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与巢居:
穴居可粗分为原始横穴、深袋穴和半穴居:穴居的发展经历从原始横穴、深袋穴、袋形半穴居、直壁半穴居最后上升到地面建筑的演进过程。
仰韶文化(黄河中上游)——母系氏族
西安半坡聚落遗址(左)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右)
半坡聚落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年代约公元前4800-4300年。
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址。居住区内有中心广场,周围分布5组共100多座房屋,每组以一座大房子为核心, 各有几座或十几座穴居、半穴居或地面房屋簇拥,门均朝向中心广场。这里可能居住着若干氏族组成的一个族或一个较小的部落。
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父系氏族
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经有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形。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半穴居遗址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半穴居遗址:室内室外均有烧火面,外室设有窖穴,供家庭储藏,套间的布置反映出以父系小家庭为单位的居住生活。穴内设自家的窖穴,是私有观念的展露。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最早采用榫卯技术
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阑建筑构件
辽宁西部建平县内的建于山丘顶部的、有多重空间组合的神庙。
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女神庙遗址属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它位于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北山丘顶,由一个多室的主体建筑和一个单室的辅助建筑构成。建筑遗址内出土泥塑人像、 动物塑像和陶祭器等。人像相当真人大小,形象逼真。墙体用原木骨架结扎草筋,内外敷泥,表面压光而成。主体建筑既有中心主室,又向外分出多室,形成一个有中心的、多重空间组合的平面。其墙面已施彩绘,并做出线脚。这个遗址是国内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祭祀建筑, 生动地展现出文明曙光的建筑风采。它出现在远离中原的辽西地域,是华夏文明多源头的有力佐证。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特点——最早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a. 茅茨土阶——夯土台上架木构建筑,盖茅草
b. 夯土台残高约80cm
c. 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的面貌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复原
整组庭院略呈折角正方形,东西长108 米,南北宽100米。原地表不平,北高南低, 整组建筑建在低矮、平整的夯土台上。庭院北部正中的主体殿堂,东西宽30.4米,南北深11.4米,下部有宽大的夯土台基。柱洞排列整齐,组成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身平面。殿堂内柱不存。据《考工记》关于“夏后氏世室”的记载,有关专家将殿内平面复原为一堂、五室、四旁、两夹的格局。庭院四周回廊环绕。南廊正中有大门门址,也呈8开间,复原为中部穿堂、两边带东西塾的“塾门”形式。东廊折入处另有一侧门。除西廊为单面廊外,其他二面均为双面廊。大门与殿堂大体对位,没有完全对准。
河南安阳殷墟——商代后期都城。
安阳小屯殷墟宫殿遗址
《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朝的诸侯国都城制度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工匠规划的城市是方圆九里,每边设三个城门,城中九条南北向道路,九条东西向道路,宫殿左边是祭祀的庙宇,右边是社稷坛,朝廷在前面,市场在后边,市场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
