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风清】以杨震拒金为鉴 筑牢廉洁自律 “防火墙”
政务
文化
2025-01-23 08:46
黑龙江
东汉时期,杨震出身名门,才学出众,他曾推举王密为秀才,后来王密官至昌邑县令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途中,路过昌邑,王密为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于深夜怀揣十斤黄金前来送礼. 杨震见状,问道:“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说:“暮夜无知者。” 杨震却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王密听后,羞愧不已,只好带着黄金离开。
杨震拒金的事迹,充分彰显出其坚守廉洁底线、不为金钱所动的崇高品德。这一品质跨越时空,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极为深刻的启示价值。 廉洁自律,是对党员干部的根本性要求。杨震处于无人知晓的情境之下,仍能矢志不渝地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毅然决然地拒绝贿赂。这深刻地启示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党员干部都务必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自觉抵制各类利益诱惑,做到心中有党纪国法之戒,行为有规范约束之矩。 与此同时,杨震的行为亦体现出其对道德操守和个人声誉的高度珍视。在古代,官员的声誉不仅关乎个人的名节,更与整个家族的荣誉紧密相连。杨震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知,故而坚决回绝王密所赠黄金,以此捍卫自身的清白声誉。这同样警示我们,作为乡镇干部,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积极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声誉,力求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在当下社会,我们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与严峻挑战。杨震拒金的故事,宛如一面明镜,让我们能够时刻审视自身行为,深刻反思自己能否如杨震一般,坚守廉洁底线。唯有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才能汇聚起磅礴力量,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