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重点产业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找准服务保障切入点着力点,以有力有效的监督为重点产业项目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我们采访了三位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
本期嘉宾
刘光辉 四川省成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蒋才忠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光华 江苏省泰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01
完善监督机制,督促职能部门主动、高效服务重点产业项目
记者:实践中,精准监督推动重点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机制?
刘光辉:今年以来,成都市充分发挥园区“项目承载地、创新试验田、经济主战场”作用,部署开展“立园满园”行动,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强化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阵地”“主战场”作用,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走深走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如成都国际铁路港产业园区通过“临港商贸+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协同发展,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该园区项目涉及工程技术、海关监管、产业政策、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给监督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为此,我们坚持“循序渐进—持续跟踪—重点突破”的监督思路,从监督清单发布、定期梳理汇集、园区协作监督、常态走访企业等10个方面,探索建立了一套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贯通运用明责、谈责、函责、查责、考责、述责、评责、究责、巡责等举措,形成履责抓责促责的闭环链条,确保园区建设有力有序推进。结合新时代清廉蓉城建设,以廉洁机关、廉洁企业、廉洁中介建设为依托,探索园企清廉共建行动,发挥廉洁文化浸润作用,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梳理园区监督能力体系,编制产业园区监督工作指引,以有力有效监督助力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蒋才忠:近年来,南宁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铝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集群。为护航重点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我们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机制,整合归并全市37个市直部门的71条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实现限时办理反馈,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深化运用政治监督“两张清单”,每月梳理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对重大发展项目的最新部署,明确监督重点内容和监督检查对象,紧盯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履职情况和权力运行环节,督促职能部门坚决扛起重大项目建设的政治责任。定期印发监督情况通报,综合分析形成重大发展项目(事项)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意见建议,让监督有的放矢。推动市委印发市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工作方案,按照“包区域、有重点、全覆盖”的原则开展联系服务工作。2024年以来,联系服务225个重大项目和235个重点企业,协调解决项目问题630个。
光华:近年来,泰州市不断壮大以大健康产业体系为核心,以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化工及新材料、光伏和锂电等主导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我们开展监督护航专项行动,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收集企业诉求,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在重点产业项目中设立“勤廉观察哨”,聘任“勤廉观察员”,创设纪企直通二维码,方便企业反映诉求;把走访驻地企业作为每一轮巡察的“必修课”,对企业反映的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督促被巡察单位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疑难复杂问题,集中交办、跟踪督办。建立政治监督台账制度,围绕服务重点产业项目,督促各地区和经济建设一线部门分层分类制定政治监督清单,强化政治监督。同时,建立完善配套机制,对服务重点产业项目情况定期盘点、动态问效,推动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针对企业反映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初次信访举报,实施接诉即办机制,推动大幅缩短相关信访事项受理分办时限、办理周期、办理后答复反馈时限。发挥派驻机构“驻”的优势,梳理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精选切口、找准点位开展治理,推动职能部门服务重点产业项目过程中更加主动、更加高效。
02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解决制约影响重点产业项目发展问题