《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
它表明当时的城市规划己涉及城市布局、 规模、城门街道分布、主要建筑分区位置、局部用 地指标,以及不同等级城市的等差标准。充分反映出当时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并对以后中国都城形成宫城居中的方格网街道布局模式有深远的影响。
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遗址。
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整组建筑建在1.3米的夯土台面上,呈严整的两进院格局。南北通深45.2米,东西通宽32.5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屏、门屋、前堂、穿廊、后室。两侧为南北通长的东庑、西庑。这个遗址保持着若干项“第一” 的记录:它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表明四合院在中国至少也有三千年的历史;它是最先发现的两进式组群,显示出院与院串联的纵深布局的久远传统;它是第一个出现的完全对称的严谨组群,意味着建筑组群布局水平的重要进展;它是第一次见到的完整的 “前堂后室”格局,此前的盘龙城宫殿仅是前堂后室 的雏型;它是第一次出现的用“屏”建筑。“屏”也 称“树”,就是后来的照壁,由此可知照壁最晚在西周初期就已出现;它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用瓦建筑,只是出土瓦的数量不多,可能只用在屋脊、屋檐和天沟等关键部位,标志着中国建筑已突破“茅茨土阶”的 状态,开始向“瓦屋”过渡。在木构技术上,遗址显示堂的柱子在纵向均已成列,而在横向有较大的左右错位。室、庑的前后墙柱子和檐柱之间,也是纵向成列而横向基本不对位。因此专家推测其构架做法是:在纵向柱列上架楣(檐额)组成纵架;在纵架上承横向的斜梁;斜梁上架檩;檩上斜铺苇束做屋面。从傅熹年的复原图上,可以看出这组由夯土筑基、筑墙,以纵架、斜梁支撑,屋顶局部用瓦的建筑的外观景象。无论是从空间组织还是从构筑技术来说,这个遗址在中国建筑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城市选址理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用水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
齐临淄: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宏伟、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城市总人口在30 万以上。
特点:小城在大郭的西南角,从其城门和道路的布局看,是坐西朝东的,以东门北门为正门,尤以东门为重要。小城四周有城壕,且在大郭内的城壕较宽深,防卫加强。
河南辉县出土的宴乐射猎刻纹鉴。
春秋、战国时期掀起一股“高台榭,美宫室”的建筑潮流。台榭建筑的基本特点是以阶梯形土台为核心,逐层架立木构房屋。鉴内刻有三层建筑,底层中为土台,外接木构外廊;二、三层均为木构,均带回廊并挑出平台伸出屋檐。整个图像为我们显示了土木混合结构的台榭建筑的直观形象。
商到战国的家具,均为与“席地坐”相适应的矮足家具。
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复原图。
位于陕西咸阳,是战国时期秦咸阳宫的一座台榭基址。图为杨鸿勋所作的复原。平面呈曲尺形。一层夯土台体,南部有5室,北部有2室,周边绕回廊。二层中部起两层楼高的主殿屋,西部有2室,东南角有1室,东北部呈转角敞厅;除敞厅外,均绕以回廊;台面南部留出宽大的露台。各室主要用作居室、浴室。各层排列灵活,形体高低错落。这座基地只是东西对称的一组宫观的“西观”,它与东观之间有飞阁复道相连,为我们展示了宫观建筑的生动形象和台榭建筑的丰富表现力。
汉代宅第、坞壁
汉代的住宅已有不同等第的名称, 列候公卿“出不由里,门当大道”者, 称为“第”;“食邑不满万户,岀入里门”者只能称为“舍”。住宅的贫富差别极为悬殊,贵族豪富的大第,“髙堂邃宇,广厦洞房”;而贫民所居多是上漏下湿的白屋、搏屋、狭庐、土圜之类。
汉代住宅没有实物遗存,但数量颇多的汉画像石、画像砖和明器陶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从中可以看到汉代中小型宅舍、大型宅第和城堡型住宅——坞壁的大体状况。
汉代石阙
