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2日,14位国内外视觉文化研究者和实践者齐聚福建省华光摄影艺术博物馆,从多个维度围绕“家庭与家族”影像,分享关于“家”的档案,探讨关于“家”的研究,讲述关于“家”的故事。从家族影像志的角度,深入挖掘“家”的影像财富,呈现“家”影像的丰富内涵和多元化表达,探讨“家”影像如何作为历史、艺术与人类学的重要载体,记录和传承有关“家”的记忆。
研讨会开幕式由福建省华光摄影艺术博物馆馆长崔波主持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理事长吴其萃致欢迎词
研讨会通过主旨发言及“家庭中的影像和影像中的家庭”“艺术史中的家庭影像”3个部分,从家庭摄影学术研究和家族踪迹探寻的角度开题,围绕中国文化与社会变迁的文化背景,层层递进,以丰富的历史影像资料和多视角的个案研究,展示了不同地域乃至跨文化的影像创作实践,激发起有关人与家的关系如何通过影像得以重建的深刻思考。
研讨会现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研究员杨云鬯以《艺术之名与民族志之眼:家庭摄影研究的两种进路》为题,从人类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谈家庭摄影的研究课题。他首先从罗兰•巴特的《明室》和皮埃尔•布迪厄的《摄影:一种中级艺术》两本书的视角,指出家庭摄影的观者式体验和客观社会调查两种方式,是以“功能性”为首要的摄影类型,也是一种意义过载的复杂媒介,需要跨学科(比如通过民族志的方法)来研究。他认为,标准化美学在家庭摄影中不重要,象征私密的家庭摄影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和功能——不仅是记忆的依靠和情感的载体,还可以作为时代的指示符唤醒历史,“也许,我们应该从被排除在摄影史以外的照片开始思考”。
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家族影像研究者彼得•瑞德(Peter Ride)在线讲述了“我的家族与晚清福建”。他用摄影的方式来研究历史,不仅从自己的家庭经历出发呈现出家庭影像与历史的关系,还列举了西蒙•安提(Simon Attie)拍摄于柏林的《墙上的书写》和莉莎•瑞哈娜(Lisa Reihana)拍摄的毛利人照片,表明如何通过摄影来寻找和发现历史,以及通过当代摄影讲故事的方式来寻找过去。
研讨会现场
在“家庭中的影像和影像中的家庭”研讨单元,与会者探讨了影像所承载的家族故事与情感传承,呈现出个人与家庭、家族的影像关系。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理事长吴其萃以《从五代同堂摄影世家说起》为题,用照片讲述了自己家族从1922年开办泉州洛阳华升照相馆至今百年,五代相传不断发展壮大的发展史。作为中国首家民办摄影学校“华光摄影技术学校”的创办者,对摄影教育事业所倾注的心血和取得的成果成为他最大的精神财富。
泉州华侨历史学会会长刘以榕从“泉州华侨家史”出发,分析福建、广东特殊的侨批文化现象,用大量影像史料回望了侨批文化与家庭及家族一家两地的血脉维系,指出侨批两地家书具有“近代中国国际移民的集体记忆”的重要价值,“是不会说谎的历史文献”。
影像史学者晋永权分享了自己的著作《佚名照:20世纪下半叶的大众日常生活照片》,呈现出图像从个体记忆、家庭记忆到社会记忆的面貌和演变。他从日常生活影像的表演性、模仿性、实用性、符号性和互图性等特征,指出图片背后有其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他还从摄影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时代的图像语言,指出“佚名就是日常照片的命运”。
《大众摄影》杂志编辑苏月斫带来了自己的家庭影像《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在她把三口之家的照片从私人空间摆到公共空间时,收获了很多人的情感共鸣。她说这是她寻找自我来路的最好方式,不仅是一场情感与时光之旅,也给出了家庭影像如何帮助家庭成员构建和传承他们共同记忆的答案。
