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新发布 | “6个坚持”+“6个更加”,看昭通高质量发展答卷→

文摘   2024-09-23 15:07   云南  
  9月22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通专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赵嘉 摄


发布会完整实录
可扫描上方海报二维码查看
接下来
一起看发布会上的
精彩内容
↓↓↓


说起昭通
从“锁钥南滇”到“昭明通达”
从家喻户晓的“小肉串”

昭通小肉串。陈欣波 摄

到飞上太空的“红苹果”

昭通苹果 昭通市委宣传部

从“高原精灵”大山包黑颈鹤

鹤舞大山包 吴太平 摄

到“大国重器”白鹤滩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 江文耀 摄

正沐浴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春风阔步前行

  人文厚重的昭通,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西汉以来,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朱提文化”。1935年2月,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昭通,中共中央在威信县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为伟大的长征走向新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


  区位独特的昭通,地处昆明、成都、重庆、贵阳4座城市的交汇中心,自古就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是云南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连接点。


  资源富集的昭通,已探明矿种33种,硅矿储量436亿吨,煤炭储量136.5亿吨,磷矿储量130亿吨、占全国查明储量的51.5%,页岩气资源约2万亿立方米,还有丰富的清洁能源、生物资源、高原特色农业资源,这是昭通加快发展的“最大本钱”。


  昭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昭通实践。


接下来
一起用“6个坚持”“6个更加”
看昭通“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动能更加充足
  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市GDP增长7.7%、增速列全省第1位。今年1至8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昭通聚焦“三大经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5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云铝海鑫70万吨水电铝项目稳定投产,全省第一块光伏玻璃在昭通旗滨公司生产下线,全市电力装机规模达2455万千瓦、列全省第1位,今年五大产业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比去年净增500亿元。昭通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成贵高铁和叙毕铁路建成通车,昭通机场可直飞“北上广深”等10个城市,水富港实现3000吨级船舶通江达海,日趋完善的“公铁水航”综合交通体系,推动昭通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昭通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1至8月,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4%、29.5%。


坚持守底线促振兴,脱贫成果更加稳固
  昭通是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全市有185.07万脱贫人口和24.63万“三类对象”。昭通始终把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扎实抓好群众收入、劳动力返乡“两项监测”,持续强化产业、就业“两项支撑”,让群众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上半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18.2%,这两项增速均列全省第1位。大力发展“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不断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全市1.8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44.4万户脱贫群众户均增收1020元。出台创业就业二十条硬措施,大力推进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共回引6.59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8.6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干净起来、美丽起来、文明起来,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卫生户厕覆盖率分别达74.1%、75%。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昭通地处长江上游、赤水河源头,坚决守护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昭通义不容辞的政治使命。坚决守护好“一江清水”,金沙江、赤水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境内393条大小河流实现“一江清水出昭通”。坚决守护好“一方青山”,在守住640.42万亩耕地保有量的基础上,累计退耕还林还草322万亩,种植苹果100万亩、竹子680万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持续丰富。坚决守护好“一片蓝天”,出台实施全省首部防治扬尘污染地方性法规,昭通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3年保持在99%以上。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围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2023年全市民生支出476.8亿元、占比达83%,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去年以来共实施教育项目192个、新增学位7.2万个。着力建好1个省级区域中心医院、4大专科医院、11个省级临床医学分中心、12家医共体总医院,滇东北中心医院由昆明医科大学全面托管,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深入开展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受托管护人”机制,9.2万名留守儿童和3.2万名留守老人实现全覆盖关爱帮扶。今年暑期,创新开展留守儿童集中托管服务,免费集中托管服务9516名儿童,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发展活力更加强劲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累计开展改革试点116项,14项创新做法获国家、省级表彰,6项改革入选国家、省级优秀案例,以改革优环境、促发展、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重点介绍3个改革案例:昭通围绕大抓营商环境、大抓经营主体,在全省率先实现“首贷服务中心”县域全覆盖,积极推行“一窗通办”,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昭通、投资昭通。2023年,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39.05万户,比上年净增10.8万户、增长38.2%。围绕提升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整体效益,创新制定了十二条措施,被国家有关部委作为经验推广。今年以来,全市统筹衔接资金38.08亿元用于产业发展、占比高达69%。围绕易迁后扶,探索实行“红黄绿”动态管理模式,因户因人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全市35.47万搬迁群众实现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党的领导更加有力
  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水平,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昭通深入践行“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抓工作“三部曲”,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昭通聚焦基层干得了、办得成、管得好的事,探索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2+5”工作机制,建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治理“两个体系”,抓实脱贫巩固、乡村建设、矛盾纠纷化解、“一老一小”、防灾减灾“五项重点工作”,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有效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今年,昭通在用好全省统一招聘的960名基层治理专干的基础上,还将自主招聘一批,确保全市1407个村(社区)实现基层治理专干配备全覆盖,并且每年按照20%左右的比例评优,对连续两年考评为“优秀”的,按照20%的比例择优招录为事业人员,让基层干部更有干劲、更有奔头。
今天的昭通
正立足当下,着眼长远
找准路径,鼓起“闯”的勇气
拿出“拼”的劲头,铆足“实”的干劲
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的
改革发展新蓝图
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
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
以倒计时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昭通篇章!

