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机的噪声实在让我头疼,谁住在这里谁都闹心,天天睡不好我情绪很烦躁。”市民刘先生有点抱怨的说,他所在的小区距离对面的西铁营万达广场,楼顶安装有140余台产生噪声的设备。
2022年4月1日,在接到投诉后,丰台区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对万达广场噪声和油烟排放情况进行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噪声排放超标,然而直到6月末该单位噪声治理工作进展依然缓慢、效果不佳,扰民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由此,丰台区生态环境局主动转变工作思路,首次尝试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方式,督促涉案企业加大治理力度。同年12月5日,区生态环境局会同公安、检察院、属地、企业、居民及专家等共同召开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会,明确解决方案、明晰各方职责,力图从源头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楼顶设备治理前
楼顶设备治理后
最终确定由西铁营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履行责任,出资900多万元,对原有降噪设备进行检查修复,增加隔声吸音夹层,更新效果不佳的设备。同时,采取油烟净化设备升级改造和环境美化的方式,实施替代修复生态损害赔偿。
随着噪声治理改造工程的全面竣工,噪声已经达标。为了让群众拥有长久的安宁舒适,丰台区生态环境局持续跟进治理效果,组织多次“回头看”检查。截至目前,没有再收到周边群众投诉举报。
除了主动创新,丰台区还建立了接诉即办全链条精细化管理机制,从受理市民诉求到转办、督办,最后反馈解决情况,市民提出的诉求在每一个办理环节,都有专人盯守。24小时的“环保管家”随时响应需求,让市民安心放心。今年上半年,丰台区餐饮油烟类诉求量同比下降16%、诉求点位下降27.7%,诉求量和诉求点位实现双下降。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诉求不仅是首都生态环境治理公众关切的晴雨表,也让社会公众真正成为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现者,生态环境改善的参与者。
“河道顺畅了,下大雨不担心了,看着心里就踏实。”“水也清了、鱼也有了、岸也绿了,原先的黑水臭水不见了。”困扰当地居民群众的“臭水沟”,变身水清岸绿的亲水乐园。这是小龙泉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结果,更是市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成果。
小龙泉河发源于丰台区北宫镇大灰厂村北部山区,由于其汇水面积大、汇水地块功能复杂,且河道两岸表土裸露、河堤垂直,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地表水易携带泥沙或污染物直接排河,形成面源污染。
“一到夏天苍蝇、蚊子成群,我们都叫它‘臭水沟’。”大灰厂村村民说。除此之外,多处河堤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小龙泉河的整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如何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既能让河水变清又让河水“好玩”,真正为村民打造一片“人水和谐”的生态空间?丰台区为此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依托原有地形地貌进行生态修复,优选生态治理技术,通过控源建设收集部分直排污水,利用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生态边沟开展水污染控制工程,利用村南水塘建设调蓄设施和生态湿地,将生活污水引进生态处理系统进行水质净化。
另外,对现有河道进行生态化改造,通过清淤疏浚、水域生态修复、生态驳岸、生态缓冲带等技术方法,减少沟渠流向下游的污染物。
曾经的污水横流,变成了清水潺潺,碧波荡漾,随着两岸生态绿道的渐次“绽放”,岸边垂钓、树下围棋、打卡拍照,亭台休憩……这里成了老少咸宜的休闲娱乐光顾地,昔日“臭水沟”变身景观河。
听民声方能知民情,懂民意方能解民需。居民的一个个诉求,变成了生态环境治理的“金钥匙”,解决好居民家门口、窗户边的“小事”就能让城市环境更好,让建成美丽北京更进一步。
近年来,丰台区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提升水生态环境承载力,构建人水和谐关系,为“安全城市 品质生活”注入韧性力量,2024年上半年,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个国家和7个市级考核断面,月均优良水体比例为100%。
编辑:马欣然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