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兵团 | 《瞭望》新闻周刊连发四文聚焦兵团70年发展成就

政务   2024-12-03 21:20   新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浓墨重彩推出4篇深度报道,即《兵团70年:大漠戈壁写传奇》《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聚焦70年来兵团建设发展成就。


兵团70年:大漠戈壁写传奇


◇一代代兵团人,辞别故人、西出阳关,如胡杨、红柳般扎根边陲荒原,用青春和热血书写铭记史册的屯垦传奇,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如今,立足新疆稳定发展形势,兵团职责使命已从屯垦戍边转向维稳戍边。新时代的兵团,既是镇守边关的重器,亦是稳定边疆的利剑

◇2023年,兵团以全国0.39%的粮食种植面积,实现总产增量90.6万吨,占全国增量的10.2%。小麦和玉米亩均单产,都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兵团人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昆仑山腹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职工骑着牦牛行进在巡边路上(资料照片) 胡虎虎摄 /本刊

在中国,屯垦戍边始于西汉,历代相沿。

在2000多年历史演进中,中国人总结出一条规律——屯垦废,边疆乱;屯垦兴,边疆宁。

新中国成立后,屯垦戍边这一沿袭千年的治疆良策得到继承发展。1954年10月,大批驻疆部队集体就地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致力于更好巩固西北边防,加快边疆发展。

70载为国尽忠守边疆,70载风雨兼程铸辉煌。

从仗剑扶犁起步,兵团海纳八方志士,沿着两大沙漠、千里边境线扎根安家。一代代兵团人,辞别故人、西出阳关,如胡杨、红柳般扎根边陲荒原,用青春和热血书写铭记史册的屯垦传奇,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兵团忠实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发挥更大作用。300多万兵团儿女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兵团篇章,把兵团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

构筑边疆长城

从历史上看,汉武帝以屯田定西域后,历代中央王朝效仿此法,坚持在西北边疆屯垦,以有效巩固边防,抗击敌对势力侵略、分裂新疆的行径,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安定。

清代编撰的首部新疆通志《西域图志》中记载,自汉代晁错建议实行募民徙塞下的屯田之法后,屯政日升,凡有军兴,必修屯政。

和平解放新疆后,驻疆人民解放军一手拿着战斗的武器保卫边疆,一手拿起生产的武器建设边疆。

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驻疆部队第二军、第六军大部、第五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75年撤销,1981年恢复时改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

20世纪60年代,为进一步巩固西北边防,兵团调遣1.7万余名干部职工奔赴边境实施代耕、代牧、代管,迅速在长达2000多公里的边境沿线建立起纵深10~30公里的边境团场带,发挥不可替代的屯垦戍边战略作用。

魏德友,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被称为边境线上“活界碑”。1964年,他从部队转业后来到中哈边境放牧巡边。从此,魏德友与星月羊犬为伴,与风雪饿狼较量,始终坚守在荒凉的无人区,为祖国屯垦戍边。

从年轻小伙到耄耋老人,魏德友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馍,在恶劣自然环境下过着简陋生活。与寂寞相守、和孤独为伴,60年来,他用来了解外面世界的收音机用坏了50部。

直到现在,84岁高龄的魏德友仍住在边境线上。2017年,女儿魏萍辞去原有的工作,接过父亲那条已经开裂的羊鞭,成为一名护边员。“屯垦戍边的事业有了接班人,这是最欣慰的。”魏德友说。

巩固西北边防,离不开几代兵团人的无私奉献,更要靠不断强盛的综合国力。在国家的支持下,兵团管辖的2019公里边境线已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边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护边员队伍不断壮大,智慧边防建设加速完善,兵团在西北边陲构筑的铜墙铁壁更加牢不可破。

如今,立足新疆稳定发展形势,兵团职责使命已从屯垦戍边转向维稳戍边。新时代的兵团,既是镇守边关的重器,亦是稳定边疆的利剑。

兵团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特殊体制,沿用司令员、师长、团长、连长等职务,具有很强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一支重要力量。

“兵团最大的特点,就是亦兵亦民,常驻新疆。”西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舒洪水说。

民兵,是兵团履行职责使命、发挥战略作用的关键。平时,兵团民兵在各自岗位开展生产建设。关键时刻,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是对其真实写照。

