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 | 本馆与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开展稻鸭共育

乐活   2024-09-26 14:32   广东  

Eco-

Protection

生态保护

稻鸭共育


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种养模式,提高亩产效益,近日,本馆与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农耕文化展示区合作实施稻鸭共育。

     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将200只经提纯复壮的中山麻鸭鸭苗送至本馆农耕文化展示区,投放到水稻田开展鸭稻共育生态种养。




中  山  麻  鸭




 中山麻鸭原产于广东中山县(今中山市),为我市“三大名禽”(石岐鸽、沙栏鸡、中山麻鸭)之一,已有600多年养殖历史,是唯一被列入《广东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志》的地方鸭种。


Eco-Protection


2020年起,我市全面启动中山麻鸭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中山麻鸭顺利通过国家核验,补录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





稻  鸭  共  育



      稻田秧苗插植回青后,将雏鸭全天放入稻田,通过提供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构建绿色循环种养模式。


 首先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 其次,利用鸭在稻田里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分蘖生长,达到中耕浑水增氧的效果;再次,利用鸭粪作为高效有机肥料,节省养鸭饲料,提高鸭肉品质,减少和不用无机化肥和农药。

   

      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农耕文化展示区,稻鸭共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态农业展示内容。这里的水稻田中,放养着一定数量的鸭子,它们在稻田中自由活动,觅食、游泳、嬉戏,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为水稻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稻鸭共育这个生态循环,生产出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安全优质大米和鸭肉,最终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本馆的农耕文化展示区通过稻鸭共育的实践,向游客展示了生态农业的魅力和价值。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实现,还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同时,也为游客来馆体验伟人孙中山先生的少年农耕生活和生态农业理念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和载体。


摄影、编辑 / 罗丽珍、胡剑文

一审 / 邓伟光

二审 / 麦嘉俊

三审 / 黎胜昔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增挂“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牌子,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25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