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重走长征路”全州段第二日活动见闻

民生   2024-11-10 20:16   广西  



踏上的是当年的长征路
接受的是红色精神的洗礼


11月9日一早,在全州县石塘镇政府文化广场,来自桂林福达集团、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桂林市第一中学,以及全州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新联读书会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代表等共计200余名队员接过接力棒,开始了“重走长征路”全州段第二日活动。此次活动路线共计12.5公里,以石塘镇政府为起点,经过石塘镇、安和镇,最后抵达凤凰镇。


▲“重走长征路”全州段活动第二天一早,队伍集结准备出发。


由于正逢周末,队员中有不少年轻的学生,使氛围显得格外活泼。来自桂林市第一中学的李同学告诉记者,能够来到在历史课本上提到的地方,这让她心里产生了一种使命感。“课堂上老师教过我们,长征精神是红军先烈们用生命与鲜血铸就的伟大精神财富,现在可以身临其境地重温历史故事,我特别高兴。”


参加“重走长征路”的少先队员向红军烈士敬礼。 


一名来自福达集团的队员激动地表示,自己参加这次“重走长征路”活动,等于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历史课,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讲起来的是故事
留下来的是精神


队伍到达石塘镇仁金村委杨梅山战斗遗址。这里松柏环抱,植被葱郁,一派静谧。大家停下脚步,认真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听着红军将士们在杨梅山村的芭蕉山奋勇作战的故事,看着身边的草木山石,众人眼中多了几分肃穆。


▲在行进途中上一堂党课,聆听一段长征历史。


据了解,石塘古圩距离全州县城24公里,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个重要集结地、补给站和宿营地。


红军在石塘圩上住了六七天,其间不扰民,不动老百姓一针一线,在街上向老百姓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唤醒当地民众。石塘镇一批放牛娃和青壮年跟着红军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4年12月1日上午,为了掩护主力部队顺利渡过湘江,红八军团一部分在杨梅山进行埋伏阻击,与追赶的桂军展开激战。敌我双方多次发生肉搏战,阵地几度易手。12月2日红八军团渡过湘江后整理部队,剩下不足1000人。


2019年,根据中央部署,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桂林市委、市政府指导下,全州县决定在杨梅山设立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战斗遗址保护点。遗址保护点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石塘镇也因此成为全州县第一个完成遗址建设的乡镇。
 

继续前行,队伍行至安和镇文塘村。红34师文塘后龙山突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抬眼看去,文塘小学门前立着一块一米多高的文塘后龙山突围战旧址纪念碑。此处是红34师政委程翠林牺牲之地。担任全军后卫而被截断在湘江以东的红34师,在文塘牺牲约三千人,仅剩一千余人。
  

“家中长辈回忆,那时,飞机在天上转来转去,炮弹的爆炸声吓得老百姓到处躲。”一位马姓村民告诉记者,他家的祖辈曾经收留过两名负伤的红军战士,“红军战士纪律严明,从来不做欺负百姓的事儿。大家发自内心地觉得亲切,觉得应该保护他们。”
  

队伍经过安和镇大塘村委龙井村。该村生态环境优美,有龙井溪、龙井潭、飞龙树及古树古墓等景观。村中有一处青砖灰瓦的老房子,大门上方一块牌匾写着“红军长征宿营地”,这里是龙井村的祠堂。
  

1934年11月30日,中央军委第二纵队、红三军团从石塘方向进入安和镇青龙山村,并在该村的蒋家祠堂成立作战指挥部,彭德怀在此坐镇指挥战斗。这支队伍后经太平村委至大塘村委龙井村、大塘村,并在龙井村的祠堂作短暂停留。


做起来的是产业
美起来的是日子


跟随“重走长征路”的队伍,经过全州县石塘镇、安和镇的众多乡村,记者不仅看到了各种蓬勃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还看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景象。


▲队伍行经安和镇龙井村。该村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红色资源发展旅游,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生姜是石塘镇的一张颇具代表性的农特产“名片”。每年从8月份开始,石塘镇不少乡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都忙着挖姜、洗姜,一派忙碌景象。


