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等了一年,河源“万荔湖”鸭脚木冬蜜终于出山了

文摘   三农   2025-01-05 15:18   广东  

“哇,我的天!你看,这种蜂蜜已经很成熟了,它颜色更深、更绿!”刘浩球惊喜地呼喊,打破了古竹大山的宁静。

刘浩球是一名80后青年,他在江东新区古竹镇经营着甜蜜事业,是紫金县蜜蜂转养活框创始人的三代传承人也是远近闻名的养蜂大户。当年,他放下城市的生活,选择回到乡村,投身于蜜蜂养殖事业。经过20年的苦心钻研,他收获了成功的甜蜜,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农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目前,我们才开始收割,昨天深圳的一个老板拿走了60斤。刘浩球藏掖不住收获的喜悦,“这一波蜂蜜我非常满意。首先它是纯天然的,天然蜂蜜浓度高,酿的时间长,耐存放,常温下密封好,放个十年八年不会坏。

据刘浩球介绍,为了所产蜂蜜的品质天然,以及保护蜜蜂所处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产业持续发展。在收割蜂蜜时,他还会留下一部分蜂蜜给蜜蜂食用。这样做保证了蜜蜂的自然生活,使它们能够顺利度过严冬和各种危机。“严格讲,是取一半留一半。我们与蜜蜂是一种合作关系,不能把它的口粮都取了。”刘浩球笑道。

今年,刘浩球在古竹镇东江林场等地的蜜源丰富区域养殖蜜蜂四五百箱,如果按常规收割蜂蜜可达二千斤左右,但是为了蜜蜂的自然发展,也就只能收割6百多斤蜂蜜。

“热爱大自然,喜欢这份工作,希望大家都能吃到纯天然的蜂蜜。”正是凭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蜂蜜质量的苛求,20年前,刘浩球接过父亲的传承回乡后扎进深山,开始了他的蜜蜂养殖事业。当初,他也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他说:“风雨过后见彩虹,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只要我们不怕困难,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不断学习、尝试、失败,再学习、再尝试,通过二十年的苦心钻研和无数次的实践,刘浩球积累了丰富的养蜂知识和经验,成功克服了各种困难,也逐步成长为一名实实在在的养蜂匠人。他表示,作为一个养蜂人,要懂得尊重自然,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每一只蜜蜂都是大自然的恩赐,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爱护。在蜜蜂养殖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蜜蜂的干扰,让它们自然发展,与之和谐相处。蜜蜂采花酿蜜,我把酿好的蜜搬出大山,带给消费者一份天然健康的蜂蜜,也会增加我的收入,我觉得这就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刘浩球说,他和蜜蜂都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收割好蜂蜜回到山下的家里,将蜂蜜再次过滤就可以包装了。装罐、拧盖,一罐灌甜蜜的蜂蜜很快就堆砌成了小山,就如同他们的甜蜜生活一样。


江东特产
致力于河源江东新区乡村振兴,打造一站式三农网红电商孵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