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委政法委多措并举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水平

文摘   2024-11-12 17:13   山东  
今年以来,威海乳山市委政法委按照“实体实战、实用实效”工作思路,以建强用好市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解平台为抓手,着力强基础、建机制,全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显著提升,累计化解各类纠纷8016件,化解率达98.8%,诉前调解成功率同比上涨19.3%。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乳山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收到了一封来自当事人刘先生的感谢信,信中特别感谢了中心在1日之内帮助其快速化解了与某市场的经济纠纷。据悉,这是今年以来,乳山市矛调中心第6次获得群众赞赏表扬了,这得益于乳山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各项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当事人刘先生所写的感谢信

为实现调解中心一体化、队伍多元化、调解专业化、调处智能化和服务便捷化“五化”目标,据了解,今年6-8月份,乳山市委政法委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赴泰安、济宁等先进地市观摩学习,大力开展大抓矛调中心规范化行动,着力建强用好三级矛盾纠纷调解平台。

↑组织各镇街赴外区市学习交流
在市级层面,乳山市在久久发便民服务中心3楼建立了“一站式”矛调中心,构建以统筹调度办公室、无差别接待区、窗口服务区、普法宣传区和调解功能区为主体的“一办四区”调解格局,并在一楼人流量较大且显要位置处设立了“无差别受理”窗口,方便市民直接咨询调解事宜。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020余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21余件。

↑开展矛盾纠纷调解
在镇级,乳山市率先推行综治中心、矛调中心、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五中心”一体运行,由镇街平安法治机构作为主管单位,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统筹协调,整合工作人员143人,联合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咨询、诉求办理等工作。特别是在农村大集日等时间节点,创新组织基层法庭、司法所集中轮驻至相关镇街矛调中心,并在各镇街设立检察机关“联络点”16个,推动政法力量下沉一线,有效解决派驻单位人手不够、无法常驻参与调解问题。目前,经威海市和乳山市测评,该市16个镇级中心已全部实现规范化建设和实效发挥“双达标”。

村居层面,在党群服务中心等便民服务场所搭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邀请老书记、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老群众代表“五老”人员和社区书记、楼区长等担任调解员,充分发挥其“地头熟、人头熟”优势,在聊天拉呱中释法明理、化解纠纷,实现90%以上的矛盾纠纷解决在一线,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提升矛调中心知名度
同时,为进一步扩大矛调中心知名度,该市通过村级广播大喇叭、开展普法讲座和深入集市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开展大范围宣传,并借助“法治网”“母爱乳山”APP、“长安乳山”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等新媒体累计发布宣传稿件、原创短视频30余篇,阅读量4.8万余次,发放宣传单页1.1万余份。
除此之外,乳山市委政法委还着重搭建相关机制。为使群众每项矛盾纠纷都能得到有效办理,该市健全完善了矛盾纠纷全量受理机制,坚持来访必登记,登记必处置反馈原则,通过接待群众来访、干部和网格员排查走访等途径,全量受理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民生诉求、信访事项、法律咨询等各类事项。

乳山市委政法委还对12345热线、信访局和法院每周推送的多次不满意民生诉求、未化解的初信初访和复杂诉前调案件等进行分析比对,创新建立了周分析研判工作机制,每周二召集涉事部门共同分析研判相关情况,推动矛盾纠纷尽快化解。机制建立以来,累计召开分析研判会议30余次,有效化解了群众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乳山市委政法委牵头创新制定出台了《初信初访跟踪督办》和《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公开接访的若干措施》2项机制,大幅压缩《信访工作条例》60天办理要求,减少信访群众等待时间,并将群众信访件和民生诉求不满意件同步纳入市级领导公开接访调度范畴,推动领导干部公开接访落地落实。目前,两项制度已见成效。今年以来,累计推动化解各类群众诉求664件,化解率环比增长15.3%。

出品:威海市委政法委新媒体工作室

来源:法看山东

“长安威海”已发布信息2768条



往期精彩






点赞,就给我一个“在看”

长安威海
精致城市,长治久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