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21日下午,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厦门举行。多位专家学者结合工作实际和研究方向,就如何深入挖掘和研究阐释“嘉庚精神”的历史意义、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做了交流学习。
通过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嘉庚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社科工作者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的重要回信精神,加强对“嘉庚精神”的研究和阐释。海内外中华儿女要以“嘉庚精神”为纽带,进一步凝聚智慧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奋勇争先。《厦门日报》刊发研讨会发言摘编,以飨读者。
“嘉庚精神”是新时代宝贵财富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局长、研究员 任贵祥
1940年3月,陈嘉庚回国,不久后与南侨慰劳团分多路在全国进行慰劳,足迹遍布15个省份。在七天八夜的延安之行后,陈嘉庚对国共两党的认识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作出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准确判断,并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国民党发动内战后,他更是投身推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并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口号”,参与建立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与中共肝胆相照,积极投身建设新中国。他大力宣传新中国大政方针,积极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建言献策,倡导社会建设解决社会问题,倾心尽力于家乡建设事业,维护侨胞侨眷的正当利益,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了解陈嘉庚参与建设新中国的历史功绩,考察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的重要价值,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高度赞誉陈嘉庚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的回信中指出,陈嘉庚“爱国兴学,投身救亡斗争,推动华侨团结,争取民族解放,是侨界的一代领袖和楷模”,并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新时代传承弘扬“嘉庚精神”要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陈嘉庚参与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不朽历史功绩,构成了“嘉庚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的宝贵素材。因此,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要关注历史、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传承弘扬“嘉庚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动力。“嘉庚精神”作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不同历史时期激发了广大华侨华人参与到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伟大事业中来,而且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力量。“嘉庚精神”是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动力;新时代要大力传承弘扬“嘉庚精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陈嘉庚爱国情怀的养成与坚守
中国华人华侨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 张春旺
爱国是“嘉庚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回顾陈嘉庚先生爱国情怀培育与锤炼的历史,我们能深刻认识和理解其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
丹心传承、矢志救国,历史和时代孕育了陈嘉庚先生的爱国情怀。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厦门一带曾经是明末清初著名爱国英雄郑成功活动的根据地。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厦门和沿海其他许多地方在帝国主义不断的侵略中,经历了种种灾难,当地人民深感落后就要挨打的切肤之痛。陈嘉庚深受这样环境的影响与感染,认为要通过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彻底变革社会。他在37岁时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他的爱国情怀从此矢志不渝、贯穿终生。
不惧困苦、坚毅前行,坚持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成为陈嘉庚先生爱国情怀的鲜明底色。面对落后的中国,陈嘉庚先生坚定地认为教育救国是他应倾注一生的事业。他捐献巨额财产在家乡办学,主要动机就在于救国。他在创办和支持集美学校、厦门大学等过程中,可以说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是在艰难中起步、在艰难中坚守、在艰难中推进。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陈嘉庚先生的经济事业受到影响,生产经营非常困难,但他坚持对厦门大学的资金资助一分不减,“宁可卖大厦,也要办厦大”!由此可见,他的办学方针和理念从来都是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考量,而不是以个人利益为计算。
高举旗帜、不懈追寻,带动海外华侨选择中国共产党。1940年夏,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看到了共产党生机勃勃、民主平等的新气象,感受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由衷地发出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感叹。在陈嘉庚先生的影响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海外侨胞在与国民党的对比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新中国。
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吸引了大量海外侨胞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新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嘉庚精神”在华人社会影响力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 张慧梅
陈嘉庚先生作为东南亚华侨华人的表率,一直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的事迹体现了海外华侨华人在联结居住国及祖籍国的关系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为祖籍国和家乡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大力推崇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并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在新加坡,有一个地铁站也被命名为陈嘉庚站,就设立于陈嘉庚先生所推动创立的华侨中学校门口。陈嘉庚先生在新加坡所创立的华侨中学,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设立了分校,名为广州新侨学校,其创校宗旨就是“中新合作、嘉庚精神”,并在校园内竖立了一座陈嘉庚先生雕像。这所学校的创立是陈嘉庚先生对中新两国友好关系发展所做的贡献在今天仍起着积极作用的最好写照。
今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当我们重新回溯陈嘉庚先生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他的人生成长历程,可以看到陈嘉庚先生作为东南亚华商的典型代表,他的经历也体现了与他同一时期的华商群体的发展轨迹。他们通常由商业经营起家,积累一定的商业资本后,再逐渐构建其商业网络。在其商业网络初具规模后,他们又开始通过一些公共平台,如社团组织、商会组织等,进一步发挥其社会影响力,并在其商业网络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社会文化网络,最终成为一个完善的、具有制度性、系统性运作的华商网络。华商网络不是个人的网络,而是汇集了华商、组织、机构等不同主体,整合了华商的经济资源、社会文化和政治资源。而华商通过这一网络,积极参与所在国和祖籍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活动,为两国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陈嘉庚以及“嘉庚精神”,作为东南亚华人社会以及中国社会一种共同的历史记忆,已经成为一种历史资源,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中国与海外华人关系的维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相信“嘉庚精神”将继续通过各种平台,在不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持续传承弘扬下去。
步履不停爱国路 接续奋进新征程
《百年巨匠》影视顾问、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 夏蒙
