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 敏 敏
编辑 | 古利特
今日大寒。
每年此时,天气寒冷到极致,不觉中已至一岁中最末节气。天封地冻,正当卧藏。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表明大寒时天气寒冷到了极致。
古诗《大寒吟》中“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十分传神地描绘了大寒时节的景象。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
当东经80°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中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全年最低气温还是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01
大寒之味:四方相聚,饱享滋味
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与难得一见的亲友相聚一堂,在室内享受美食,看着窗外大雪纷飞,治愈又美好。
东——在南京,大寒节气吃“三雪”。雪藕软糯煮为汤,雪里蕻肉末成包子馅,雪梨、红枣、川贝、生姜熬煮即为雪梨膏。
南——在广州,大寒节气饮靓汤。最宜煲一盅功效满满的靓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汤品是当地人的首选,不仅驱寒保暖,还可滋补身体。
西——在西藏,大寒节气食火锅。“一锅煮尽千百味”的藏式火锅,选用本地的牦牛骨熬成醇香的骨汤,后下入本地牦牛肉片、牦牛肉丸、本地土豆、新鲜蔬菜等,驱寒功效显著。
北——在黑龙江,大寒时节包饺子。家人围坐,分工协作,共同包饺子的场景温馨浮现,家家户户都弥漫着煮饺子的香气。
02
大寒之补:药入杜康,醇香滋补
在冬天,气候寒冷,特别进入大寒节气后,人体新陈代谢逐渐放缓,少量饮酒可加速血液循环,而放入不同药材的酒,又增添了新的功效。
中国人自古以来既喜饮酒也善用酒,药酒延年益寿、滋补肝肾、健脾除湿等的功效被运用地淋漓尽致。
“故纱绛帐旧青毡,药酒醺醺引醉眠。”古代诗人白居易《病后寒食》一诗中提到病后饮用药酒,以缓解病痛。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人参入酒,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肾助阳,适宜元气虚脱之人在一年之终适量品饮,补回这一年因劳累和疲惫引起的亏虚。
“药酒欲开期好客,朝衣暂脱见闲身。”诗人张籍在《题韦郎中新亭》一诗中也表达了期待用药酒招待客人的心情。
枸杞性平味甘,归肝、肾经。枸杞入酒,滋补肝肾、补血,适宜血虚萎黄及血脂异常的群体适量饮用,与三五好友一齐共饮枸杞酒,以最好的面貌及状态迎接新春。
大寒在岁终,大寒一过,冬去春来,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
在中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
尾牙祭,亦称“做牙”“做牙祭”等,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流行的年尾“年会”即是“尾牙祭”的遗俗。
在至寒之日做好了潜藏进补的准备,方能有最好的面貌迎接新的春年花开的时节。
✦
好 文 推 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