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味如歌】杨蓝天|回家过年(组诗)

文摘   文学   2025-01-28 08:10   黑龙江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人简介



杨蓝天曾用名:杨学志。笔名:驰骊、蓝翼、叶子等。国家二级编剧,副研究馆员,专业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艺术创作40多年,在省、市(地区)和国家报刊发表戏剧、小说、散文、诗歌、曲艺、歌词等500多篇(部、首)。曾在《况味如歌》等二十多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发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300多篇(部、首)。获得省、市(地区)和国家文学艺术奖120多次。已出版、上演大型戏剧《一片丹心》、《少年英雄》、《情恋魂牵》、《希望在这里》等8部;中篇小说《渤海悲歌》;《杨蓝天作品选集》;小说集《乡村九朵花》;散文集《残荷之美》;诗集《我在秋天等待秋天》《天山雪莲》《坐上火车去西藏》。







佳作欣赏




杨蓝天






回家过年

作者/杨蓝天



有一种心愿,一愿千年

有一种幸福,是最浓的甘甜

回家过年,回家团圆


天涯海角,回家,路就不远

万水千山,回家,即便越过

一山又一山,脚步也无法阻拦


家,有年最浓的味道

家,有梦里千遍呓语的炊烟

家,有妈妈包的饺子,一想就馋


回家过年,过一个

千年烹制的亲情大餐

人间烟火浓浓的美满



不再等待

作者/杨蓝天



等待的日子,很长

只因一句承诺

便执着四季时光

夏的热情,已被冬渐渐稀释

春的梦想,在深秋飘落成殇


等待的日子,如品茶

在憧憬中品味清香

茶,渐渐淡了

泛出了苦涩

茶,慢慢凉了

再品不出温馨清香


不再等待,为虚无的承诺

频添寂寥与忧伤

迈开轻松的脚步

也许,留下的足迹

会成为新的诗行



作者/杨蓝天



村口老树,虬枝

挂上了新年的彩灯

树下,就有人驻足,在等

人们开始不满村外大山

拦在路口,遮住盼望的眼睛


小孩子一遍一遍地问

问得妈妈心潮翻涌

老人,显得格外静默

仿佛在遛弯,围着老树

一圈一圈绕个不停

不说一句话,很平静


一辆客车从山后转出来

树下,立时响起一片喧嚷声

当背包拉杆箱被抢接在手

老人,只是静静站在树下

咧开缺牙少齿的嘴,笑

没有热烈动情的话。只有

双眼,闪动着晶莹



作者/杨蓝天



一直觉得,你就在岸上花丛里

我离岸,你一直没有离去

归来,我一直在等

日升月落,一年四季

我能感受到你的气息

弥漫在花香里

张开的花瓣,是你的笑靥

像昨天一样欢喜

清晨的露珠,是你的泪珠

重现分别那一刻的点点滴滴

我载着我们曾经的梦,归来

你,为何一直躲在那里



你在哪扇窗的灯光里

作者/杨蓝天



你,消失在城市楼林

湮没在无边的灯海

在星星般的闪烁中

开始,一遍遍浏览每扇窗灯火

渴望,在灯火阑珊的窗口

看到那久违的熟悉身影


难忘,我们的邂逅

在一场细密的春雨里

迷路的你,焦虑迷蒙的样子

比雨还有诗意,透着纯真的气息

我把你带回小村那扇窗口

后来的故事,是想不到的情景

我无意说出的殷实家境

竟换来你一句:我不寄生

便消失在城市打工潮流中


在你落脚的城市

我也开始打工

每当夜幕降临,便在思念中寻觅

目光,一次次掠过

灯光闪烁的窗口

相信终有一天,哪扇窗的灯光里

倏然出现,我熟悉的身影



和过去说再见

作者/杨蓝天



越过冰雪,该是一片春色

抛却犹豫,便有希望花开

即便前方有风有雨

也不想,在惆怅中等待


寻一片田野,播下有梦的种子

育出新苗茁壮

拓一处荒山,栽种绿色的心愿

长成无垠的林海

然后,昂起头

和过去说再见

把伤痛、惆怅和无奈

毫不犹豫,统统深埋



小年,不畏寒

作者/杨蓝天



生在腊月,天生不怕冷

面对极致凛冬,小年

毅然撞破严寒

把年的火热,点燃


办年,背包、筐篓塞满

回家,飞机火车载满归乡的期盼

脚步,越来越近

年味,早已馋坏了大寒


鞭炮,点燃,清脆呼唤大年

灯笼,升上高杆

俯瞰忙年的人群。欢笑

早已洒满人间


小年来了,遍地的火热

早已融化了大寒



大寒,春的序曲

作者/杨蓝天



一首冬的乐曲

终于奏响了高潮

鼓角声中,宝剑寒光闪射

管弦合鸣,伴着朔风呼号

一个个落地成冰的音符

叩响大地窗棂,把春唤醒

于是,在休止符短暂宁静中

琵琶,拨响了种子喃喃絮语

长笛,牵来了阵阵鸟鸣

琴弦声中,春光渐渐明亮

唢呐高歌,催开浪花在冰下奔涌


一首冬的乐曲

正从高潮落入尾声

一首春的乐章

序曲,已缓缓奏响

一个个苏醒的音符

在阳光的五线谱上跳动




图片源于网络




诗摘词选投稿须知

投稿作品要求:来稿要求格调积极、内容健康向上,可读性强,自行检测格律。必须声明是“原创首发”,且之前未在其它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纸刊上发表例外)。剽窃别人的作品以及一稿多投引起的纠纷,由作者负责。

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并附300字以内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张。可以在本台“查看历史消息”中阅读往期文章,对简介和照片的格式进行参考。

投稿邮箱:mm0127m@163.com成功投递后会收到自动回复。

来稿两周内如果未被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因来稿较多,如有诗作投稿时间超过两周仍未被平台采用,作者可联系主编询问,以免有遗珠之憾。

投稿内容可接受古体诗词、诗论诗话、诗词解读等与古典文学相关的作品。数量以二十首左右为宜。作品推送后应积极转发给朋友并分享到朋友圈。前期在本平台推出的作品阅读量低于100的,原则上不会再次采用。

注:如有赞赏,将归属平台主体,留作平台运营。

本台由九州诗社协办,有意申请成为会员的诗人请与本台主编联系。



扫码关注

诗摘词选




诗摘词选
采珠知境界,撷玉识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