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你还记得那个炎炎夏日里,为了看《抓娃娃》而跑进电影院的自己吗?那时的你,满怀期待地坐在座位上,等着沈腾马丽的组合再次给你带来欢乐。可谁曾想,这部电影却给了你当头一棒,让你笑不出来,甚至有点想吐槽。
“富人们必须用尽全力,才能穷得看起来毫不费力。”
这句话道出了整部电影的荒诞之处。一对身家上亿的夫妻,为了培养小儿子成为企业接班人,竟然花费巨资打造了一个“中国版楚门的世界”。这不禁让人想问:你们是有多闲?
整部电影的笑料和恐怖,都建立在这种欺骗之上。可问题是,这种设定本身就站不住脚。富人为了培养孩子而装穷?好好的锦衣玉食不享受,非要躲在筒子楼里受苦受罪?这已经足够魔幻了,但更离谱的是:
他们能用几百万择校费把大儿子送到美国名校,也能把大半个城市搞成楚门的世界,却要用“没苦硬吃”的手段,逼着小儿子去考清北。这种脑回路,真的让人怀疑编剧是不是吃错药了。
你看,电影里的富人们拼了命地装穷,可现实中的穷人们却在拼了命地想摆脱贫困。这种反差,不就是对穷人最大的嘲讽吗?
更可笑的是,电影还试图告诉我们:贫穷是好事,贫穷能锻炼人。可问题是,真正的穷人哪有选择的余地?他们的贫穷是实打实的,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电影里,马继业拼命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为此不惜牺牲高考的机会。
这在他看来可能是英雄壮举,电影也极力渲染这种英雄氛围。
可问题是,他逃离的是一个虚假的苦难世界,发现的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富贵家庭。这种有退路的反抗,再怎么渲染也显得尴尬而无力。
你想想,普通人的人生,哪有这种突然变成富二代的美梦?我们面对的贫穷、苦难和控制,都是实打实的,没有退路可言。
电影试图通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理念,来讽刺中国式的鸡娃教育。可问题是,它的讽刺方式本身就充满了问题。用富人的视角来演绎穷人的生活,这不是在嘲讽是在干什么?
每一个笑点背后,都是对穷人生活的调侃。你笑了,可笑着笑着就觉得心酸。因为你知道,电影里的穷是假的,可你的穷却是真的。
最讽刺的是,我们这些穷人还要花钱去看一群富人装穷。他们告诉我们贫穷好,贫穷能锻炼人。听听,这不是赤裸裸的嘲讽是什么?
看完《抓娃娃》,你会发现:这哪是什么喜剧片,分明就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新中式恐怖片”。它让你在笑声中感受到深深的无力和绝望。
但是,别灰心。虽然电影里的富人可以随意玩弄“贫穷”这个概念,但我们真正的穷人才最懂得贫穷的滋味。我们也许没有他们那么多的选择,但我们有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些,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下次再有人跟你说“贫穷是福气”的时候,你就可以大声告诉他:“要福气你自己享受去,我们只想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看完《抓娃娃》的感受。也许,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如何在这个充满不平等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往期回顾
◆《凡人歌》,要不是欠40万外债还要买26.8万墓地,谢美蓝永远不知,一个女人想要过好日子,先要学会放下一样东西,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