记者:请结合实践谈谈,如何紧盯影响重点产业项目发展背后的风腐责问题,靶向发力,为重点产业项目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刘光辉: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落实不到位、融资渠道不畅通、政务服务效能低、资源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都会严重制约重大项目建设的进度成效。我们按照市委“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部署,制定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方案,聚焦政策兑现、财政资金、政务服务、执法司法、市场环境、干部作风、安全生产、惠民利民等方面开展专项监督,深入企业面对面交流、点对点解难、一对一服务,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制定出台《关于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移送工作机制》《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办法》,推动职能部门完善业务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引导公职人员在与企业交往中守住底线、不逾红线,不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损害营商环境相关问题“包案”“包片”督导,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从政治站位、权力运行、责任落实、作风建设、制度执行等方面查纠问题,综合运用发送履责提示函、开展政治监督谈话等方式,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督促职能部门强化政策执行、提升服务质量,以良好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护航重大项目落地。
蒋才忠:我们一方面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审核备案机制、建立会商研判机制、建立廉政教育机制等6个方面,激励全市各级干部担当作为。另一方面坚持风腐同查同治,联合财政、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一桌餐”隐蔽据点清理。提级审核公职人员酒驾醉驾案件,深挖影响项目推进背后的“四风”等问题。组织开展重点发展项目专项监督行动、领导干部插手基建工程与招投标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向产业项目建设领域的腐败行为亮明红线。
光华:通过梳理日常监督、巡察、信访等渠道发现的问题来看,有的损害企业利益,有的影响企业发展,有的加重企业负担。我们挖掘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开展规范涉企中介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监督。在治标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督促22个职能部门对照法律法规,梳理涉企中介服务事项,对中介服务事项进行清单化管理,确保企业不花“冤枉钱”;创新建立“网上中介超市”服务平台并开发上线移动端,让企业享受从“现场办”到“网上办”再到“掌上办”的便捷服务;推动建立“极简审批、无感应用”的区域评估成果线上应用平台,让“数据信息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推动职能部门向社会公布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推动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开展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推动制定全市统一的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工作指引,发布泰州市涉企行政检查“十禁止”通告,对涉企行政检查明确禁止性规定,确保“无事不扰”。在严肃查处有关违纪违法问题的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完善制度规定,堵塞风险漏洞,从制度层面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
03
织密监督网,形成合力,护航重点产业项目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如何进一步形成监督合力,以有力监督护航重点产业项目健康有序发展?
刘光辉:我们强化内部协作,成立监督护航重大项目专班,实行全流程、全链条专项监督,聚焦“招引、审批、建设、投产”等重点环节,动态跟踪进度,协商解决难题,严肃督查问责,对涉及重大项目建设的问题线索开展拉网排查、清仓起底,深挖彻查突出问题,通过类案分析检视权力运行的模糊地带、监管盲区及执行漏洞,透过业务看政治,由点到线、由线及面,构建办案、治理、监督、教育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外部联动,进一步健全完善与财政、审计、统计等职能部门监督联席会议机制,将跨区域重大项目纳入异地协同监督重点工作清单,推动形成“线索联商、信访联办、案件联查、问题联解”监督合力,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加快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强化大数据监督,充分发挥“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的信息化优势,以数治护航重大项目廉洁高效推进。
蒋才忠:我们统筹“室组地”力量,重点围绕重大项目资金补贴、要素保障、审批手续、工程进度等方面问题,开展精准监督,进一步压实责任。坚持“督、改、治”一体推进,坚持定期汇总分析监督检查、案件查办情况,深挖重大项目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落实重大项目督促检查工作机制,与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重点办携手,挂图作战、打表推进,全程紧盯重大项目进程。常态化督促职能部门切实履责,严把工程验收关,坚决查处收受好处费、规避工程缺陷、隐瞒未完工项目或降低验收标准等行为。与审计、财政、司法等专业部门携手,主动跟进审计部门发现的项目资金疑点与财政部门发现的产业扶持资金流向疑点,织密监督网,护航重点产业项目健康有序发展。
光华:我们完善系统内营商环境同研、问题线索同处、重大案件同办、以案促改同治机制,确保内部力量攥指成拳、同频共振。推动审计、监理、财会、统计等专业力量参与监督,打造信息互通、力量互助的监督格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共享各类监督信息,推动监督成果有效运用。健全重点产业项目问题线索移送机制,畅通职能部门问题线索移送渠道,对相关问题线索优先受理、高效处理,优化处置方式,提升处置质效。将纪检监察日常监督深度嵌入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全链条、全过程强化对服务项目建设的廉洁风险把控。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部门,开发运用数字监督模型,实行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第一时间发现和纠治职能部门履职不当问题,推动监督监管跑在风险隐患前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