为打造一流民兵队伍,每年冬季农闲时期,兵团都会大规模组织民兵集中训练。天山南北雪地之上,民兵训练热火朝天。“经历真刀真枪的训练,大家手上满是裂口和茧子。”第四师边境团场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

突发事件处置、自然灾害抢救,时常可见兵团民兵的身影。

2024年1月,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来自兵团第一师的一支民兵队伍连夜集结,火速挺进地震灾区开展抢险救灾。7个月后的盛夏,受高温和强降水影响,塔里木河干流水量持续超警戒,这支民兵队伍又冲锋在前,在河岸加固堤坝,进行常态化巡逻,一旦发生洪水及时应对。维护一方安宁,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民兵不惧危险、舍生忘我。

采棉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5团的棉田采收棉花(2024年9月29日摄) 胡虎虎摄 / 本刊

唤醒沉睡大地

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一大群人光着膀子,在烈日暴晒下割草、刨地、播种……在许多军垦老兵的脑海里,火热的场景恍如昨日。

和平解放之初,经历常年动乱的新疆经济发展停滞。为减轻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负担,驻疆部队撸起袖子垦荒种粮,在国家物资极度匮乏时,实现自给自足。

兵团成立后,大批驻疆官兵集体转业变成生产尖兵,开启大规模开荒造田,修桥铺路。70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支边青壮年、知识青年、复转军人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加入这支生产大军,为新疆现代工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新疆地域广袤,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戈壁和盐碱地。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兵团驻地大多选在风头水尾等贫瘠之地。

谈起兵团往事,87岁的老连长胡友才如数家珍。1937年出生的他,17岁时当了炮兵。1957年,胡友才响应号召来到兵团,在石河子“军垦第一连”扎下了根。

当时的石河子自然条件恶劣,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夏天40多摄氏度,目之所及皆是荒滩戈壁。战友们编了一段顺口溜:“远看白茫茫,近看乱石岗,一片盐碱滩,野草都不长。”

春天种下100棵树,到秋天最多只能活十来棵;一亩地播下37斤小麦种子,收获时只打了9斤小麦,还不到种子的1/4……胡友才对这些数字有着深刻记忆。老乡们看见兵团人在这开荒,直犯嘀咕:“在这里开荒造田能打出粮食来吗?”

为了尽快有收成,大家干起活儿来“不要命”。老军垦们起早贪黑干活,天不亮就下地,天黑才回家,形成“三五十六制”时间表:一天三顿饭3小时,睡觉5小时,16个小时劳动。

“那时候干活儿,三顿饭都在地里吃,吃饭没有碗筷,我们把铁锹当饭碗、坎土曼当菜盘、芦苇秆当筷子,用胳膊肘子擦去泥土,就把饭菜解决了。”胡友才说。

付出终有回报。被专家认为不可能种出任何作物的戈壁滩、盐碱地,长出了稻谷、麦穗和棉花。石河子所在的玛纳斯垦区,兵团首次试种棉花并获得成功,打破了北纬42度以北“植棉禁区”的传统观念。

如今的石河子,已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都市。这里高楼林立,绿荫环绕的街道车水马龙;夜晚灯火通明,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城市四周被一片片沃土良田包围,金黄的麦穗、雪白的棉花、粉红的桃林,点缀着四季,为城市添彩。

石河子的变化,是几代兵团人白手起家、改天换地的缩影。70年来,兵团管理的城市陆续增至12座,曾经的亘古荒原变成一片片绿洲;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被打造成高产良田,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戈壁粮仓。

多年来,兵团在新疆、全国率先推广使用干播湿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先进生产技术,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5%,节水技术覆盖率达94.8%,高标准农田占耕地保有量的80%。

兵团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胡建国介绍,2023年,兵团以全国0.39%的粮食种植面积,实现总产增量90.6万吨,占全国增量的10.2%。小麦和玉米亩均单产,都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在开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兵团还着力发展现代工业。

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兵团开创者们靠着节省一口粮食、一个帽檐、一个口袋,捐光自己的转业费,建起一座座以“八一”命名的工厂,生产出新疆第一吨钢铁、第一匹机制棉布、第一块毛巾、第一块方糖,拉开了新疆建设现代工业的序幕。

