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集中宣传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是增强一个国家、地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再怎么强调优化营商环境都不为过。
营商环境是指影响市场主体活动的各种制度性安排,包括体制机制、法律法规、规则程序。
从性质上看,营商环境属于一种制度性环境。如企业开办要注册登记,企业融资要抵押担保,企业破产要清理债权债务,都属于市场主体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制度规则,为此市场主体需付出经济、时间和机会等成本,即所谓制度性交易成本。
从领域上看,营商环境涉及市场主体准入、生产经营和退出等企业生命周期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如市场主体的创业活动,必然涉及开办企业领域的办事制度,如市场准入条件、政府办事流程、监管规则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等。
从作用上看,营商环境事关企业兴衰、生产要素聚散、发展动力强弱。
营商环境直接影响到市场主体的成长、创新和发展,以及就业机会、生产效率、投资信心等,最终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产生影响。
便利性。营商环境的便利性是指市场主体从事营商活动的难易程度。办事的手续越少、时间越短、成本越低,意味着便利度越高。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可使市场主体营商活动更加容易。
公平性。营商环境的公平性是指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企业无论大小,属于何种类型,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都能获得平等待遇,公平竞争。公平性强的营商环境,可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透明度。营商环境的透明度是指有关政策法规制度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包括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和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公开知晓。透明度高的营商环境,可使各类市场主体都能获得相关信息,及时把握政策走向和市场机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是指营商法律制度的完备程度,包括法律法规健全,法律面前各类市场主体一律平等,政府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统一,依法保护企业权益,司法保护公正等。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可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法治保障,体现公平正义。
做好宣传教育。优化营商环境,不是靠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地区的政府机关就能完成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影响自己所在地区的营商环境,因此,要加大宣传引导,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优化营商环境“一盘棋”的思想,人人都为营商环境奉献力量,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文明素质,维护家乡形象。
推进简政放权。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简化政务,不要让企业和群众办个事,走很繁琐的程序,让政务简单一点。让企业和群众审批、办事不用再跑完乡里跑市里,越简单越好。如果过于繁琐,就会把人拒之门外。
坚持放管结合。简政放权之后,不是说政府就可以和甩手掌柜一样,啥都不管了,还要管得更严,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那些破坏市场秩序的人和事,比如说假冒伪劣、欺行霸市、行业垄断等,维护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
持续优化服务。应当在现有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效率,主要是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快捷性、智能性和便利性,开发手机软件,让企业和群众在手机上、电脑上,就能办成自己所需要办的事。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