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总统上台后颁布的“取消出生公民资格”的行政命令,在华人群体中引起极大讨论。这道政令不仅会影响赴美生子的华人和走线来的华人在美产子,其中的“生父”、“生母”的界定也让代孕业者很在意。
南加州生殖诊所Ember Fertility Center运营总监张敏毅表示,这项行政令中特别定义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和父亲。其中提到,“母亲”是指直接的生物学上的女性,“父亲”是指直接的生物学上的男性。她原本以为该政策不会影响代孕行业,但代孕母亲不是孩子生物学上的母亲(非卵子提供者),因此值得关注。
南加州持照律师张越进一步解释,在代孕行业,生孩子的母亲可能是美国公民,但不是生物学上的母亲,所以对孩子的判断还是要以提供卵子的母亲身分为准。这是比较棘手的方面。
张越特别提到,这项行政命令生效期在30天之后,相较于以往的行政令只有几天的窗口期,该行政令的窗口期较长。他认为,川普总统有一些道德方面的考量,“毕竟这是一个关于人的问题。”一方面给民众时间适应,一方面给他的内阁成员时间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这个行政令实施起来会非常复杂。
南加州移民律师许俊良表示,川普颁发的此条行政令,相比他第一任期颁发的行政令更加严谨,明显是受到对法律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指导。这条行政命令“小心地”紧贴美国宪法做解释,以对抗“违宪”的反对声。虽然目前已经有多个州和民权团体提出诉讼,但若想后续更好地上诉,则最好有“苦主”,也就是该行政命令生效后真正的“受害人”。
许俊良表示,以前没有任何总统对宪法14号修正案的出生公民权这样狭隘的解释。总统确实有对移民政策作出行政命令的权力,但是该行政命令的影响非常大,需要配套出台一系列的移民规定,而这些规定又涉及到改变法律,这就又触及立法。因此他认为,这项行政命令凌驾于法律之上了。
徐俊良表示,川普这种一刀切的行政命令,“没有留任何空间,”“导致很多问题。”他说,川普给出30天的窗口期,也许就是为了有反对的人出现,最后闹到最高法院,由高院大法官支持他的这一行政命令。
失出生公民权?待产华女天塌了 华人:2月剖腹产还来得及
川普上任首日就签署了一系列行政令,其中终结“出生公民权”在华人社群炸开了锅,引发热议。一位于今年1月入境美国打算在这里生孩子的叶子(化名)在听到该消息表示,“天塌了”。一些观点指出,川普行政令被落实执行的可能极低,也有网友对即将临产的夫妇提出建议“在2月紧急剖腹产还来得及”。
叶子于1月中旬来到南加州,打算在这里生孩子。她的预产期是两个月后,而川普取消出生公民权行政令为30天后,很可能受到该行政令的影响,她说︰“天塌了。”叶子表示,本以为能入境成功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整这出”,她说实在不行,就当来旅游一趟了。
出生公民权在1868年写入宪法第14修正案。但直到1898年“美国黄金德案”(United States v. Wong Kim Ark)的裁决后,这一权利才得到巩固。可以说,出生公民权是华裔争取公民权最重要的成就。
目前旧金山湾区面临生产的华裔年轻夫妇,多数以工作签证(H1B)、学生签证(F1)为主,在川普的行政令符合母亲“合法但临时身分”的定义,引起不少担忧的声音。
科技业者Sherry表示,一般来说拿到工作签证,等待绿卡申请的周期平均为五到六年,申请人的年龄也多在26岁到35岁之间,“对于女性来说,这正是最佳生育的年龄,不少年轻的华人家庭正是在这个时期迎来新生命”。
Sherry称,终结“出生公民权”是对所有移民的羞辱,也是对女性生育权的再次歧视和压迫。“难道移民家庭的女性决定生孩子,还要等到拿到永久身分?等到那时,最佳生育期早已不在,这给多少渴望组建家庭的年轻人,造成沉重的打击。”
有网友在小红书留言:“川普早在竞选时就透露要取消出生公民权,相信很多法律机构早已准备好了诉状,当务之急是提起诉讼,暂缓行政令的实施。”
网友RZ表示:“要是这个案子真的到了最高法院,并且最高法院真的判定联邦胜诉,那真是法律和法治的悲哀,律师也没必要做了,这个国家也没必要留了。”
在南加州经营月子中心的李先生表示,该行政令出台后,月子中心的妈妈都在询问他的看法。李先生说,准妈妈们多少有点焦虑,但这里的宝妈还是不会为了孩子的美国身分提前催产,而是要根据自身状况而定,“不会因为政策让孩子受委屈”。
川普的这条行政令在社交平台上也炸开了锅,有的说自己是1月21日预产期,不知道是否来得及,还有宝妈称预产期是在3月底,“瑟瑟发抖。”大家都群策群力,提出解决办法。包括有人建议去加拿大生产,有人建议提前剖腹产等。
对于是否有赴美生子的准妈妈为了赶在行政令生效前提前要求催产或剖腹产?一位南加州的曾为很多赴美产子妈妈接生的医师回应︰“对不起,这个事情太敏感了,我们没有办法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