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北美留学生观察
出国办展,受邀参展国家90%的员工被拒签你敢信?
如此狗血的剧情剧情本以为只会发生在小说中,但是这确确实实的发生在了现实中!
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即将在一个月之后举行。
今年的CES吸引了约4000家全球企业报名参展,其中超过30%的参展商来自中国。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许多中国企业的员工尽管持有CES邀请函,依然遭遇了美国使领馆的拒签,拒签率高达90%。
这一事件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令业内人士感到困惑和不安。
许多企业员工表示,即便在面试中出示了正式的CES邀请函,签证官依旧拒绝发放签证,且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
01
拒签“无理”升级,产业交流变障碍
根据《南华早报》和多家媒体的报道,原定于2025年1月7日至10日举行的CES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约4000家企业参展,其中30%的企业来自中国。
但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尽管这些中国企业持有CES的正式邀请函,却依然遭遇美国使领馆的拒签,甚至有企业员工连签证面试都未能通过。
有参展企业的员工透露,尽管携带了展会邀请函,且已经明确说明行程是为了参加CES及拜访美国客户,签证官依然没有给出任何拒签理由。
“如果提到参加CES,几乎90%的申请会被拒绝”,一位中国科技企业的员工无奈地说。
业内分析认为,这一事件是前所未见的,不仅令中国企业感到震惊,也暴露出美方在科技领域“打压”中国企业的意图。
即使在全球疫情期间,中国企业的CES参展人员仍能顺利获得签证,但如今这种“标准”却大幅收紧。
中国科技企业代表已经成为CES的重要一环,2018年,中国企业的参展规模曾一度突破1500家,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今年的参展人数依旧达到1000多家。
02
美国不想让中国主导CES
一位业内专家分析,拒签的背后,实际上与美国国内对中国企业日益增强的警惕有关。
美国一直视CES为全球科技创新和消费电子产业的风向标。
中国企业近年来在展会上亮相的频次和影响力不断攀升,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创新成果几乎占据了整个展会的“C位”。
尽管一些外国品牌,如日本的本田和韩国的起亚,亦在此次展会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但与中国品牌在展会上的表现相比,明显逊色。
这种情况下,美国在CES展会上的策略似乎已发生变化,不希望中国企业过多参与,尤其是在中国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今天。
03
拒签背后的战略考量
美国此次大规模拒签的背后,更多的是战略考量。
美国显然希望通过限制中国企业参展,减少与中国企业的直接接触和合作,进而削弱中国在全球科技产业中的影响力。
正如《南华早报》所指出的,CES作为一个全球电子消费品和技术交流的平台,不仅仅是展示产品的展会,更是一个全球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碰撞的重要场所。
中美两国企业的互动往往能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技术交流,而如今,美方此举无疑在全球科技交流和创新合作的格局中埋下了更大的变数。
04
中国方回应:拒签无助于两国关系
对此,中国驻美大使馆迅速作出回应,呼吁美方减少签证、入境等政策障碍,并呼吁两国政府采取实际行动,支持两国在科技和商业领域的合作。
大使馆发言人指出,CES展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子展之一,历年来中国企业的参展量和影响力巨大。
拒签现象的发生,不仅无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纷纷表示担忧。
纽约咨询公司iMpact的创始人佩雷拉指出,拒签问题的暴发,反映了美中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他表示:“本应是全球科技合作的良机,却因政治原因蒙上阴影。这种局势的变化,可能加剧两国之间的商业冲突,也让国际社会对中美合作的前景感到更为忧虑。”
05
后果严重,未来几个月将至关重要
随着2025年CES的临近,来自中国的参展商和行业人士对签证问题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
如果这种局面持续,可能导致更多的中国企业被迫退出此次展会,错失与全球创新企业对接的机会,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几年中美在科技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此事件也为即将卸任的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划下了一个特殊的句号。
过去四年间,拜登政府对华实施了包括芯片限制、贸易战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而此次的签证拒发行动,更像是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和科技实力的一次“最后一搏”。
可以预见,这一政策不仅将影响两国的商业合作,也将对全球科技格局带来长期影响。
06
反击与对策:不畏挑战,砥砺前行
尽管面临来自美国的重重阻碍,中国企业依然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和决心。
面对美国政府的打压,中国企业仍在全力备战CES,积极寻求其他方式解决签证难题,同时加快在全球市场的布局。
中方在科技领域的快速崛起,不会因美国的单方面举措而止步。
随着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5G技术等领域的突破,中国已逐渐从全球“制造”向“创造”转型。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舞台,中国都已经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中美两国在科技和贸易领域的冲突或许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这场“科技战”注定不会轻易决定谁主沉浮。
对中国企业而言,无论是面对签证的拒绝,还是贸易的壁垒,都不应妥协与退缩。
在全球竞争中,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我们将看到更多类似的挑战,但中国企业的韧性与智慧,将继续为全球科技创新和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