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蚊子“叮”上了!

文摘   2024-09-26 17:31   广东  

登革热来袭

一清二防三灭



顺德疾控提醒您:

我省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登革热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而且伊蚊在我省广泛存在,因此,居民如不注意防蚊,会在居住的社区内引起登革热传播。

登革热可防可控,关键在于预防。

那到底蚊子是怎么形成的呢?如何预防登革热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蚊子的一生

     

蚊子的一生要经过卵、蚴、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蚊子均在水中度过,到成虫阶段,蚊子才离开水到陆地上生活。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从卵发育到成虫一般需要9-15天


第一个阶段,雌蚊在吸血后,在水中产卵,卵在水中约2天后可孵化为幼虫。

第二个阶段,蚊子的幼虫(也称孑孓)在水中经历3次蜕皮发育为四龄幼虫。幼虫在水中主要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片为食,靠口中的刷毛产生水流将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片带入口中。


第三个阶段,四龄幼虫蜕皮后变成蛹。蛹从侧面看呈逗点状,蛹不进食但可在水中游动。蛹在水中2-3天后即可羽化成成蚊。

第四个阶段,成蚊羽化后24小时即可群舞交配,交配后雌蚊吸血,吸血后雌蚊卵巢发育并在水中产卵。雄性成蚊交配后可存活7-10天,而雌蚊交配后可存活1-2个月。



二、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我国病例多发生在5-11月。流行形势有地方性流行和输入性流行两种,我国主要为输入性流行,多因境外旅游、劳务输出、因公出国和商业活动等前往疫源地感染。

三、登革热传播途径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病毒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染给人类。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少数还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

四、登革热的症状

1.  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2. “体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3. “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4. 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严重者会出现皮肤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黑便、脑出血等,病情严重恶化可造成死亡。

注意: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多数为5~8天。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

还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即隐性感染,但是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五、登革热易感人群

 全人群
普遍易感 

人们在感染后会获得对同型病毒较为持久的免疫力(一般为1~4年),但对异型病毒仅能获得数月的短暂免疫力。



 高危人群 


1.二次感染患者。
2.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者。
3.老人或婴幼儿。
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5.孕妇。

五、登革热预防措施


预防登革热,有效的措施就是

防蚊灭蚊!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

清除积水!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 翻:将缸、罐、盆、坛、瓶等小容器积水倒掉,放置时底部朝上,保持干燥



☛ 填:用泥土、黄沙填平各种坑、洼、沟等容易积水的坑洞。


☛ 疏:疏通明沟、下水道、沟渠、河流等。


☛ 药:不能清除的积水,如雨水井等应采取投放长效灭蚊剂。


☛ 洁: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


☛ 盖: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应加盖;户外堆放轮胎,应遮盖防雨,户外废弃轮胎可打孔清除积水。


☛ 换: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3—5天彻底换水一次;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食蚊鱼。


☛ 隔:外出时可穿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


☛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 避:避免在蚊子活动高峰期(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在树荫、草丛、凉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


☛ 驱:在皮肤裸露部分涂抹蚊虫驱避剂。


☛ 装: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





来源:顺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顺德新德业第一幼儿园
传递正能量 分享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