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开门一件事” 干出振兴“新作为”②

政务   2025-02-06 15:58   安徽  

编者按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合肥市村党组织以新春为起点,全面启动“开门一件事”活动,用“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在乡村振兴一线扛旗争先、实干担当。

即日起,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集中展现我市7名2024年“安徽省优秀村支书”在新春伊始,带领村党组织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民生服务等领域的生动实践:以“一件事”撬动“大干事”,让“开门红”带动“全年红”。

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二期。



办好开门“一件事” 撬动基层“大民生”



长丰县杨庙镇大路村党支部

新春伊始,长丰县杨庙镇大路村党支部以“开门一件事”活动为切入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修缮塘西组入户道路,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题,以务实行动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让党旗始终飘扬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



群众“心头病”,支部“肩上责”

塘西组是大路村老龄人口较为集中的村民组,长期以来,入户道路多为泥土路,路面崎岖不平,晴天扬尘、雨天泥泞,给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春节期间,村党支部书记董永含在走访时发现,群众呼声最高的便是道路修缮问题。“这条路是大家的‘心病’,必须尽快解决!”董永含当即将其列为2025年党支部“开门第一件事”。

实地查看塘西组路面情况,了解群众需求





实地“摸实情”,精准“开药方”

农历正月初八,春节后首个工作日,董永含带领村“两委”成员、包村干部深入塘西组实地调研。他们逐户走访村民,听取意见;组织村民代表召开“板凳会议”,现场商讨解决方案。经测算,修缮两条主干道需资金约10万元。面对资金难题,董永含提议:“村集体经济近年发展良好,可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从合作社收益中划拨专项资金。”这一方案既保障程序公开透明,又兼顾资金落实效率,赢得村民一致支持。

塘西组板凳会商讨修路方案





办好“一件事”,群众“添信任”

经村“两委”与村民代表共同决议,确定优先修缮塘西组两条主干道,惠及20余户村民。方案公布后,村民纷纷点赞:“万事开头难,修路方案出来就不着急了,一切按照程序走,支部能够听见我们的声音,值得我们信任。”下一步,大路村将积极开展资金筹备、招投标、对接工程队施工,尽快修缮群众“回家路”。

铺平的是道路,凝聚的是民心。大路村党支部将群众需求作为工作导向,把“民声”转化为“民生”行动,从倾听诉求到实地调研,从民主决策到高效执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在基层一线书写了新时代党群连心的温暖篇章。



修桥通路惠民生 实干担当开新局



庐阳区三十岗乡汪堰村党总支

春节的喜庆余温未散,庐阳区三十岗乡汪堰村党总支书记刘磊已经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开启“实干模式”。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村“两委”班子就启动了汪堰河堰东路桥维修工程。这座年久失修的老桥,曾是村民出行的“心头病”,经过紧锣密鼓的施工,全长30米、宽5米的堰东路桥焕然一新,村民纷纷点赞:“桥修好了,干部和群众的心也连得更紧了!”



坑洼路成“心头堵”,村民盼来“及时雨”

堰东路桥是连接村部与堰东、堰西两个村民组的主干道,日均通行量超200人次。然而,因年久失修,桥面沥青脱落、混凝土破损,雨天积水成洼,晴天尘土飞扬,安全隐患突出。“骑电动车过桥总担心摔跤”“送孩子上学要绕远路”……村民的抱怨声不绝于耳。在村“两委”召开的恳谈会上,村民代表刘德林、老党员杨翠平直言不讳,道出了百余户村民的共同期盼。
“群众盼的事,就是我们要干的事!”刘磊的承诺掷地有声。正月初八,他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组建工作专班,带领村干部实地测量桥梁数据、走访村民、邀请专家勘验,最终敲定“破除破损桥面—加固梁板—重铺混凝土—增设防滑标线”的维修方案。2月5日,随着破碎机的轰鸣声,工程正式启动。

堰东路桥原貌





攻坚克难显担当,细节之处暖民心

施工首日,难题接踵而至。大量建筑垃圾无处堆放,村内空地有限,若随意倾倒将影响环境和交通。刘磊多方协调,最终联系到附近石料厂接收处理,并安排专人全程监管运输,为工程扫清障碍。施工队负责人郑康感慨:“村干部全程跟进,问题不过夜,效率特别高!”
为最大限度减少对村民生活的影响,施工队在关键路段设置警示牌、公示绕行路线,并在现场竖起“意见征集板”,广纳民智。村民刘女士提出“桥墩增设反光贴”的建议当天即被采纳;防滑标线、排水优化等细节设计,更让村民直呼“贴心”。刘磊坦言:“修桥不仅是技术活,更是民心工程。只有让群众参与进来,才能把实事办到心坎上。”


“烦心路”变“连心路”,基层治理有温度

2月6日,经过连续奋战,全长30米、宽5米的堰东路桥以崭新面貌亮相,平整的混凝土桥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以后骑车过桥就再也不用担心颠坏菜筐了!”每天往返三十岗集市买菜的堰东组村民范恒强喜笑颜开。送孙女上学的周先群特意拿手机拍了好几张图片:“防滑标线、反光贴全配齐了,干部们想得比我们自己还周到!”

村干部和施工队整平桥面




站在桥头,刘磊算起“民生账”:“3万元的投入,换来的是群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值!”这座“连心桥”不仅打通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更架起了干群之间的“信任之桥”。目前,汪堰村已建立长效机制,今年将聚焦人居环境提升、村组道路拓宽等民生工程,“让群众从年头到年尾都能看见新变化”。





来源:合肥市委组织部


合肥先锋
党建宣传“微窗口”,服务党员“微平台”,党员学习“微课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