兵团军垦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这是一件缝满296块补丁的军大衣,挂在陈列柜中格外醒目。这件军大衣由兵团第八师一二一团军垦老兵王德明捐赠,是国家一级文物。一层叠着一层的补丁,掩盖了军大衣最初的模样,无声讲述着兵团创业之艰难,以及兵团先辈节衣缩食发展工业的坚定决心。

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如今,兵团已成为新疆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兵团生产总值达3696.58亿元,约占新疆的1/5;工业增加值从1954年的2400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近千亿元。

2024年9月,由新疆江浩电容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兵团首批12.6万只铝电解焊片电容器成功下线,填补了新疆电容器生产空白。该企业所在的兵团第七师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铝电解电容器为基础,有效推动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引入铝基新材料企业16家,目前电子铝箔产能占全国的16%。

兵团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郇恒赛表示,未来,兵团将主动融入新疆“九大产业集群”,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棉花和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凝聚团结力量

历经战争生死考验、为党和人民立下卓越功勋的革命先辈组成的兵团开创者们,在革命胜利后,并没有留在繁华都市和亲人身边享受应得的荣誉。他们怀着对党、对国家的忠诚,来到离故乡万里之遥的新疆,在最荒凉、最艰苦、最恶劣的地方驻守下来,成为为国戍边、不拿军饷、永不转业的兵团人,为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安宁继续战斗。

1949年12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3名官兵,徒步急行军790公里,历时18天,从北向南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进驻和田平叛。胜利后,为了和田的稳定和发展,这些官兵集体转业,永久驻扎下来。他们用双手垦荒,与沙漠为伴,被称为“沙海老兵”。

一道命令执行一生。自从进驻和田,多数老兵再也没有回过故土。直到1999年,在时任兵团司令员张文岳的邀请下,已到耄耋之年的老兵们才第一次走出沙漠,来到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参观,那是他们在电视广播上知道的大地方。老兵们平生第一次坐上飞机、火车。初到石河子的那天晚上,老兵们怕弄脏酒店的被子,竟然和衣睡在了酒店的地板上。

如今,“沙海老兵”只剩下最后一人。他们的子孙大多留在当地,在大漠戈壁继续书写屯垦戍边传奇。

70年来,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兵团。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兵团精神薪火相传,为推动新时代屯垦戍边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今年58岁的李青春与妻子张晓芸,都是兵团第十师十八五团的护边员,两人已在中哈边境坚守了17年。那里地处世界四大蚊虫区之一的额尔齐斯河流域。每到5、6月份,蚊虫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最多时每立方米可达1700多只。烧牛粪熏、纱布浸柴油蒙脸、研制土膏药……夫妻俩想尽办法对付蚊虫,每天巡查20多公里,看护数千亩野生林。

像这样的新时代兵团人成千上万,他们无怨无悔扎根边疆,义无反顾扛起先辈留下的重担,用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兵团精神。

如今,仍有众多有志青年通过西部计划志愿者、特岗教师、公务员报考、新职工招录、对口援疆等形式,投入兵团队伍之中。

“兵团人来自全国各地、千行百业,兵团精神是凝聚多方合力、促进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兵团党委宣传部干部李佳宾说,随着时代发展,兵团精神将不断完善丰富,持续为屯垦戍边事业贡献力量。

巍巍天山,莽莽昆仑,飞沙似雪,冷月如霜。一代代兵团儿女,头顶边关月,脚踏边疆土,守护万家灯火。

70年来,兵团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新时代,兵团的战略作用不可替代。

铭记历史,向兵团致敬!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屯垦文化公园(2023年8月8日摄) 摄影/ 本刊

(记者:李自良 何军 蔡国栋 孙哲 苟立锋)


安边固疆的稳定器

◇“我们兵团娃娃都知道,兵团人就是要守边戍边。”在胡拥军看来,戍边是兵团的重要职责,是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的使命
◇5年来,包括古再丽·艾依迪尔和古再丽努尔·阿布拉在内的10位姑娘扎根皑皑雪山下,她们翻过山岭、跨过河流、越过冰川,巡边之路已经走了近万公里
◇孔晓麓希望,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巡边护边队伍。“科技兴边是大势所趋,我们的卫国戍边事业需要更多年轻血液输入。”
“阿爸,您把马鞭交给了我,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2024年9月27日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一团(以下简称“一八一团”)职工胡拥军,拨通了远在3000余公里之外的父亲的电话。
这一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胡拥军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这一刻,距离他从父亲胡达拜尔干手中接过马鞭,一人一马行走阿尔泰山区,守边、巡边、护边已经36年。
“守护边境是我们一生的承诺,无论获得多大的荣誉,也要坚持为群众服务。”电话那头,已经97岁高龄的胡达拜尔干说。
边关明月,见证赤诚爱国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年来,始终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为守卫国家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和新疆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
在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一代代兵团儿女以“为祖国站岗放哨”为己任,用脚步书写对祖国的忠诚。