阙是从防卫性的“观”演变而来的一种表示威仪和等级名分的建筑, 因系双阙孤植。“中间阙然为道”,故称“阙” 。按其所属建筑的性质,分为城阙、宫阙、墓阙、祠庙阙。汉代是建阙的盛期,有传说高20余丈的大阙,也有高不过数米的小阙。
现在遗存的东汉石阙,较完整的有25座,都是小品型的墓阙和祠庙阙。其形制有单阙和旁附子阙的子母阙。每种又有单檐和重檐的区别。阙的形象可分为仿木构型和土石型两种。位于四川雅安、建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的髙颐阙是仿木构型阙的代表性实例。
整个子母阙分台基、阙身、阙楼、屋顶四部分。台基、阙身上雕出柱、枋、栌斗,阙楼上雕出楼面平坐木枋、花窗和挑檐斗栱,屋顶雕椽及瓦饰,雕刻颇为精致。这种阙可视为以石材建造的大型木构阙的浓缩模型。位于河南登封,可能与太室阙(公元118年建)同时建造的少室阙则是土石型的典型形象,阙体只分台基、阙身、屋顶3部分,无阙楼,子阙与正阙在平面上联成一体,阙身浮雕有龙、犀、象、犬、蟾、鱼、人物、车马等,外观颇为简洁、生动。
汉代木构体系
3.6.1~2 汉代抬梁式木构架
河南荥阳汉墓陶屋明器,在悬山顶下部的山墙面上,清晰地勾画出柱上置梁,梁上再置短柱的构架形式。成都庭院画像砖上的主屋,也是柱上置梁,梁上置二根短柱,短柱上再置短梁的做法。这两例所显示的构架,都已具备抬梁式梁柱层叠的基本特征,表明抬梁式构架最迟在东汉已经形成,并已广泛使用。这种构架后来成为中国木构架体系的主要结构形式。
3.6.3~4 汉代穿斗式构架
这两例陶屋,山墙面上都清晰地刻画出柱枋形象,它们都是三根立柱直接承载檩子荷重,立柱之间有横向的穿枋联结,这是很典型的穿斗式构架形式。它特别适合用于南方地区的小型住宅,在南方汉墓出土的陶屋中,这种穿斗构架用得很普遍,是当时盛行的做法。
3.6.5~6 汉代井干式结构
井干式是将木头两端凿出榫卯,四木平面交叉出头组成井字方格,然后层层重叠,如“井上四交之干”,故称井干。它是一种承重墙结构,不属于木构架结构。云南石寨山的两例都很清晰地显示出井干式的形象。文献记载汉长安建章宫汉武帝所建的井干台,“高五十丈,积木为楼” 。这个高度可能有所夸张,但表明汉代已能用井干式建造颇大规模的井干楼。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在所知中国砖塔的最早记载,是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 - 289年)建造的太康寺三层砖塔。遗存至今的嵩岳寺塔,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塔的实物,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构地面(非地下)建筑。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砖构技术的重要进展,标志着创造中国式密檐塔达到了成熟水平。
中国家具从适应席地坐的矮足型开始向适应垂足坐的高足型转变。
由于“胡坐”的传入,中国家具从适应席地坐的矮足型开始向适应垂足坐的高足型转变,由此引发了中国建筑室内空间和室内景观的变化。本时期是中国建筑体系发展的融合期,既有基于佛教传播,来自印度、中亚的外来文化交流,也有来自国内民族大融合的南北文化交流。中国建筑从类型、风貌以至细部装饰,都展露新姿,为下阶段隋唐时期建筑新发展准备了条件。
赵州桥
建于隋大业年间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从一个侧面生动地显示出隋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所达到的水平。
赵县安济桥(赵州桥)
隋唐长安城
隋唐长安城位置图
唐乾陵总平面
建筑布局水平提高令唐代不仅加强了城市的总体规划,宫殿、寺院等建筑都注意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帝王陵墓变“堆土为陵”为“依山为陵”,以长列的神道前导空间,突出组群的纵深轴线。公卿贵戚和名士文人纷纷建造宅园、山庄、别墅,推进了宅居与林木山水环境的密切交融。
唐乾陵总平面
大体量建筑已不需要依赖夯土髙台外包小型木构的办法来解决。大明宫麟徳殿以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创造了庞大的木构殿堂中木构件的形式和用料,已呈现规格化的现象,可能已建立“以材为祖”的用材制度。斗拱结构机能的充分发挥标志着木构架整体已达到完善成熟的地步。专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指挥施工的“都料匠”的出现,意味着建筑技术分工和技术管理的进展。
王休泰墓出土陶院落
王休泰墓出土陶院落
