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圈养丨光明网评论员

时事   2024-11-26 17:21   北京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网传广东某职业院校学生因家中急事凌晨想要离开寝室而被阻拦。昨天(11月25日),涉事院校发布声明称,相关宿舍宿管员确实处理不当、做法生硬,但网传“学生下跪求情”“因没有及时开门导致没能见上亲人最后一面”与事实不符。

  

结合目前信息,相关院校对学生日常管理已超出人们对“严格”的认识。也因此,人们在关注此事时,更多担忧的是圈养式管理对学生自身成长的影响。就在本月,山东某高校一女生宿舍突发火灾,学生质疑宿舍楼人脸识别的闸机成为安全撤离的“拦路虎”,而校方人员回应,刷脸才能保证学生安全。这同样是高校圈养式学生管理的缩影。
大学生基本业已成年,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换句话说,他们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也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高校管理工作角度出发,对学生宿舍楼进行合理的管理无可厚非,如常见的约定统一的宿舍楼开关门时间,有的学校还会对学生宿舍的用电功率进行限制等。问题在于,相关的管理规定在落地中变了味,上述案例或能说明一些情况。
高校如此管理,某种意义上就是校方懒政。学生不能不管,但学生并不好管,既然如此就从政策上着手,实行“一刀切”管理。类似管理自然而然会将压力向下传导,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学生出现紧急状况时不会变通,机械化执行相应管理流程而造成矛盾积聚和扩大。无论是学生有急事需要紧急出门,还是宿舍火灾要及时疏散逃生,这些都是人们基本认知中可以打破制度规定约束的特殊情形。当然,人性化管理、科学化管理,需要校方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两相比较之下,相关院校的行为就是在逃避管理责任,从而为自身减轻负担。
两起圈养式管理所引发的社会关注,除了高校管理懒政问题外,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意识同样值得思考。有急事而出不了宿舍,火灾逃生还要扫脸,大学生很容易被这样的圈养式管理所规训。大学除了知识的传递,也应是培养学生活跃思维、勇于探索、敢于打破陈规偏见的场所。无论哪种类型的高校,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摒弃圈养管理。圈养意味着压制,压制就不容易打破陈规。打破陈规才能创新出彩,而创新是现阶段我们国家和社会最为稀缺的发展动能。
上述相关新闻事件,并非个案,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高校教育现象。不仅大学校园,中小学校日常管理中也不时能够发现圈养式教育带来的问题。今年9月,上海某中学六年级新生在体育锻炼时晕倒,没有学生立即上前照顾或寻找老师,这样的反应同样耐人寻味。学生们被圈养式教育压制,不仅是不符合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这样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恐怕也不会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责编:岳沛  编辑:李佳琦

文章来源:光明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光明网
文化人,天下事。《光明日报》官方网站,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思想文化盛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