胡拥军(左)和父母在一起(资料照片) 陈洋摄

一根马鞭传承父子两代
“我的名字是上学那年父亲改的,他觉得解放军好!”胡拥军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十九团到阿尔泰山区执行剿匪任务。熟悉地形的胡达拜尔干主动要求担任向导,后来入了伍。
剿匪任务结束后,部分官兵就地复员,组建一八一团。胡达拜尔干退役后成为该团职工,驻守别克多克牧场哨所,在中蒙3号界碑附近的“三号沟”放牧巡边。
胡拥军对地处偏远、人迹罕至的哨所并不陌生。儿时的记忆里,很多个夏天,他都是跟随父亲在距离团部约220公里的“三号沟”度过的。
“我们兵团娃娃都知道,兵团人就是要守边戍边。”在胡拥军看来,戍边是兵团的重要职责,是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的使命。
胡达拜尔退休前,曾带胡拥军来到中蒙3号界碑旁,对他说:“我们脚下的这片国土,一寸都不能丢,要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
1988年,16岁的胡拥军接过父亲的马鞭,正式成为一名护边员。
一八一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团场。别克多克夏牧场区域内,有几十公里边境线,20多万亩草场,可承载15万只羊,供30多户牧民放牧。
每逢春冬两季,胡拥军大部分时间都在克兰河边的牧业点上,这里是牲畜转场的交通要道。他会帮路过的牧民们搭帐篷、围圈舍。
“如果刮风下雨,在他那里吃饭落脚是常事。没有草,就从他那里拉草喂牲畜。天晚走不了,就留宿在他那里。”一八一团相关负责人何永辉说。
“2023年11月,十几天联系不上他,原来他去帮牧民找马。”胡拥军的妻子加娜尔说,“当时山里的雪那么厚,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比放牧、帮助牧民转场更重要的,是负责边境线的巡逻看护。
从哨所到界碑,走个往返,需要跋山涉水3天,其中两晚要宿营在山顶和沟底。越接近界碑,路越难走。但是为界碑描红,胡拥军一直坚持着。据不完全统计,36年间,胡拥军赶返临界牲畜4000余头(只),向牧民宣传法律法规200余次,拦阻临界人员20余人,制止100余人违法采挖药材。
在北京领完奖后,胡拥军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哨所。一人一马,继续行走在中蒙边境线3号界碑附近。“其实我也没做多大的事情。相信其他人来做,也能做好。”胡拥军说。
“牛人”团队巾帼不让须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西合休乡,地处有“万山之祖”之称的昆仑山深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以下简称“三连”)就驻扎于此。
三连是兵团海拔最高的边境连队之一,几十公里长的辖区内有多个山口通往境外,49户维吾尔族牧工守护着12万亩高山草场。
数十年来,三代三连人在海拔3000米至4850米之间放牧巡边。因为每周都有小分队骑着牦牛出发巡边,他们也被称为“牛人”团队。
2019年,“牛人”团队里来了一对姐妹花。古再丽·艾依迪尔和古再丽努尔·阿布拉是兵团三代。她们一起长大,一起考入大学,2018年同时被遴选到三连工作。
“当时在来三连的车上,我们哭了一路。”古再丽·艾依迪尔说,翻越海拔3150米的阿卡孜达坂时,路边尽是万丈深渊,“我们吓坏了。”
两个姑娘想家,却无法和家人联系,因为“太阳下山信号就消失了”。当时,大电网尚未拉进深山,连队只能依靠太阳能发电。
2019年,三连成立女子民兵班,古再丽努尔·阿布拉担任第一任班长。5年来,包括古再丽·艾依迪尔和古再丽努尔·阿布拉在内的10位姑娘扎根皑皑雪山下,她们翻过山岭、跨过河流、越过冰川,巡边之路已经走了近万公里。
“作为新时代女性,我们也能在一线巡边护边,能为边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古再丽努尔·阿布拉说,女民兵心思细腻、观察力强,在巡边护边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路上会遇到很多悬崖峭壁,需要互相拉着手才能爬过去。”作为连队第一位女党员,阿依提拉·加帕尔每次参加巡边前,都提前一天打好馕、炸好油饼,像大姐姐一样呵护着队里的妹妹们。性格开朗的古再丽·艾依迪尔总能用活泼的歌声给大家带来欢乐。因为有了她,枯燥乏味的巡边路而充满趣味。
蹚过一条又一条冰河深谷,翻过一座又一座险坡高峰。寒风和沙石吹打着姑娘们的脸庞,时间一长,民兵班的姑娘们脸蛋粗糙、面颊黑红。她们欣然接受了边陲的馈赠,打趣说“这才是高原最健康的肤色”。
长年累月履行巡边护边任务,她们练就了在高原奔跑、在陡坡攀爬、在冰川穿行的本领,成长为连队维稳戍边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我们巡的是边,守的是国,护的是自己的家园,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古再丽努尔·阿布拉坚定地说。