4 砖石建筑取得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砖石塔的演进。唐代砖石塔已形成楼阁式、密檐式和亭阁式三种主要类型。一部分砖石塔的外形已开始朝仿木的趋势发展。
5 建筑形象呈现雄浑、豪健的气质,从总体、单体到局部都显现有机的联系。屋顶宽平舒展,斗栱雄健有力,门窗朴实无华,梁柱加工体现力与美的统一,没有多余的装饰,鄙弃矫揉的造作,充分展现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期的时代风貌。
唐代大型殿宇平面
唐代建筑的成就,对日本、朝鲜都产生了不少影响。唐代建筑遗存至今的有4座木构建筑和若干座砖石塔。建于公元782年的南禅寺大殿和建于公元857年的佛光寺大殿,是我们认识成熟期中国木构架建筑信息的最重要的文本。
南禅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
(三) 五代(907-960年)
1 建筑上继承唐代传统。
2 建筑实例:
石塔:栖霞山舍利塔 杭州闸口白塔、杭州灵隐寺双石塔。
砖木混合塔: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保淑塔。
(四) 宋
在城市发展上,城市数量明显增多,唐代户数十万以上的城市只有十几座,北宋时已增至四十多座。城市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增大,北宋都城东京是中国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东京城的布局废弃封闭的里坊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城市管理如疏浚河道、修桥铺路、建置防火设施、设立各类服务行业等,在当时居于世界先进地位。
在建筑发展上,本时期呈现以下几点态势:
1 建筑规模缩小,无论是建筑组群还是单体建筑,规模一般都比唐代小。建筑总体布局趋向多进院格局,加深了组群纵深发展的程度。景观建筑中也出现像滕王阁、黄鹤楼那样以形态复杂的大型楼阁为主体的布局方式。
宋画《文姬归汉图》中的的住宅
2 建筑类型增多,以城市商业、饮食业、娱乐业建筑最为显著。东京街市上,各类商铺齐全,酒楼、茶坊、饮食店占很大比重。以“勾栏”(戏场)为主体的“瓦子”(娱乐中心)达到很大规模,有的瓦子竟有大小勾栏50余座。
宋画《滕王阁图》中的滕王阁
3 建筑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木构架的殿堂型、殿阁型、厅堂型、堂阁型构架均已齐备,并呈现前两者走向淘汰,后两者跃居主流的发展趋势。
殿堂型构架剖面图
殿堂型构架多用于大型的殿屋,其主要特点是:
a 全部构架按水平方向分为柱网层、铺作层、屋架层,自下而上,逐层叠垒而成;
b 柱网层由外檐柱和屋内柱组成,外檐柱与屋内柱同高,各柱柱头之间以阑额联结,柱脚之间以地栿联结;
c 铺作层由搁置在外檐柱和屋内柱柱网之上的铺作组成,铺作之间由柱头方、明乳栿等拉结,形成强固的水平网架,它起到保持构架整体稳定和均匀传递荷载的作用,斗栱的结构机能在这里发挥得最为充分;
d 屋架层由层层草栿、矮柱、蜀柱架立,各个樽缝与柱网层的柱缝,可以对准,也允许错位;
e 殿堂型构架的平面均为整齐的长方形,定型为4种分槽形式:分心槽、单槽、双槽、金箱斗底槽。殿堂型构架只须叠加柱网层和铺作层,即成为殿阁型构架。
厅堂型构架
厅堂型构架完全不同于殿堂型构架,其特点是:
a 厅堂型是梁架分缝做法。它由长短不等的梁柱组成梁架,相邻两缝梁架连接成“间”,每座房屋的开间数不受限制,只要相应地増加梁架的缝数即可;
b 厅堂型的内柱逐渐上升;
c 厅堂型不必规定定型的平面。
4 《营造法式》的问世,意味着对成熟的木构架建筑体系进行了规范化的总结,建筑定型化达到严密的程度。《营造法式》表明,宋代建筑已开结构简化的端倪,斗栱机能开始减弱。砖产量的增加,使砖塔数量大幅度上升。砖塔楼层运用砖发券,塔心与外墙连成整体,大大增强了塔体的坚实度、整体性。但砖石塔外观在仿木上刻意追求细节真实,在显现工艺进步的同时,也失之虚假造作和繁琐累赘。
材栔的尺寸与使用范围
5 小木作发育成熟,门窗从唐、辽的版门、直棂窗演进为宋式可开启的、根条组合的成列隔扇。藻井、经橱、勾栏之类日趋华美、细腻。彩画装饰趋向绚丽、多彩。
6 建筑风貌显现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北宋吸收齐鲁和江南文化,与汴梁地区传统相结合,创造出秀柔、精细的北宋官式风貌;南宋则在北宋官式基础上,与江南地方传统相结合,风格走向秀雅、绚丽,偏于小巧、精致。
清明上河图 反映北宋东京汴梁城的商业景象
(五) 辽(907-1125年)
1 北宋与辽、金的关系:
辽——契丹 金——女真
2 辽代建筑特色:
a 吸收中原文化,唐末进入中原;
b 风格仿唐。
3、建筑遗构:
