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无聊”寒假!合肥七中志愿者在“家门口”带娃

教育   2025-01-23 17:28   安徽  


合肥市义务教育学校寒假已经开启,离开校园作息制约的“神兽们”早上如何度过?是沉浸于书籍墨香,还是在运动场挥洒汗水,亦或是眷恋着温暖的被窝,享受这份冬日的慵懒……1月20日上午,合肥市第七中学的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在“家门口”带娃一同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解锁不一样的寒假生活。

活动师生合影留念

姐姐台上做主持,弟弟台下做实验
“今天我们要一起完成4组趣味小实验,你们有信心吗?”当天上午9时许,合肥七中高二学生蔡伊然在鼎元府邸“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内主持活动,其自信大方的表现获得现场阵阵掌声。坐在第一排的五年级学生蔡衡泽笑着把小手拍的飞起,骄傲地向身边同学小声透露:“台上的主持人是我姐姐。”
此次寒假“科普小课堂”活动,合肥七中老师和高二年级志愿者走进和平路街道繁昌路社区,围绕各类化学小实验为合肥市和平小学、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部分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解。
寒假“科普小课堂”活动现场
“活动中,我们邀请就读于大连医科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做了医学知识科普,并且让三位化学老师以及我们高二年级的各位志愿者同学,指导现场孩子开展紫甘蓝显色、鲁米诺发光等化学实验活动。”合肥七中高二级部副主任曾艳介绍,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的关键时期,此次活动的开展也是为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我会了!”对于这场“家门口”的科普活动,蔡衡泽玩得不亦乐乎,自豪向姐姐展示起实验成果。

雪碧竟成实验道具,学生偷喝被现场“抓包”
雪碧、白醋、食用碱、紫甘蓝……当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被老师放上展示台时,引发不少学生好奇。只见老师在3个紫甘蓝提取液杯中分别倒入雪碧、白醋、食用碱,充分混合后静置,杯中逐渐出现红蓝不一的颜色。
“倒入雪碧和白醋的杯子变红了,倒入食用碱的杯子变蓝了!”台下一位小学生积极发言,“有白醋的杯子比有雪碧的更红!”八年级的刘明轩补充道。
“同学们,这就是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在化学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可以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当我们没有这种试液时,生活中常见的紫甘蓝也是一种酸碱指示剂。”老师讲解,不仅紫甘蓝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许多植物的花、果叶中都含有某些显色的物质,如紫甘薯、葡萄、蓝莓、茄子皮、草莓、山楂皮、紫苏等。
实践过程中,刘明轩偷偷尝了一口雪碧“真伪”。老师看到后笑着强调:“雪碧可以喝,但实验中滴入杯后的可不能喝。”
“没想到化学与生活这么息息相关。”显色实验引发刘明轩极大的兴趣,他表示等上九年级就会有化学课,原以为化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没想到在有趣的活动中就学到了知识,学习的过程也不再是被动地汲取。

寒假生活并非“寒假学期”,应鼓励孩子参与实践活动
“你得拿出搅鸡蛋的劲儿来,一直捏!”五年级的李鸿喆拿着弹力波波球,边捏边传授身边同学经验。虽然才12岁,但他表示自己已是学厨2年的“老手”,西红柿炒鸡蛋、蚝油生菜等菜品烹饪不在话下。厨房经验也被他用在了动手实验中,率先做好的波波球成品引得一众点赞。“这挺简单的,还没有这两天做的辣椒炒肉难。”李鸿喆说。
学生在做弹力波波球实验
放假前,合肥市和平小学给各年级段学生都布置了一份“寒假特色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也在《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中建议,“引导孩子合理利用假期时间,不盲目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发展孩子特长优势。”
“假期一般8点多起床,早上晨读一会,然后运动运动。”家长蔡女士分享,虽是假期,但她仍和孩子约定了规律作息,做好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除了运动和乐高编程,没有再报其他班,寒假不是学期,参与实践、体验生活比卷一时的学习更重要。”



来源 | 合肥通客户端


合肥七中
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家长的希望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