古再丽·艾依迪尔(右)在帮助牧民给羊群做标记(资料照片) 胡虎虎摄 / 本刊

青春力量接力护边事业
2024年龙年春节期间,27岁的孔晓麓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前。提起自己已经六年没能回家过年,他眼眶泛红、背身哽咽,令观众动容。
孔晓麓,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五团(以下简称“一六五团”)维稳综治中心(边防中心)干部。2017年大学毕业后,孔晓麓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阿里地区服役3年。2020年,他从部队退伍后,来到一六五团工作并加入护边队伍。
一六五团是九师自然环境最艰苦的边境团场,他们守护的边境线位于巴依木扎山口,每年8级以上大风有200多天,风力最大可达12级,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风头”。到了冬季,一般车辆难以抵达最远的执勤点,只能靠雪地摩托把人和补给送过去。每当有人问起,为什么退役后还要来这么艰苦的地区工作,孔晓麓总会用“保家卫国,是我一辈子的光荣使命”给出回答。
“现在,夜里温度基本是零下20摄氏度左右。”孔晓麓的同事马利林介绍,他们巡护的边境线长达30多公里,每年只有三个月不下雪,常年刮风。“以前住的是蒙古包、集装箱,现在条件好太多了,执勤点生活设施完善,水电暖一应俱全。”
成为护边员4年多来,孔晓麓已经熟悉了边境线上的一草一木。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和同事们每天都会正常巡逻执勤,确保边境的安全。
有一年冬天,孔晓麓和同事前往一处执勤点运送生活物资时,天气突变。大风裹挟着雪花呼啸而来,路面被积雪掩埋,能见度迅速下降。孔晓麓赶紧寻找电线杆和铁丝网,顺着这些固定标志,凭经验判断方向和路况,最终顺利抵达目的地。“当时能见度不到5米,我们扛着油料、拖着给养走了大概一公里,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怕。”孔晓麓说,这样的状况在巡边护边过程中经常出现。
“最初的日子确实挺难。”回忆起刚当上护边员时的情形,孔晓麓十分感慨,“但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守好边是我们的职责使命,一刻也不能放松。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认真干下去。”孔晓麓希望,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巡边护边队伍。“科技兴边是大势所趋,我们的卫国戍边事业需要更多年轻血液输入。”他说。
在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青春的力量如一株株胡杨,劲挺向上。
昆仑山深处,三连的7名“连官”中,“90后”占绝大多数;3号界碑旁,胡拥军自豪地说:“我儿子说了,不管考到哪里,毕业后都要回来工作。”
(记者:李自良 何军 蔡国栋 孙哲 苟立锋)


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

◇西部计划实施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自五湖四海而来,奔赴昆仑山下、大漠腹地
◇“兵团不仅发挥了生产队、工作队功能,还发挥着‘熔’通民族情感的重要作用。”
◇在兵团和地方的共同推动下,重要交通和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规划有序衔接,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大幅提高了当地各族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中学的学生在第二师华山中学参加研学活动(2024年5月31日摄) 黄陈美摄

