业达47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
“双循环”带动大市场
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有效扩大内需和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也增强了我国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外部压力的能力,还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
柳州的企业也在“双循环”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我市高端装备制造及机器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国内循环中,柳州新兴企业紧盯风口,御风而行。广西智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江崟表示,随着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和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红利的释放,企业今年收获了不少来自区内外的合作意向和订单。“我们主要开展智能化物流仓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今年前三季度完成产值近1亿元。”
国际循环里,“柳州智造”叫响海外,汽车、机械等“柳字号”产品的出口成绩亮眼。今年1月至8月,从我市出口东盟国家的电动载人汽车(新能源汽车)超1万辆,同比增长42.7倍。
随着我市持续写好“柳通天下”这篇文章,智能家电、机器人等产品的市场也从国内扩展到海外。前不久,柳州三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将焊接机器人出口到越南。
在产品升级、消费升级的大势中,机器人设备立下汗马功劳。
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台台智能移动机器人在智慧化生产线上孕育而生,随机发往我市制造业企业,参与到生产中。“作为广西链主型龙头企业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们基于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积极与高校进行合作,不断为我市机器人产业注入创新活力。”企业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黄清敏博士表示。
“今年以来,柳州遵循以场景要素赋能政府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推进机制,依托智能化、创新型产品在全社会各领域开展应用,助推产业融合升级。”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颖介绍。
目前,在工业领域,我市工业机器人存量8000台,拥有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等134家,数量均位列广西第一;在社会领域,近500个智慧政务、智慧物流、智慧教育等应用场景全面铺开,构建全社会领域的智慧化生态圈。
柳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度量介绍,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新区充分开发开放应用场景,吸引创新主体共建共享,同步推进“源网荷储”等试点实施,不断壮大“新字号”产业。
「READING」
本期来源:柳州1号app
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
管理委员会
北部之窗
【监 制】胡拓宇
【审 核】顾 飞
【本期编辑】黄翩翩
【联系方式】0772-3511729
【投稿邮箱】lzyhxc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