发布会上还有这些精彩问答
一起来看


昭通在落实“三大经济”部署和打造“五个千亿元”产业的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上,昭通坚持“打高原牌、走生态路、强‘昭字号’”。昭通高原农特资源丰富,“果”香浓郁的“红苹果”,吃起来“香甜脆”;“椒”香四溢的“青花椒”,让人“麻得爽”;药食同源的“乌天麻”,一“麻”当先;鲜嫩可口的“筇竹笋”,“竹”步高升,昭通目前全市有10万人种天麻、50万人种苹果、60万人种花椒、100万人在竹产业中受益。高原特色农业已成为人民群众就地就业的致富产业。近年来,“昭通小肉串”持续火爆,就是因为本地小黄牛“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百草料”,保证了“肉质”鲜嫩爽口、“肉串”满口流香,目前,“昭通小肉串”全国门店有8000多家,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带动了上下游近7万人就业。

  在发展新型工业上,昭通坚持“‘电’好基础、从‘磷’起步、‘硅’模发展”。昭通电力装机全省第一,页岩气资源量全省第一,煤炭占全省的2/5、硅矿占全国的1/5、磷矿占全国的1/2,初步探明铝土矿8000万吨。在“电”好基础方面,依托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3座世界巨型水电站,持续上“光电”、增“风电”、补“火电”,年发电量稳居全省第一,今年将超过900亿度,全国每用100度电就有1度电来自昭通。在从“磷”起步方面,依托亚洲最大规模的单体富矿磷矿区,与云天化集团等合作,全面推进磷资源开发,加快打造千亿级磷化工园区。在“硅”模发展方面,引进旗滨集团、中铝集团、合盛硅业、新安化工等龙头企业,推动“硅矿不外运、铝水不落地”,今年6月,昭通下线了全省第一块光伏玻璃,填补了全省没有自产光伏玻璃的空白。

  在发展现代文旅上,昭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紧紧围绕“一山、一城、一址、一江”,加快打造文旅“新名片”,助力改变昭通“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的旅游格局。不久的昭通,可以到大山包坐索道看湿地、观云海,领略高原精灵黑颈鹤的丰姿、感受惊奇险峻大峡谷的壮美;可以到昭通古城感受朱提故城的神奇、感触千年古迹的精美、感受古都烟火的魅力;可以到“扎西会议”旧址参观红色遗迹、欣赏红色剧目、倾听红色故事;可以到金沙江感受大江东流的壮阔、感悟大国重器的雄伟、欣赏高峡平湖的美景;还可以到昭通摘苹果、挖天麻,泡温泉、吃小肉串、品昭通美食。今年以来,昭通文旅持续升温,“五一”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数、实现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22%、29%。

当前昭通脱贫群众生活得怎么样?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有没有针对性的举措,让大家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昭通作为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脱贫人口多达185.07万人,占全省脱贫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巩固脱贫成果任务十分繁重、压力也很大。因此,昭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指示和视察昭通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始终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认真落实“四个不摘”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市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底的9899元增加到2023年底15465元、年均增幅达15%以上,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前列,脱贫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2023年6月27日至28日,昭通成功承办全国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现场会并作经验交流。

  在工作中,聚焦群众持续增收,采取开发式帮扶与兜底式帮扶相结合,千方百计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主要做法归纳起来就是“两监测、两支撑、一盘活”。

  “两监测”,即:扎实抓好群众收入、劳动力返乡“两项监测”。群众收入监测方面,健全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统筹3803名驻村工作队员、4.5万名结对包保干部,聚焦185.07万脱贫人口和24.63万“三类对象”,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精准及时全面掌握农户收支、住房、教育、医疗、饮水等情况,健全风险预警、研判、处置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劳动力返乡监测方面,制定出台外出务工人员离岗返乡动态监测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依托1512名就业信息员、3.2万名驻村干部和村组干部,全覆盖开展“一月一动态排查监测,扎实做好返乡劳动力监测帮扶各项工作。今年3月以来,全市6.84万名返乡劳动力中,因事返乡6.07万人,因失业返乡0.77万人,目前因事返乡已返岗5.03万人,因失业返乡再就业0.56万人。

  “两支撑”,即:突出产业就业“两项支撑”。在产业支撑上,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将不低于65%的衔接资金用于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主体培育、延链补链,同时创新出台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兴昭富民卡”等金融政策,加大对群众发展产业的支持。今年,力争全市农业总产值增长6%、综合产值突破1500亿元,农业投资增长60%、达到200亿元,新增培育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的涉农企业80户。在就业支撑上,按照省委提出的“让就业岗位更稳、让群众收入更高、让返乡创业更好”的工作要求,出台创业就业二十条措施等政策,在持续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同时,统筹落实好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返乡群众创业、带动就地就近就业。目前,全市已回引6.59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8.6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一盘活”,即,突出扶贫资产“盘活”这一关键。认真落实帮扶产业巩固、提升、盘活、另起炉灶“四个一批”要求,加快闲置资产盘活,特别是坚持把招小商与盘活闲置资产有效结合起来,大力招引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既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又增加就业岗位。今年以来,通过新盘活闲置及低效经营性扶贫资产,共吸纳约14万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促进脱贫群众及“三类对象”人均年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

昭通在交通建设方面通过哪些举措一步步实现“公铁水航邮”遍地开花局面?