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新中国成立后,戍卫边疆寄托着年轻人奉献报国的豪情。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征召女兵的消息传到湖南,八千湘女奔赴天山。紧随其后,十万上海知青赴疆支边。
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安徽、北京、天津、浙江……70余年来,兵团儿女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天山脚下。他们把人生“种”在这里,与当地群众比邻而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充分发挥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作用,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过程中,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熔”汇五湖四海
“为什么留下来?”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的老兵精神展示馆,党芳几乎每年都要为新一批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讲述“沙海老兵”的故事。
讲解中,经常有志愿者询问他留下的原因。
党芳今年40岁,是第十四师昆玉市团委书记。2009年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团中央号召,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兵团。2011年7月,服务期满后,党芳选择留下,一干就是15年。
面对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党芳这样回答:“我被‘沙海老兵’穿沙漠、建家园的故事和精神深深打动。他们把一生交给了祖国边疆,用自己的生命之河滋养出一片片生命绿洲。”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二军第五师十五团的1803名官兵,从阿克苏地区出发解放和田。他们在天寒地冻中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创下18天沙漠行军1580里的奇迹。
1954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宣告成立。这些老兵就地转业,编入兵团序列。
屯垦戍边,他们中的多数人一干就是一辈子。没地方住,就挖地窝子;没有开荒工具,就将红柳枝编成筐子用来拉运沙土……吃着苦野菜、馍馍蘸盐水,他们硬是用小推车推走座座沙丘,用人拉犁开辟出块块良田。
如今,“沙海老兵”仅剩最后一人,但兵团精神薪火相传。
受此感召,党芳成为第一批留在这里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帮助连队困难职工子女联系学校和筹集学费,鼓励青年干事创业和协调贷款发展养殖项目,拓宽销售渠道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多年来,他把连队当家,把职工当亲人,将自己的青春、汗水挥洒在大漠深处。
不只是党芳。西部计划实施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奔赴昆仑山下、大漠腹地,在基础教育、农业发展、社会治理、医疗卫生、青年工作等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用青春热血为屯垦戍边事业添砖加瓦。
“熔”通民族情感
“等天气完全放晴,连续一周气温高于20摄氏度再打脱叶剂。”
“地里的凹坑湿地都要填埋,避免影响采棉机作业。”
……
今年以来,阿卜杜如苏力·努日的电话联系人里,科技特派员胡宝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阿卜杜如苏力·努日,是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喀力玛村村民。该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干旱少雨,加之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农业种植结构单一,村民增收受影响。2024年,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棉花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在该村充分调研后,从产业发展、科技需求等方面为村民提供技术帮扶,助力群众增收。
“多亏了胡宝,我不仅学会了怎样把棉花种好,还学会了套种孜然。”阿卜杜如苏力·努日告诉记者,他的100亩棉田里,孜然与棉花“同吃同住”,不仅长势旺,而且效益好。6月底,孜然喜获丰收,仅此项就增收近10万元。
“有了兵团的农业技术帮扶,地方村村民种地更有底气了。”喀力玛村党支部书记阿卜力孜·阿卜来提说。
近年来,兵团持续开展“五共同一促进”创建活动,与当地群众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学习、共同维稳、共同致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兵团每年从本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群团共建等项目。
2024年1月21日,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委、县政府,致信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感谢该校连续十年全方位输入高质量教育资源。2023年,若羌县中学高考本科上线率从2014年的32.6%跃升至93.24%,实现两校联合办学以来的“十连升”。
以前,若羌县中学教育资源和条件相对较差,当地很多群众将子女送到几百公里外的地方上学。为改善当地教育质量,2014年若羌县人民政府与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达成联合办学协议,由华山中学选派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和骨干教师前往若羌县中学,帮助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近年来,华山中学持续外派挂职干部、骨干教师和援教帮扶团队,已与70多所学校开展共建,带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华山中学将继续发挥好兵团优质教育资源带动作用,持续加大对团场和地方学校的帮扶力度,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华山中学校长闫建明说。
跨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致富的尤良英;主动吸纳当地群众就业的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在“五共同一促进”创建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在天山南北奏响民族团结新乐章。
“兵团不仅发挥了生产队、工作队功能,还发挥着‘熔’通民族情感的重要作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兵团党委党校讲师姜杰说,兵团人长期与当地各族群众共同生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

