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设立后,成功化解了学生间发生的校园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帮助学生回归正常学习生活,也让学校管理更有依靠,学生安全更有保障。这一举措很有效、很必要。”威海文登区文昌小学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威海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主动向前一步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聚焦校园安全问题和纠纷处置,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校、罪错评估分类处,擦亮“威你护航”少年审判工作品牌。目前,威海两级法院在218所中小学、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设立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率先实现辖区内多类别、各层次学校“全覆盖”。与此同时,与学校紧密配合,大力推进“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校园模拟法庭”“红领巾法治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校园司法保护工作,全力构筑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校园法治“堤坝”。
如何为未成年人守好心理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普法教育的法治港湾?
在心理教育方面,威海市在市县两级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中小学均建立心理咨询室,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率高达100%。搭建心理测评和危机干预平台,为学生创建连续的、追踪式的心理档案,方便及时掌控学生动态。
在家庭监护教育方面,出台《威海市困境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评估办法》,对全市困境儿童进行评估、提供服务。检察机关与教育等相关部门联合建立家庭教育指导长效机制,2023年以来,向履职不当或缺失的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138份,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80余次。
在社会普法层面,威海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开展防溺水、防拐卖、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网络沉迷、防电信诈骗等宣传活动478场次,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