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五个县(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获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
新鲜“出炉”的五县(市)国土规划,为加快推动《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注入了强劲动力。打开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蓝图,众多精彩亮点值得期待。
肥东县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果转移转化先导区
【城市性质】
合肥市东部副中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果转移转化先导区、区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基地、现代化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县。
《肥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构建“一心一区,一带两片”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其中,和睦湖中心,是肥东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城区以店埠、撮镇、桥头集、牌坊等乡镇为重点,加快融入合肥市中心城区;以包公故里、长临河古镇为文化核心形成特色文化山水带,加快合肥野生动物园、包公文化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合肥市环巢湖东部文化山水旅游一体化发展;打造南部滨湖生态科创片区和北部岭上田园片区。
肥东将落实合肥市生态空间总体格局、环巢湖岸线保护要求,推进与巢湖市中庙街道、黄麓镇、烔炀镇、庙岗镇、栏杆集,滁州市的西部山体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推进撮镇镇、长临河镇滨湖生态湿地管控,加大肥东“山水城市”格局特色,搭建蓝绿相依的生态空间。
同时,将肥东管湾国家湿地公园、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肥东龙栖地省级湿地公园、合肥浮槎山省级森林公园、巢湖风景名胜区等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彰显文化山水魅力,肥东将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全面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包公故里、江淮风韵”的城乡风貌。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打造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包氏宗祠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建设以店埠河水系公园为核心的城市夜景、夜游体系。
肥西县
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城市性质】
合肥市西南部副中心、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园林城市。
《肥西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构建“一城一山,一脉三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肥西城区全面融入合肥市中心城区发展大格局,提高城市品质和综合承载力;以紫蓬山为代表的肥西最重要生态空间,重点保护;江淮运河绿色综合发展带,打造千里江淮最美一段绿色发展廊道;以合六、合安、合铜三条国省干道为依托的乡镇发展轴线,沿轴重点发展官亭、花岗、严店、三河等乡镇。
在生态空间方面,肥西将支撑建设全域生态大花园。彰显“山湖相伴、清水入湖”的生态要素特色,突出紫蓬山和巢湖核心地位,保护重要的湖泊、水库、山体等生态节点。
其中,加强紫蓬山生态森林绿楔的保护,构建生态屏障。加强环巢湖生态湿地绿楔的保护,提升巢湖水质,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提供支持。注重引江济淮生态廊道岸线保护,优化沿线水系、湿地、林地和近河四大空间。重点形成环湖、环城两片万亩以上生态林带,构建以“郊野森林公园、城市综合公园”为代表的公共开敞空间体系。
在支撑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肥西将着力构建科创空间格局,支持参与滨湖科学城的建设和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科技创新园区,打造科技创新基地。加强紫蓬山科创产业示范片区、桃花科创新城、柏堰科技园等建设的空间保障,以保障重大科创平台建设为抓手,引导创新空间与生态空间有机融合。
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支撑肥西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县、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引导紫云湖片区、中派片区、群英湖片区错位集群化发展,柏堰科技园区、新港工业园区等合作园区加强衔接,推进创新转型升级。
长丰县
【城市性质】
合肥市北部副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承载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比亚迪合肥基地车来车往。周杰 摄
