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气治理的历程已经走过十余年,生态环境的改善成效有目共睹。蓝天碧水从“奢侈品”变成了“常见品”,“水晶天”“冷涡蓝”“漫画云”,不经意的小惊喜让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朝阳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PM2.5大事记
PM2.5是大气污染攻坚的主角,这十余年,他活跃在攻坚战的“舞台”上,让我们一起回顾下他的“表现”吧~
2013年
PM2.5年均浓度89.5微克/立方米。
2021年
PM2.5治理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22年
PM2.5年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
2023年
PM2.5年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稳定达标。
2024年上半年
PM2.5累计浓度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1%。
2023年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下降了64.2%,十年间的平均降幅是64%。可以说,前十年PM2.5浓度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式下降,这十年既是攻坚战,也是突击战、突围战。从2023年开始,PM2.5年均浓度与上年同比高出2微克,今年上半年又高出了2微克。那如何看待2微克小波动,“十年大捷”后的“小插曲”意味着什么?这个“小插曲”会不会影响总体向好稳中求进的“主旋律”?
二微克反弹
海淀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首先,必须肯定本地和区域为减排所做的努力。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5年间北京的PM2.5浓度下降了23.8%,也就是以平均每年6%左右的速度在下降。这个下降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大气污染治理史上,都是非常可观的,也可见北京的污染减排措施一直在长期持续地发挥作用。
2023年与2019年,这两个年度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具有可比性,气象扩散条件也具有相似性,能够体现变化趋势和“人努力”的结果,显示了在去除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下,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改善仍然保持了一个稳定的改善速率。
同时,也必须科学地认识客观规律。空气质量的改善是一个波动的过程,尤其是当大气污染物浓度进入到低水平阶段的时候,改善难度会更大,每年的改善幅度会越来越小,也意味着每降1微克,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若“天不帮忙”,“人努力”的部分会被抵消,空气质量甚至会出现反弹。
北京PM2.5浓度年际间的波动虽然属于正常现象,但这“2微克”的反弹还是给我们提了新的挑战:当前,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进入了在相对低的浓度水平下进一步改善的阶段,再改善的减排空间收窄,改善的难度增大。面对新形势,如何进一步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让公众感受更多的蓝天白云?
科技赋能 再战挑战
摄影/赵承顺
生态环境好“颜值”,离不开科技赋能。面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新形势,协同作战、高效运转、科学智慧的工作机制更为重要。
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向管理要效能,向科技要效率,创新实施“三监”联动,系统化打造生态环境“监管-监测-监察”——“三监”联动大模型,支撑了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精准、依法治污。(之一)
编辑:张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