“熔”合兵地发展
兵团第一师十六团一连,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多浪乡英买力村之间有一座小桥,被当地群众誉为“连心桥”。这座桥不仅承载着职工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兵地“熔”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十六团一连和英买力村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两地仅隔一条塔南干渠,直线距离3公里。但是,由于没有直通道路,从十六团一连到英买力村需绕道20多公里。
2023年9月,跨度60米、宽5.5米的“连心桥”正式开建,半年多后顺利通车。
“‘连心桥’方便了村民到新开岭镇就医、就学、就业。”英买力村村委会主任阿布都艾海提·买买提告诉记者,近年来,十六团一连从组织强村、产业富民、科技兴村、教育惠民、文化引领等方面与英买力村开展连村结对共建活动。
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十六团一连和塔里木大学争取资金70多万元,建起宽阔平整的柏油路主干道,沿街打造葡萄长廊,安装太阳能路灯,还为村民更换了院墙大门。“现在村子的生活环境,在全乡都数得着。”阿布都艾海提·买买提说。
英买力村距县城最近的学校40余公里,接送孩子上下学是个难题。2023年,英买力村分两批次将25名学生转入十六团中学。学校负责人表示,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提升,人际交往也更加自信。
说起一连种植大户吕培贵,英买力村村民亚生·吐生赞不绝口:在买农资、买牲畜时遇到资金困难,他总会得到“吕大哥”的帮助。“多亏了吕大哥,现在我养了20头牛、260只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现在两人成了好朋友,还约定一起到北京看升国旗。
从帕米尔高原到准噶尔盆地,从阿尔泰山下到塔里木河畔,在兵团和地方的共同推动下,重要交通和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规划有序衔接,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大幅提高了当地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建“连心桥”,修“团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不断推动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深度嵌入、优势互补,大熔炉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记者:李自良 何军 蔡国栋 孙哲 苟立锋)

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如今,农田中鲜见人影,取而代之的是播种机、采棉机等现代机械,兵团种植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5%,居全国领先水平
◇打破制度壁垒、简化办事程序、放宽准入限制……2024年来,第十二师在全疆率先实施“城建档案分段接收”机制,节约企业办理时间,提高工程档案接收效率
◇近年来,兵团加快推进先进文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的有效路径,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外景(2024年5月15日摄) 胡虎虎摄 / 本刊