《长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构建“五区融合、四城辉映、三带协同、一区六园”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南部都市片区主要包括双墩镇、双凤经济开发区、陶楼镇南部,定位合肥主城区北部中心,是数字经济、未来科技等新经济发展重点区域。
西部科创片区主要包括岗集镇、吴山镇,构建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高地;中部智造片区主要包括下塘镇、杨庙镇、陶楼镇北部、义井镇,科学谋划合肥下塘新能源汽车城建设。
东部文旅片区主要包括朱巷镇、杜集镇、造甲乡,支撑合肥文旅名片、乡村振兴高地建设。
北部产教融合片区主要包括水湖镇、罗塘乡、左店镇、庄墓镇,推动省级产教融合城建设。
“四城辉映”则以合肥北城、长丰县城和合肥下塘新能源汽车城、岗集未来大科学城四城为核心,提升城市能级;“三带协同”分别为江淮分水岭、瓦东干渠、滁河干渠,“一区六园”即双凤经济开发区和六个产业园区。
为了完善城乡公共服务配置,长丰规划城区布局4处县级公共服务中心;积极争取省、市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北城布局,重点谋划县博物馆、剧院、美术馆、北城综合文化中心等重大场馆建设。
庐江县
构建“庐江大运河”风光游憩廊
【城市性质】
合肥市南部副中心、长三角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新基地、农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样板区。
《庐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构建“两城四镇、两廊四区”的县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其中,重点打造“一主城、一新城”双城联动发展的城镇空间。“一主城”以中心城区为主体,建设合肥南部副中心城市。“一新城”以同大镇、郭河镇、台创园为主体,打造合庐产业新城。
重点打造汤池镇、万山镇、冶父山镇、龙桥镇四大产业强镇。以两条引江济淮廊道形成的生态经济复合廊带,带动沿线乡村振兴。全县划分为庐北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庐东沿湖沿河休闲农业片区、庐中近郊休闲农业片区、庐南生态农业片区四大农业片区。
未来,庐江还将打造文旅融合的魅力空间,依托庐江优质生态和旅游资源,系统推进景区景点开发,深挖精品民宿、农舍总部经济等发展潜力,实施“千万工程”带动全域旅游,着力打造庐江特色文旅IP。构建“一核三廊四组团”空间格局。包括庐城文化休闲体验核;山水康养旅游休闲廊、大美庐江风情体验廊、“庐江大运河”(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西线)风光游憩廊;温泉康养度假组团、“两山一湖”休闲度假组团、滨湖休闲体验组团、庐南山水生态休闲组团。
重点保障 “三山(冶父山、岱鳌山、矾山)、一湖(黄陂湖)、三寨(黄山寨、牛王寨、百花寨)、一海(庐南竹海)”旅游景区建设。谋划建设闸山国际游乐园。支撑汤池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冶父山争创5A级旅游景区、阳家墩景区争创4A级、岱鳌山景区争创3A级。
巢湖市
重点打造半岛科学城
【城市性质】
合肥市东南部副中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要创新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山水旅游度假城市。
《巢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构建“一湖一城,三区三脉”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其中,筑牢巢湖流域生态保护安全屏障,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中心城区引领巢湖市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带动巢湖市深入融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重点打造半岛科学城,安巢经开区、合巢产业新城、居巢经开区先进制造业园区,高标准农业园区三个功能片区;围绕浮槎山-西黄山绿脉,公安山-岠嶂山绿脉,银屏山绿脉,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巢湖北岸以巢湖半岛为重点组团布局,突出科创功能,鼓励布局新产业、新业态;南岸以槐林、银屏等小城镇为重点,尽量保持传统布局肌理,彰显滨湖特色,鼓励布局都市休闲农业、文旅康养产业。
巢湖市还将加快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地,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构建“T型”产业空间格局。深入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打造合肥东向深入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规划建设创新发展轴带,以半岛科学城、智能智造产业园为重点,积极呼应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重点形成科技创新、生命健康、文化旅游三大板块;建设高端产业轴带,以合巢产业新城、居巢夏阁园区为重点,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为三大主导产业、以生物医药医疗、节能环保、智能制造为培育产业的产业体系,打造“创新智造高地绿色田园之城”。
立足独特生态资源优势,文旅也会更具特色。以环巢湖旅游观光大道为轴线,沿途各处景区节点串联形成环湖旅游观光轴线。打造以半汤温泉、紫微洞、亚父人文旅游、滨湖水上游览为支撑的巢湖城区旅游板块。推进城区温泉、半岛大湖休闲、巢北乡村田园、巢南山水画廊四区建设。
来源: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