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来我家做客,聊到孩子的小升初问题时,她显得特别焦虑。虽然是假期,她却根本放松不了,失眠、掉头发,全因为儿子小明的学习让她心力交瘁。
仔仔今年的小升初考试成绩不太理想,语文60多,数学80多,英语也只有60多。她说:“我一直觉得小明挺聪明的,怎么这次考得这么差?”她叹气道:“都是因为懒,单词和语法都得背,他一坐下学习没多久就想出去玩,问他几句他还顶嘴,真让我气得不行。”
我听完朋友的抱怨,心里闪过一个词:“懒惰成笨”。
我记得一位教了20多年的老师曾说过:“随着年级的提高,学习不光靠聪明就能行。很多孩子一开始聪明,后来因为懒散和缺乏毅力,最终学习成绩下滑。而有些孩子虽然起步不高,但因为坚持和良好习惯,反而超越了预期。”
这种情况很常见,原因往往不是孩子笨,而是懒。
大多数孩子的智力差不多,真正的差距在于努力和坚持。如果一个人懒得学习、懒得思考,最后只能自食其果,前途受损。
新学期开始,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懒惰成笨”。
01
用“假勤奋”掩饰“真努力”的孩子
正被“懒惰”拖垮
我听过一句话:“初中要去掉懒惰,高中要去掉笨,懒惰积累成笨,活该被淘汰。”这句话既真实又扎心。
懒惰是一种坏习惯,会让孩子学习越来越困难,最终拖垮他们的意志,甚至放弃学业。
考试后,家长问孩子为什么做错题时,很多孩子的借口都是:“我会这道题,只是太粗心了。”
因为粗心,记错了公式;因为粗心,题目审错了;因为粗心,抄写答案时写错了。
父母看到孩子每天努力学习,作业也做得多,但成绩却没有提高,就应该想想:“平时对,考试错。”这是不是因为孩子用“假勤奋”掩饰“真努力”,把粗心当借口。
有一位教了14年的老师总结了两种懒惰的孩子:
①:肢体懒惰:这类孩子上课不愿意动笔,只用眼睛看,脑子想,考试时往往做不好。
②:用脑懒惰:这类孩子只是机械地记笔记、刷题,却不去“琢磨”、不“走心”、不“思考”。
正如迈克尔·桑德尔所说:“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激发了你的思考。”
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可以避免孩子只思考而不学习,避免想法变成空想。
低质量的勤奋不如高质量的努力。用心思考是掌握知识的关键。真正努力的孩子通常具备以下特质:
温故知新:每天睡前复习当天的知识。
拒绝拖延: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注重积累:勤于阅读,写日记,记好词句。
擅于提问:上课认真听,课后主动提问,发现并解决问题。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逐步提升。成绩不会说谎,如果付出和成果不成正比,父母就要反思孩子是不是在“假勤奋”中度过。
尽早帮助孩子摆脱“假勤奋”的标签,才能在学习上收获“真功夫”。
02
习惯妥协的父母
会养成懒惰的孩子
梁实秋曾说:“恶劳好逸,人之常情。正因如此,人才需要鞭策自己。”
父母适度的管教能培养出勤奋踏实的孩子,而无条件的妥协则只会让孩子变得懒散浮躁。
前几天,我看到作家刘小念的一篇文章,让我很有感触。
文章讲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子吉,他考上了广州的一所重点大学,但毕业后却每天晚睡早起,找不到工作就怪环境差。父母托关系为他争取了一份银行实习机会,他却觉得工作与专业不符,拒绝上班。最终,父母意识到,子吉缺的不是学历,而是务实的态度。
《颜氏家训》里说:“习闲成懒,习懒成病。”有远见的父母会在孩子想偷懒时坚定拒绝,逼迫他们努力。
网上有个五年级小女孩的妈妈给她制定了家规,并要求她严格遵守,结果小女孩变得越来越自律,主动完成作业和阅读。
现实中,许多家长态度模糊,给了孩子讨价还价的空间。已经制定的学习计划,不应因心疼孩子而轻易打破。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就要持之以恒。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温和而严格的父母,他们尊重孩子,但也不让孩子突破底线。
03
习惯妥协的父母
会养成懒惰的孩子
知乎问答之前刷到一个帖子,上学期间,那些懒得学习,混日子的人,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初中时成绩优异,总在前十名。但高二时,他沉迷网络,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最终高考成绩只有300多分,进了不喜欢的专科。在大学里,他继续混日子,毕业后只能在小餐馆做服务生。直到有一次他累到晕倒,才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懒惰只是在给自己挖坑。
作为父母,我们最希望孩子幸福快乐,但这种快乐需要分时期。
如果在应该学习的年纪选择放纵,以后的人生道路必定会曲折。
告诉孩子,现在读的每一本书、记住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为了将来能够捍卫自己的人生。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为了防止孩子走入“懒惰成笨”的陷阱,父母应从小学阶段开始,帮助孩子树立学习意识,培养良好习惯。新学期,先关注以下“四个好习惯”,再谈成绩:
一:规划归纳的习惯: 学习要有目标,合理规划,找到薄弱环节,才能提高效率。
二:积极主动的习惯: 鼓励孩子提问,勤动笔,多练习,主动学习能增加自信。
三:自检自查的习惯: 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反思错误,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知识点。
四:时间管理的好习惯: 制定明确的时间期限,提醒孩子提前完成任务,养成不拖延的习惯。
桐华曾说:“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付出和收获的过程。”努力的人会成功,而懒散的人则可能失败。无论天赋如何,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向上;即使资质平平,只要勤奋不懈,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也会走上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