  面对自然条件的制约,资金紧张、人才匮乏等困难问题,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交通强市”战略,在人才、资金、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支持,确保综合交通建设保持了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投资2653亿元(平均每天完成投资近1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现已打通了11个出滇入川大通道;硬化2.6万公里农村公路,实施1.3万公里安防工程,镇雄、昭阳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成贵高铁、叙毕铁路建成通车,昭通迈入高铁时代,铁路通车里程达418公里;水富港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3000吨级船舶可沿长江直达上海,航道通航里程465公里;开通国内省内8个主要城市10条航线,架通了北上广深等全国全省重要城市空中走廊,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突出顶层设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抢抓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战略机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问诊把脉,聘请交规院、同济大学等顶尖机构进行深入研究,找准与交通强国战略的结合点、与交通强省规划的衔接点、与毗邻州市互联互通的连接点,系统编制了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中找准结合点、抢占制高点。

  突出机制创新,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委托高水平专业机构深入开展项目前期研究,有效压缩前期工作时长,切实提升前期工作效率。立足项目特点,将规划项目划分为国高项目、自建项目等“7个类别”,“一路一策”为每条高速公路量身打造最佳建设模式。指挥部和项目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形成“总指挥部+行业主管+昭通高速+项目公司+项目指挥部”的立体化、多层次项目建管体制。坚持项目进度、质量、安全、廉洁四位一体抓,采取飞行检查、全程跟踪审计、派驻监察专员、路检共建等手段,对项目进行穿透式、无死角监管。

  突出筹融并举,有效破解资金难题。整合资源组建投融资平台(昭通高速),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1400多亿元保障项目建设需求,同时不断做大做强大交通关联产业,提升平台投融资能力。探索采取招选投资人暨合作承包建设者的“金融施工”模式,选定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央企作为投资人,将项目投资收益与工程施工联动起来,节约建设期利息近26亿元。争取同周边贵州、四川共建共享,累计减轻120亿元的筹资压力。协调国开行、农发行72亿元的低利息政策性贷款硬化1.1万公里自然公路。在全省率先发行专项债用于高速公路建设。

  突出智力支撑,打造交通人才高地。强化人才外引内培,累计引进36名高层次人才、130多名优秀紧缺人才;组建交通建设专家外援团、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对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重大工程技术等给予咨询指导;发挥高层次人才传帮带作用,聘请知名高校团队进行系统培训、组织送出学习深造,系统内副高级以上工程师由2名增加至174名;邀请知名教授牵头编制《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指南》,累计降低高速公路建设成本60亿元。

近年来,昭通市在推进教育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成效如何?
  昭通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制定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和系列措施,全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采取的措施和主要成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抓项目增学位,“补短板”目标基本实现。坚持把教育项目实施作为扩大学位供给、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抓手。去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近50亿元实施教育项目192个,新增学位7.2万个,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各阶段学生学位基本补齐,全市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

  抓改革增动力,“提质量”成效初步显现。坚持把改革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主要推进了三项改革措施:第一是率先在全省推行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以乡镇街道为学区,由乡镇中心学校对学区的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由此推动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的缩小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第二条措施就是把全市72所高中,按照区域划分为3个片区,由昭通市第一中学等3所优质高中牵头引领,组建三大高中教研联盟,实现了高中教育“一体捆绑”考核和“集中组团”发展;第三条措施是率先在全省开展职业教育市县一体化办学改革,通过强化专业、实训、师资、招生、培训“五个统筹”,整合市县两级职教资源实现集团化发展。

  抓保障强合力,“上台阶”基础持续打牢。坚持强化统筹保障,凝聚教育优先发展的“向心力”。市县乡三级建立了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全市3287所学校全部实现校校有“编外校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带头抓教育成为常态。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为引领,制定实施基础教育普惠增效等7个攻坚行动,出台教师激励六项措施等12个配套文件,构建了系统的政策体系。2023年起,全市除了保障正常的教育经费以外,市级每年筹措50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教育奖补,充分激发了大抓教育的活力。

  抓保护强关爱,“兜底线”举措深入落实。坚持把学生关爱保护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织牢学生健康成长“防护网”。制定出台筑牢校园安全“七条措施”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十二条措施”,开展防学生溺水等“六个专项行动”,持续巩固校园安全、学生安全良好态势。创新开展留守儿童集中关爱服务,今年暑假开放88所学校和288个儿童之家,为近万名留守儿童提供了集中关爱保护服务。对集中供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和学业进行兜底保障,实现了应养尽养、应学尽学。
来源丨云南发布


昭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昭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相关政策、法规,工作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