味辣、皮薄、肉嫩、鲜脆是石塘生姜的特点,每年上市都热销一空,甚至远销湖北、广东、福建以及东南亚等国内外市场。


近年来,随着标准化生产新技术的引入,石塘生姜从产量到质量都有了提升,也辐射带动了安和、两河、凤凰、才湾等周边乡镇进行规模化种植。

 

目前,全州县生姜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亩,年产量6万多吨,年产值达5亿元。生姜,已成为全州县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在安和镇文塘村“都庞香芋”核心种植示范区,1.8万余亩的香芋正迎来采收期。广大种植户在忙碌中享受着一年的丰收“好钱景”。


▲队伍经过安和镇文塘村。该村种植的高品质芋头即将丰收。


据了解,安和镇香芋从2005年开始进行绿色、生态、优质、高效、规范化种植。截至目前,安和镇文塘村“都庞香芋”种植示范区辐射带动了全镇5000多户农户从事香芋种植行业,香芋种植户占全镇农户总数的56.02%。从2019年开始,安和香芋年总产值连续4年超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48.63%,成为当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稻田里可以乘坐小火车观光,太有意思了!”队伍行进至安和镇龙井村,一辆红色的田园观光小火车格外引人注目。龙井村以一种农旅融合的美好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


龙井村位于全州县安和镇北部,整个村庄依山傍水,集色、奇、灵、秀于一身,植被繁茂生态良好,曲径通幽环境优美,有“小九寨”之美誉。除了优质的生态资源,龙井村还有很多红色历史遗迹。


近年来,龙井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规划设计出青龙山村至龙井村“红色教育”精品路线,让游客在漫步中感受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为了让优质生态和红色资源有机融合,龙井村还通过多方投资修建并完善了桥梁、休闲凉亭、观景台、文化广场、沿河休闲步道等基础和旅游服务设施,并对村内部分区域进行整理和绿化美化。龙井村还与企业合作开发了“田园观光小火车”、规模化紫米种植等项目。


据龙井村党支部书记龙智明介绍,该村从2016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每年的游客接待量近10万人次,极大地拓宽了村民增收的渠道。


记者从安和镇政府了解到,截至2024年10月,龙井村今年共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余元,为开展民宿、餐饮服务、土特产销售等产业的村民带来经济收入超120万元。


“农文旅”结合不仅让龙井村的村民鼓起了“钱袋子”,还让他们过上了甜美的生活。记者看到,村内道路整洁,新房子错落有致,往来小汽车络绎不绝。看着“重走长征路”的队伍前来,村民们搬出了各种特色农产品展示和销售,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产业做起来,日子美起来。记者坚信:这,正是无数曾经过此处的红军战士,最想看到的景象……


龙井村党支部书记龙智明:村子美了百姓富了,长征路上的变化令人欣喜

长征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每一位参与此次“重走长征路”活动的队员,在重温这段革命历史的同时,都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次活动中还有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方面,那便是看到长征路线上的村子一个个都变得更美了,见到村民们的生活状态都更加好了。

过去,红军沿着林间小道,走过全州的一个又一个村寨;如今,我们这些后人重走长征路,看到的是百姓安居乐业,村子整洁美丽。不论从哪个村口望去,看到的都是大片良田,家家户户住上了气派的小楼,不少村民家停着小车,村头的老树下,老人们含饴弄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些村子里,青年们有的走出去展翅逐梦,也有的学成归来建设家乡。

时代不同,但是长征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如今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是当年无数红军烈士用热血和牺牲换来的,也是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好政策、人民群众勤劳勇敢拼搏奋斗的结果。相信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大家会更加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工作中,老百姓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具体版面
请扫码观看10日第2版


精彩推荐


最新:全部解聘,永不录用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重走长征路”全州段活动启动
现场视频披露!3分钟内39人遇难
梦游仙境音乐节送票啦!趁年轻,来看桂林山水,听桂林声音



来源丨记者秦丽云、蒋璇、阳聃甫/文 何平江、何韬羽/摄‍‍‍‍‍‍‍

值班编辑丨刘高妗
视频编辑|何韬羽 

责任编辑丨李仁玉

值班主任丨莫   耘

新媒体值周编委丨刘   倩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桂林晚报
甲天下的山水,有品质的新闻。依托桂林日报、桂林晚报专业采编团队和一日多次推送的权限优势,快速、准确为用户提供优质权威的服务。新媒体招商电话:1917732387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