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如疏!
最近,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的新闻刷爆了网络,也看到郑州有高校开始收集各自学校夜骑人员的相关信息,有的甚至开始抓晚上的考勤。这样做的动机本文不做评论,但显而易见的是这肯定会打消一部分高校师生的念头。
其实,在目前这个被短视频、手机大量占据碎片时间的年代,青少年和年轻人被各类电子产品牢牢“锁定”,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被碎片化的信息流淹没,长时间沉迷屏幕带来的不仅是身心上的疲惫,还有身体素质的下降。近年来,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发布了多项政策,鼓励学生走出寝室、走向运动场、走向自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特别强调了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鼓励高校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推动体育与教育相互融合。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大学生夜骑本是一次天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展现了青年学生的活力与自我锻炼意识。某些部门和高校对夜骑行为的谨慎态度无可厚非,但如果单纯“以堵为主”或采取极端手段,却很可能打击学生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甚至挫伤他们的参与热情。
面对大学生夜骑现象,相关部门应当“因势利导”,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这种自发的体育活动有序、健康地进行。夜骑并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一种青年人社交、探索城市、体验生活的途径。事实上,在一些国际大都市如巴黎、伦敦和纽约,夜骑文化已经盛行多年,不仅吸引大量市民参与,还被纳入了城市的官方活动中。例如,在巴黎,每年都会举办“巴黎白夜节(La Nuit Blanche)”,这是一个融合了艺术、文化和运动的夜间节日,数万市民和游客借此机会在夜间漫步、骑行,体验巴黎独特的夜生活。不仅如此,巴黎的夜骑活动还通过市政府的支持和健全的保障机制,让参与者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夜骑的乐趣。
相较于堵,郑州大学生夜骑现象为相关部门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疏导”契机。政府可以考虑与高校合作,建立安全、健康的夜骑活动方案。例如,设置固定夜骑路线,在沿线加强安全措施;建立志愿者服务站点,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组织活动;甚至可以通过政府、学校的联动,推广夜骑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此外,教育部门、体育部门还可以借助这一契机,开展类似的夜跑、毅行等青年运动,打造“高校夜骑”、“青年夜跑”等品牌赛事活动,将夜间运动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从更广泛的视角看,夜骑、夜跑等夜间运动活动在国内外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日本各大高校普遍鼓励夜间跑步,设置专用跑道与标识,确保学生们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进行夜跑。政府与学校联手提供相应设施,如自动售卖机、充电站、急救站等,保障学生们的安全需求。这种开放包容的管理模式不仅保障了学生安全,更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相较之下,国内许多高校对夜骑、夜跑等活动尚无成熟的管理机制,相关部门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比如在郑州,相关部门可以在校园周边或安全区域设置夜骑专用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夜骑安全大讲堂”,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鼓励高校将夜骑、夜跑作为校内的体育课程内容,以“体教融合”的方式让学生们从中受益。
其实,夜骑、夜跑等活动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运动方式,更可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高校和政府可以以夜骑活动为基础,延伸开发一系列的文化体育活动。比如,打造“夜骑文化节”,不仅有自行车竞速赛,还可以设置夜跑、毅行、露营、露天电影等项目,成为每年一度的校园盛会。如此一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有效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
同时,学校和体育部门还可以联合企业资源,开发相关的衍生产品。例如,与专业运动品牌合作,推出专属的夜骑装备和纪念品;开设夜骑主题的讲座或论坛,邀请职业运动员、户外达人分享夜间运动经验。通过这种方式,让夜骑不仅成为一种锻炼方式,更能激发青年学生对户外运动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最后,大学生夜骑,弘扬青年体育精神的新载体。
从广义上讲,大学生夜骑的流行反映了新一代青年对健康生活、探索未知的热情,也是社会对青年体育活动的新要求。我们不应对这一自发的、积极的运动行为采取阻碍的态度,而应当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引导和有效的管理,让夜骑活动成为青年健康生活的新风潮。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在于实践活动。”青年人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感受,在运动中获得成长。夜骑无疑是这样一个实践载体,它既能够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构建活力社会的重要一环。
因此,政府和高校应当以开放的姿态来迎接这种潮流,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青年体育活动管理模式。这样一来,大学生夜骑活动不仅会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亮丽风景线,更有可能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活动。通过积极的引导和科学的管理,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的每一个夜晚,星光下的高校夜骑大军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一种象征活力与青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