古锡兰王室后裔许世吟娥分享了生活在中国泉州的锡兰王室后裔的影像故事,特别是曾经举办的“中斯友谊纽带,两国友好使者”图片展,令她深感影像记录对她的家庭和家族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讨会现场
在“艺术史中的家庭影像”研讨单元,与会者探讨了影像如何作为艺术的载体,描绘家族关系和家庭结构变迁。家族史书写者韩馨儿以《在时间的长河里流淌——家庭记忆的整理与复活》为题,介绍了自己所从事的“家传”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家传即帮助一个家庭打捞多年失散的素材,集中起来变成可阅读的文本。这个成立不久的年轻团队已作过300多部家传,每一部家庭史中都有影像与文字相互印证,展现出个人与家庭更为丰富的面向,既留存了家人与家族的丰富故事,也可以为后代子孙传承。
摄影家林添福的代表作《半个世纪的爱》大家耳熟能详,他多年奔波,寻找中华56个民族的300多对金婚夫妇,最终完成了自1992年至2023年时间跨度达30年的家庭影像专题,其拍摄背后的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摄影艺术家的创作积累和不懈追求。
俄罗斯艺术史学家伊琳娜•契梅瑞娃(IRINA CHMYREVA)以《家谱与摄影》为题,通过俄罗斯艺术家的传承脉络、家族故事,介绍了丰富的创作个案,有基于家族、历史背景的寻访反思,有对父辈影像元素的重新创作,讲述了家庭影像与当代艺术的关系以及数字影像资产的管理和传播。
影像史学者、收藏家仝冰雪讲述了他对普通人叶景吕62年的肖像照所作的从收藏、寻访、研究到展览、出版、报道等传播路径。当私人记录成为大众历史时,从“权属的转移”到“传播的持续”,再到“解读的升华”,完成了从他者到自我的转换,个人与国家的关联,历史与现实的比照。
摄影家占有兵有着多重身份:军人、打工者、记者、艺术家、收藏家,他呈现了自己从2006年持续至今的《打工志》文献记录与梳理。这一专题从不断做展览、手工书,到被中外博物馆、图书馆所收藏,他给出了自己创作价值的判断标准,“历史回望时,常态生活最珍贵”。
研讨会现场
策展人、电影策划及制片人李穗分享了《从书写到记录 阿那亚家史影像计划》。其团队从2015年开始,针对社区中的业主成立社群“家史计划”,并从2023年发起“家史影像计划”,协助10个家庭从零开始学习,用10部家庭影像式的纪录短片书写现代家史。这种传承家族深厚情感的文化方向上的引导,成为新型社区的精神需求。
艺术家、四川传媒学院教师何博以自己10年来有关家庭影像的创作为例,围绕图像和文字创作如何去构建历史,先是以家里的老照片为线索,用虚构的情节形成新的解读以丰富照片的历史维度;再扩大到重大社会事件,用影像进行重构,把普通人的照片视为生命力的承载,让观者把生命的力量传递下去。他从亲人、家乡人、陌生人三种视角进行创作,实现了摄影作品到艺术作品的转化。
研讨会现场
本次活动发起人、福建省华光摄影艺术博物馆馆长崔波表示,家庭影像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记录和情感传递,还是一个家族从小我到大我的发展,从个体记忆走向集体记忆、国家记忆的桥梁。每张家庭影像的背后,是一个完整的民族影像志,勾勒出国家发展的历史和脉络,是从家到国的情怀纽带,见证了家族和国家共同成长的轨迹。
研讨会还借助工作坊形式,走入独具家族文化和历史意义的福建省文保单位惠安县百崎乡郭氏家庙、福建省首个侨批展示基地泉州侨批馆、世界文化遗产地泉州洛阳桥,沉浸在家族历史的真实场景,走入家族文化深处,为家庭史学的影像研究提供借鉴和方法。
文字:李晶晶
图片由华光摄影艺术博物馆提供
联系电话:010-65251661
联系邮箱:wuping@chinaphotopress.com
1.保持图文完整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