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月亮。首先祝大家小年快乐,平安顺遂!
从2015年到今天,我和乐乐清华毕业当红娘已经整整十年了。这十年来,我们观察到年轻人结婚越来越难了。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相对抽象的话题,但也是很多人心底里都会萌生出来的一个疑问:人到底为什么要结婚?
#01
年轻人结婚越来越难?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到2020年间,男性在 30-34 岁的未婚比例从 7.5%上升到 20.5%,女性则从 1.3%上升到 9.3%。甚至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一占比还要更高,比如2020年,北京30-34岁未婚人群比例这一数据达到23.9%。
2000年和2020年30-34岁未婚人口比例(%)
1990-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岁)
2000 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是25岁,女性是23岁;到 2020 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上升到 29岁,女性上升到 28岁。
社会学家安德鲁·谢林说,过去,婚姻是进入成年的第一步。现在,对很多年轻来说,婚姻是你把个人生活的其他方面都捋顺之后的最后一步。
为什么?为什么结婚这么难?为什么结婚率越来越低?
#02
从“理性婚姻”到“浪漫婚姻”
自有婚姻制度以来,我们一共经历过三个不同的婚姻时代。
首先,是理性婚姻时代。过去,人类的小孩很脆弱需要男女双方结成契约共同抚养,婚姻的主要功能是共同协作、降低生活成本、抵御风险。
所以婚姻是笔理性的生意:你家有多少地,对方家有多少地,门当户对就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冰冷无情,婚姻充斥着家族的算计与被算计,与两个年轻人的快乐根本扯不上关系。这样的理性生意,让我们现在听起来也心有余悸。
取代了这种“理性婚姻”的是“浪漫婚姻”,也就是过去三百年来人们歌颂的美好的爱情,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觉才是判断是否要走入婚姻的唯一标准。如果你对对方有感觉,那就够了,不该再问更多的问题,感觉就是一切。我们歌颂爱情,但是童话故事从来不讲王子和公主婚后的生活。
可是就算是这样,我们会发现,以前的人结婚好像都很容易。为什么当代人结婚却越来越难了呢?
理性婚姻时代结婚很简单,就是门当户对,家里有多少地这件事情是很容易量化的。浪漫婚姻时代结婚也很容易,我只要心动上头就行了,理性决策本身是“不浪漫”的,思考这些问题就是对爱情的亵渎。
可是当代人,我已经有很好的物质条件,我好像不需要找个人搭伙过日子,我也知道上头容易下头很快,单凭感觉的婚姻经不起现实的洗礼,那我在婚姻里图的到底是什么?
前段时间我看一篇三联生活周刊纪念琼瑶的文章,作者说:
竟然有整整一两代人都渴望爱情和冒险,追求“轰轰烈烈,潇潇洒洒”,这是历史中极其珍贵的一抹偶然,代表着那一两代人都是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尽管这个时间段只有三四十年,在几千年人类历史上只是一瞬,却也称得上一场盛大的奇迹了。
确实是奇迹,我们这代人也是看着琼瑶长大的,但是很伤感的是,当我们成长起来追求爱情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能够为爱轰轰烈烈的经济环境了,工作压力这么大,房价这么贵,还有人催我生娃,更不可能说感觉上头就结婚了。
所以我犹豫了,我不知道自己要不要结婚。
#03
我们需要
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
之前我给大家分享过,我们找结婚对象的时候,择偶要求里经常会提到的相亲六边形,六个边包括外形、原生家庭、情绪价值、学历、收入、和资产状况。
这个六边形也对应了我们相亲找对象时候的三种核心需求,也就是生理需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其中外形对应生理需求,大家在乎的颜值、年龄、身高、身材都在这个范畴,你对一个人怦然心动的感觉,见面上不上头,其实就是生理性的喜欢。
物质需求包括收入、资产状况、部分原生家庭,代表的是婚姻共同分担生活成本,共担风险,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这个人合不合适,更多考虑的都是物质需求。
最后一个是精神需求,包括学历、情绪价值、和部分原生家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找结婚对象的底层逻辑,你和这个人三观一致,性格合得来,就是由这些要素决定的。
对照着我们上面说过的婚姻的两个阶段,理性时代主要看门当户对看物质条件,浪漫主义时代主要看感觉看生理性喜欢。
如果对应到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里,这两者都属于基本需求或者叫做缺失性需求。但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精神需求,或者是成长性需求,也就是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04
婚姻的最大意义
是两个人的协同进化
引用罗振宇老师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的,婚姻最大的意义,是让两个人能够协同进化,因为在一起,我们都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而在我看来,协同进化的终极目标就是心智成熟,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进入婚姻的新纪元,心智成熟的婚姻。
心智成熟的婚姻包含了以下几个重要命题:
- 没有完美的另一半,任何一个和你走到一起的人,都会在一些方面有极度的不完美,要趁早放弃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会很完美的想法
- 我们明白性和爱是一体的,同时又不是一体的
- 不管对方看起来多么了解我,我的心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任何人都无法理解的
- 成熟的基础,是我们主动意识到自己也是愚蠢的
- 我们应该在愿意给予爱的时候结婚,而不是执着于被爱
- 家务光荣,我们准备好接受做家务的荣耀
- 能够愉快接受对方的批评并且情绪稳定地批评对方
- 有默契是爱情的结果,而不是前提
心智成熟的婚姻,就像爬山,两个人一起去攀登生活的高峰,走过艰难的路,在过程中学会承担,一同通往一条心智成熟的道路。
最后,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找到那个和你一同走往心智成熟的人。
END
畅所欲言
你认为人为什么要结婚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点赞最高的评论小陌将送出49朵限时桃花~
本文为粉丝投稿
如果你对社会热点话题有敏锐的感知力与丰富的写作经验,对情感、职场、个人成长、影视、书籍领域的话题感兴趣,欢迎自荐为陌上花开微信公号自由撰稿人。要求原创,稿件字数2000~3000字为佳。
稿件请同时发送至:
info@howimetmrright.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