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太空探索 | 周四 · 观测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测 | 周六 · 茶余星话 | 周日 · 视频天象
翻译:贺玉影
校对:牧夫校对组
编排:陶邦惠
后台:朱宸宇
原文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24-11-webb-longstanding-galaxy.html
旋涡星系NGC 628的韦布望远镜图像
图片来源: NASA / ESA / CSA / Judy Schmidt (CC BY 2.0)
窥探过去的能力也许是天文学家所能拥有的最强武器。因为星光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我们这里,所以天文学家可以通过捕捉遥远星系的光,来观察宇宙的历史。
因此,像韦布望远镜这样的天文台非常的有用。靠着它,我们得以研究宇宙形成和演化的细节。最近的研究显示,我们终于可以通过观测,来证明以前提出的星系模型了。
有个模型是解释星系如何获得更丰富的化学元素的(化学增丰)。在早期的宇宙,基本上只存在氢和氦,所以,最初的恒星是巨大的存在,并且没有行星。它们迅速死去,释放出更重的元素,这些重元素产生了更加复杂的恒星和行星。
如此一代代生产出更多的元素。一个星系可能正抚育着从蓝色超巨星到红色矮星在内的一大群后代,那么,当中哪些星星对化学增丰贡献最大呢?
有个模型认为是质量最大的恒星。合理。因为,巨星死亡时会爆炸为超巨星,将内容丰富的外层抛进宇宙深处,使这些物质和巨大的分子云混合,从那之中可以生出新的恒星。不过,20年前左右提出的另一个模型,认为更小的、更像我们的太阳的恒星,对化学增丰贡献更大。
类似太阳的恒星不会在能量巨大的爆炸中死亡。我们的太阳会在几十亿年后膨胀为一颗红巨星。这类恒星为了持续燃烧,它的核会疯狂地加热,以点燃氦气,而它弥散的外层则会膨胀。
赫罗图中将它们称为渐近巨星支,简称AGB恒星。单独AGB恒星抛进星际空间的物质比单独巨星抛的要少,但是它们的数量比巨星的数量要多。所以,该模型认为,AGB恒星对于星系的增丰贡献要更大。
猫眼星云即是一个AGB恒星的遗迹。
两个模型都很有道理,但AGB的这个模型在验证上却很困难。几十亿年前的超新星爆炸容易观测,AGB恒星却不然。幸好有了韦布,我们终于可以检测AGB模型了。
本次研究发表于《自然·天文学》,利用韦布望远镜观测了三个年轻星系的光谱。韦布近红外光谱仪的镜头,可以捕捉高分辨率的红外光谱,研究小组不仅能看到特定元素的存在,还能看到它们的相对丰度。
小组发现了大量碳带和氧带的存在,这在AGB恒星的遗迹中是常见现象,此外还发现了钒和锆等更稀有元素的存在。所有情况综合来看,这指向了一种被称为热脉动渐近巨星支的恒星,简称TP-AGB。
许多红巨星在生命的末期都会进入脉动阶段。灼热的核使外层膨胀,温度稍降,重力稍将恒星压缩,从而使核变热,如此循环。这项研究表明,TP-AGB在增丰星系方面特别高效,从而证实了上述20岁的模型。
责任编辑:郭皓存
牧夫新媒体编辑部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多洛米蒂山上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
图片来源及版权:Alessandra Masi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