出生于1947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投身农业机械科研工作已有57年。他带领科研团队,突破了地膜植棉机械化关键技术,研制出膜下滴灌铺管铺膜精量播种机,填补国内同类农机具的空白,助力新疆兵团棉花生产实现质的飞跃。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兵团现代化建设的希望所在。”陈学庚说。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兵团农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全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工业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工业结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新型工业化之路越走越宽广。
兵团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构建既覆盖兵团又辐射地方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为新时代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农业强、工业优、文化兴,兵团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鲜活实践。
强产业:带动区域发展
曾几何时,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少得可怜,北纬42度以北的地区甚至被国外专家视为“植棉禁区”。
而如今,棉花已成为兵团农业的支柱产业,棉花产量占全国近1/3。以棉花为核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带动效应不断凸显。
在位于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内的智慧农业试验基地,虫情测报灯、苗情摄像头、土壤墒情监测站、气象站、智能水肥一体机等有序分布。环境监测站实时更新气象、光照、水分等信息,这些数据在中控室内一览无余。
“从种到收,实时监测,使用手机就可以看到棉花在各个时间段的生长情况。”共青团农场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高级农艺师刘文江说,智能化让田间管理更便捷高效,预计亩均产量在500公斤左右,远超兵团农垦战士首次试种棉花成功时的60多公斤。
在我国,要问“农业机械哪家强”?兵团必定能占据一席之地。
曾经的兵团人挥舞坎土曼,硬是在沙漠边缘、风头水尾开垦出大片良田。如今,农田中鲜见人影,取而代之的是播种机、采棉机等现代机械,兵团种植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5%,居全国领先水平。
“公司研发的新型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整机国产化率超过92%,打破国外采棉机长期垄断我国市场的局面,远销30多个国家。”新疆天鹅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宁说。
此外,兵团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示范基地,自主研发的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全国1.3亿亩土地。
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兵团工业的引擎作用也得到进一步发挥。作为新疆现代工业的奠基者,兵团创办了当地第一批大中型现代工业企业,纺出了新疆第一缕纱,织出了新疆第一匹布,制出了新疆第一块方糖。
进入新时代,兵团经济发展也迈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借助改革东风,兵团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兵团工业增加值达1402.24亿元,对兵团生产总值的贡献接近40%。
肩负着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重任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应运而生,如今已聚集近4000家企业。依托新疆丰富的资源优势,天山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地形成140万吨电解铝产能,形成了从铝土矿、氧化铝到电解铝、高纯铝、电池铝箔研发制造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
“天山铝业公司已累计完成投资300多亿元,成为兵团重点骨干企业,吸纳就业近6000人。”天山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庆云表示,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协同优势,有助于形成“链主”磁吸效应,聚集相关企业。
近年来,兵团主动融入新疆九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主导产业、21条重点产业链,打造新型工业生产体系。“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兵团培育了一批优质‘名片产业’,将持续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研究专家、塔里木大学党委书记张爱萍说。
谋改革:释放发展动能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部分,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兵团第十二师区块地处乌昌腹地,周边有不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打破制度壁垒、简化办事程序、放宽准入限制……2024年来,第十二师在全疆率先实施“城建档案分段接收”机制,节约企业办理时间,提高工程档案接收效率。
第十二师还积极推广项目拿地即开工、双线并行、触发式审批模式,建立健全项目施工许可“容缺办理”等机制,以往需耗时3个月的手续,现在一天就能办完。截至2024年9月底,第十二师已招商引资212个项目,形成投资实物量84.86亿元。
近年来,兵团聚焦职责使命,坚定不移推进深化制度创新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产业聚集新高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疆是全国第二大牧区,拥有优越的天然牧场。然而受困于较为单薄的产业链条,新疆未能孵化出响当当的乳业品牌,新疆牛奶“养在深闺人未识”。
为规模化做强优势产业,新疆天润乳业积极打造资源整合平台,聚焦低温酸奶、锁定年轻消费者、持续产品差异化创新,参与乳业市场激烈竞争。昔日默默无闻的小微企业,逐渐蜕变成为国内乳业市场一匹黑马。2023年,天润乳业实现营业收入27.14亿元,较上年增长12.62%,其中疆外市场占46.02%。
兵团坚持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一体部署、协同推进,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导企业加大前沿技术研发和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力度,同时助力国家降碳行动和能源转型。
9月,中新建电力集团3吉瓦光伏项目送电一次成功,并网投运进入倒计时,每年可为石河子市提供约7.5亿千瓦时绿电,相当于减少约22万吨标准煤的排放量。
“项目将光伏发电和沙漠治理、生态农业结合,形成一个完整可循环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能源供电产业副总经理杨宝起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集奶牛养殖、旅游观光、科普宣传等为一体的天润丝路云端牧场(2024年5月16日摄) 胡虎虎摄 / 本刊

扬精神:赋能文化润疆
在位于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众多游客在一件破旧的军大衣前驻足良久。
“曾经,兵团人为了节约资金用于新疆第一批工业建设,把磨烂的军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这件军大衣共补了296块补丁。”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馆长甘霖说。
近年来,兵团加快推进先进文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的有效路径,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兵团把博物馆、纪念馆、纪念碑、边境哨所等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让英烈模范成为“教师”,让红色文化浸润人心。同时,兵团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创作计划,一批优秀艺术作品在全国巡演。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魏德友戍边60年故事改编的大型音乐剧《活界碑》,广受好评。“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兵团,了解兵团人的坚守与奉献。”兵团歌舞剧团团长蒋玫说。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兵团注重挖掘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兵团文化融入师市团镇建设中,推动中华文化元素和标志性符号进公共文化机构、基层文化阵地、校园、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场所。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兵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九团中学,课堂上,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各族学生们认真聆听老师讲述历史典故;社团课上,孩子们弹古筝、跳麦西热甫、写书法,亲身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我们以细流滴灌的方式,在构建校园文化和设计特色课程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十九团中学副校长王华介绍说。
面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兵团坚定践行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在文艺创作与文化供给、文物保护利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不断守正创新,用辛劳和勇毅续写新时代的兵团荣光。
(记者:李自良 何军 蔡国栋 孙哲 苟立锋)

来源:《瞭望》


投稿邮箱:shzkfqxc@163.com

编        辑:晏瑞一  泥天峰

编        审:赵海忠


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兵团首批国家级园区之一,具备成熟的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平台主要发布石河子开发区园区近况、政府信息公开、通知公告、招商信息、新闻互动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