陈嘉庚先生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捐资兴学、实业救国,还在于他是辛亥革命以来最早觉悟的仁人志士之一,民族危亡之际,他不顾个人安危站在救亡图存的最前线,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无论是在民国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无论是侨居海外还是回归祖国,每当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时,陈嘉庚总是站在捍卫民族尊严与人民利益的最前列。
陈嘉庚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他倾资兴学、教育救国的壮举上。在当今时代,我们应重视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像陈嘉庚先生那样,把教育视为国家富强的根基,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机会。
陈嘉庚先生在抗战时期组织筹赈活动、捐赠物资、号召侨胞回国服务等行为,展现了他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新时代的中国虽然没有硝烟战火,但我们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国际竞争的压力、全球性问题的困扰等。我们要学习陈嘉庚先生的爱国情怀,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勇攀高峰,还是在社会服务中默默奉献,都应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
陈嘉庚先生坚持正义、反对投降,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新时代,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陈嘉庚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我们在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我们以陈嘉庚先生为榜样,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我们的血液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拼搏。
“嘉庚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朱水涌
“以四万万之民族,绝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日。”这段节选自陈嘉庚筹办厦门大学的演讲词,充满着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信念。“嘉庚精神”是一份在新时代依然闪烁着民族光辉的精神财富。
呕心民族复兴,奋发立国强国。“嘉庚精神”的价值核心是个人梦想、家国情怀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融为一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呕心民族复兴,勇担立国强国使命,是陈嘉庚最闪亮的光辉。陈嘉庚是为“最伟大梦想”而奋斗的华侨旗帜,他以“久客南洋,希图报效”的赤子衷肠,为立国强国梦想奋斗不已。
陈嘉庚怀抱“教育为立国之本”的信念而又矢志不渝。从1913年开始,他在故乡逐渐创立起较为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1919年,他踏着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再度回到故乡创办厦门大学。在1929年因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公司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下,陈嘉庚宁可卖掉大厦也要支持厦大。这份海外赤子的爱国初心,足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上熠熠生辉。
把握历史方向,心系“国之大者”。在毕生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陈嘉庚以他拥护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政治与历史抉择告诉我们,要心系“国之大者”,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与人民幸福的根本利益出发,胸怀大格局,勇于大担当,才有大作为。
陈嘉庚的选择,是他对历史方向的正确把握,是他穿越过漫长的历史风云作出的政治抉择,也是他心系“国之大者”仰望星空的结果。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特别需要弘扬“嘉庚精神”,怀揣着民族复兴的最高利益和为民谋福的根本利益,准确认知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局、大势和大事,以心系“国之大者”大格局、大思维,敢于大担当,勇于大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主旋律,来回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这也是“嘉庚精神”留给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启示。
陈嘉庚办学理念
对海外华文教育影响深远
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教授 安焕然
陈嘉庚兴学办校的精神深深影响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兴办教育的热诚,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力量重要的活水源头。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一谈起陈嘉庚,大抵亦皆以“倾资兴学”“倾家兴学”来概括其办学精神,也因而在马来西亚民间办学,言必及筹款捐献,华人社会皆热心教育。
说到马来西亚华人兴学办校的传统主要源自陈嘉庚的办学理念,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传承范例。例如陈嘉庚的女婿李光前,是公认具有陈嘉庚遗风的教育慈善家。论者除了聚焦李光前出资办校的仁风义举,还应意识到李光前诚乃一名热心教育不求名利的谦谦君子,而且其创办的李氏基金的资助,也是不分种族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界的林连玉、沈慕羽等在捍卫华文教育的原则性问题上,信念甚是坚毅,亦与陈嘉庚“实学致用”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他们已实现从华“侨”到搭“桥”对话的转化。
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上,有不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受到陈嘉庚办学精神的影响。如振兴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的功臣李成枫、怡保育才独立中学迁校的功臣杨金殿,以及对芙蓉中华独立中学发展有重大贡献的陈世荣,他们不仅出钱出力、热心教育,而且如同陈嘉庚那样,始终实施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以务实的教育改革推动学校发展。
仔细研究陈嘉庚,我们会发现,马来西亚华文学校多元面向的务实教改,他们的办学理念以及那些与时俱进的教改主张和实践,可谓与陈嘉庚办学理念一脉相承。
陈嘉庚坚持原则、善恶分明,他办学不沽名钓誉、不搞“务虚”排场、不空喊口号。陈嘉庚主张理智、务实,更要有跨越文化和兼容开放的气度去办学,要与时俱进。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那些延续陈嘉庚“实学致用”办学理念的教育工作者的宝贵经验。源自“嘉庚精神”的马来西亚华人兴学办教传统,既奋进,也务实,那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永续发展的精神内涵所在。
陈嘉庚教育报国的
实现路径及当代启示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嘉庚研究院院长 张劲松
陈嘉庚办学的目的在于发展教育事业,启迪民智,进而实现“救国图强”。他倡办教育、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学习先进科技、提升实业竞争力;培养各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这是陈嘉庚教育报国的实现路径,也是新征程上以教育强国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
教育是赓续民族精神、塑造中华文化认同的根本途径。在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陈嘉庚认为只有通过兴办教育,才能“保我国粹,扬我精神”。他认为要实现民族独立、振兴国家,首先要保留文化传统、维系民族精神,而这全依赖于教育。从文化与民族的关系看,传承文化、赓续民族精神才能形成推动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科技是教育与实业之间的重要桥梁。陈嘉庚认为兴办教育与创办实业是在与全球各民族竞争中避免被淘汰的可行之道,“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而科技和人才是连接二者的重要桥梁。在办学过程中,他非常重视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设备,并且倡导教育与实业、教学与生产的深度融合。同时,在经营活动中高薪聘请欧洲的科技人员进行攻关,高度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陈嘉庚的兴学动机、办学理念对于强化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一体化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和时代价值。
人才是推动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陈嘉庚创办的职业教育和大学皆直接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他勉励学生应该“上以谋国家之福利,下以造桑梓之庥祯”,希望学生“好好地做人,好好地替国家民族做事”。近代世界史的发展表明,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无不是始于教育、兴于人才、盛于科技。一方面,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青年学生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淬炼本领、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中国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