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21项风险清单(收藏)

文摘   2025-01-02 11:09   北京  
合同风险清单
序号
风险名称
风险描述
1
资信调查风险
资信调查风险。忽视对合同相对人的主体资格审查,合同相对人不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或不具备特定资质,或与无权代理人、无处分权人签订合同,导致合同无效;在合同签订前错误判断合同相对人的经营状况、资格、信誉,或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持续关注对方的资信变化,对被对方的履约能力给出不当评价,导致合同相对人不能按约履行合同义务。
2
采购合同执行风险
采购合同执行风险:未按照合同或委托,对执行过程(质量、进度、物流等)缺少跟踪控制措施或控制不力,未对采购业务办理保险或未及时索赔或理赔等,导致采购物资损失或无法保证供应。
3
并购合同履行风险
并购合同履行风险:未恰当履行并购交易合同或协议,导致诉讼纠纷或公司利益受损。
4
销售合同风险
销售合同风险:销售合同中,销售价格、收款期限条款等违背公司销售政策,损害公司利益。
5
合同与招投标文件不一致风险
合同与招投标文件不一致风险:招标人签订背离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的合同,中标单位转让或肢解后转让招标项目导致开标无效,无法实现项目目标,甚至造成损失和引起法律纠纷。
6
外包合同签署风险
外包合同签署风险:未及时签署外包合同,或条款约定不明确,未能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导致出现纠纷,或使企业形象受损。
7
合同文本风险
合同文本风险。采用标准文本的,选择文本类型不恰当;随意删除、简化标准合同文本条款,或未根据具体情况将未涵盖内容以特殊条款的形式进行补充;在标准文本基础上进行修改的,未将不相关内容清除;采取双方协商文本的或采取对方文本的,未仔细研究合同条款或根据合同具体业务协商条款,造成我方被动或者承担违约责任。
8
合同审核风险
合同审核风险。未经审核、审批签订合同。合同审核未能发现并纠正不合法、不合规的合同内容;合同条款和内容不完整、存在严重疏漏或陷阱;合同条款表述不严谨、不准确,导致权责不清或公司利益受损;未能针对尽职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法律问题和风险,在合同中通过相应的条款和内容约定对有关问题和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因疏忽等原因未能将谈判中明确的权利义务内容反映进入合同文本,导致公司被动或利益受损。
9
合同审批签署风险
合同审批签署风险:合同审批程序不合理;签署合同未经具有相应权限的审批人审批,导致公司利益受损。我方代理人超越权限签署合同,对方代理人未取得合法授权签署合同,合同文本应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而未签字,导致合同法律效力不确定。合同专用章保管未由专门部门保管,或合同专用章使用程序不合规,盖章后未及时进行盖章登记备案;签署合同中未加盖合同专用章,超过一页未加盖骑缝章。合同未按规定签字盖章或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引发合同纠纷。
10
合同报批报备风险
合同报批报备风险:对于合同文本须报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或备案的,未履行相应程序等,因手续不全导致合同无效等。
11
合同履行风险
合同履行风险。合同生效后,未按照规定进行交底,合同执行人对风险点和控制措施不明确,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或行使权利,导致公司利益受损。
12
合同登记管理风险
合同登记管理风险:合同台账登记、合同统计不及时、信息不准确、内容不完整,导致不能准确掌握合同管理情况,不利于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13
合同纠纷处理风险
合同纠纷处理风险。合同纠纷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导致公司在诉讼或仲裁中处于被动地位,公司利益受损。
14
合同变更或解除风险
合同变更或解除风险。发生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情形,未及时按规定程序签订书面协议并行使合同权利,导致产生合同纠纷。
15
合同终结风险
合同终结风险。合同终结后未及时按规定办理合同终结手续,导致合同状态失真,对合同正常管理造成影响。
16
合同档案管理风险
合同档案管理风险:未能妥善保管合同及相关法律文件,导致合同档案不全,泄漏技术或商业秘密,损害公司利益,发生纠纷时不能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17
未签订或未及时签订合同风险
未签订或未及时签订合同风险:对于应订立合同事项未订立合同即开展业务,发生经济纠纷后举证困难,导致不能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18
合同管理分析风险
合同管理分析风险:对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缺乏情定分析或分析不当,影响公司决策
19
合同管理考核风险
合同管理考核风险:对合同管理缺乏考核或考核不当,不利于公司合同管理效率的提高,影响公司实现经营目标。
20
重要长期合同回顾风险
重要长期合同回顾风险:在执行合资合作等重要长期合同的过程中,未对合同条款进行定期回顾,分析合同主要条款条件变化情况(如向合作方承诺提供资源的价格发生大幅变动等),且未在合同主要条款条件发生对公司重大不利变动时,及时与对方沟通变更合同,导致公司损失。
21
合同欺诈风险
合同欺诈风险:外部人员以虚假合同等方式进行商业欺诈,损害公司利益。


来源:内审网。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审计网校】立场。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已标注作者信息,部分无法联系查明作者及首发来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如涉版权,后台联系删除。

好分享,点个赞,我在看 ↓↓

审计网校
审计方法案例•审计报告模板•审计实务课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