a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b 北京天宁寺塔
c 山西灵觉寺塔
d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
e 山西大同华严下寺薄伽教藏殿
f 山西大同善化寺大殿
应县木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六) 金代 (1115-1234年)
金在北宋建筑影响下倾向于精巧华靡
1 山西朔县崇福寺弥陀殿;
2 山西大同华严上寺大殿;
3 山西大同善化寺山门;
4 山西应县净土寺;
5 金中都金代建筑遗构山西应县净土寺——天宫楼阁。
善化寺山门
【元、明、清】
(一) 元代(1279-1368年)
1 社会背景:
元代是由蒙族统治的朝代,是中国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列入正统的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此前的各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只是局部的地方政权。
2 建筑成就:
a 建元大都,规模宏大,整齐有序;
b 建筑技术:木架建筑采用了减柱造;
c 各种宗教并存发展,兴建大量庙宇。
(二) 明代(1368-1644年)
1 时代背景:
明代曾在南京、临濛(风阳)、北京先后三次建造都城和宫殿,建设经验丰富,有一批熟练的工官与工匠。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址上建设北京城。
2 建筑成就:
a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由于明在建国前推行“高筑墙,广积粮”策略,明代制砖的数量与质量均有很大提高,不仅把大都的土墙改为砖瓮,万里长城以及许多州、府、县的砖城墙也多是明代所建。砌砖技术的大发展,出现了完全不用木料,以砖拱券为结构的无梁殿。最著名的一处是南京灵谷寺的无量殿。
b 琉璃的大量使用:明代的琉璃制品也达到了极高水平,色彩及纹饰丰富,运用更为广泛。南京报恩寺塔,高80余米,塔身遍饰有佛像、力士、飞天等纹饰的彩色琉璃砖,绚丽壮观,被列为当时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可惜在太平天国时被毁。
c 木构架注重整体性,斗栱趋于简单, 注重梁柱接合: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形的木构件:斗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
d 建筑群布局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紫禁城是中国仅存的一座宫殿建筑,宫殿规划设计严整,造型壮丽,功能完备,是院落式建筑群的最高典范。明代在北京还建造了各种坛庙如:太庙、社稷、天、地、日、月、先农坛等。并修建了衙署、仓廪、寺观、府邸等。重要建筑均采用楠木,规模及造型严谨规整。
e 私家园林兴盛:《营造正式》(明代中叶江浙民间做法) / 《园冶》计成。
f 官式建筑日趋定型化。
3 明代北京城市建设、明南京建设:
a 明北京城
北京城址变迁
b 明南京
明南京皇城、宫城
(三) 清代(1644-1911年)
1 时代背景
2 建筑成就:
a 藏传佛教兴盛 布达拉宫与承德外八庙;
b 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 装修设计水平:元1734年颁布《工程做法》,简化单体设计,以斗口为标准定大木构件尺寸,宫殿设计由样式“雷”(雷发达)家族承担,大木作、瓦作、石作、影画有了定型规格,创作出天坛、祈年殿等高级建筑作品;
c 住宅类型多样:住宅丰富多彩,如北京四合院,苏州住宅,黔、桂、云、台的干阑建筑,藏族碉楼,蒙古族毡包房,维族平顶房,晋、陕窑洞;
d 建筑技术的创新:水湿压弯法、对接与包镶法、乾隆间引入了玻璃,使门窗式样发生巨大变化;
e 园林兴盛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皇家园林极盛,修建了三海,静明、静宜、长春、圆明、畅春等园,及避暑山庄,私家园林兴盛,富商在江南大造园林。
3 清代北京城市建设:
清北京城
4 明清北京宫殿、清沈阳故宫(详见宫殿章节)。
1.《清明上河图》反映 朝代的商业景象。
2. 元大都到金中都再到明清北京的城市变迁图。
3. 应县木塔是哪种构架?
4. 殿堂型构架和厅堂型构架的区别?
5. 《营造法式》的作者是 朝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