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这样爱孩子!除非你想养逆子,值得所有家长都读读~

教育   2024-11-20 09:21   山西  
早晨送孩子上学时,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小男孩想吃油条,结果妈妈觉得油条不健康,上火,就直接给他买了俩包子。

小男孩看到包子就不开心了,拉长着脸抱怨:“我都说了想吃油条,油条!怎么又是包子?”

妈妈一听孩子发火,也忍不住吼了回去:“吼什么吼?我给你买东西还挑三拣四,不吃拉倒!”

小男孩气得直接抓起包子丢在地上,头也不回地往学校方向走。

妈妈气得在后头骂:“你有本事别吃,饿死算了!”

这一幕让我唏嘘不已。

明明是件小事,却变成了母子之间的激烈争吵,两个人都觉得受了伤害。

小男孩觉得妈妈不尊重自己的想法,心里委屈;妈妈觉得孩子不懂感恩,满腹心寒。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中提到的一个“海格立斯效应”

一个叫海格力斯的大力士,有一次被一个鼓起的袋子绊倒了,一气之下,他开始狠狠地踩袋子。没想到他踩得越狠,袋子反而鼓得越高,最后直接挡住了他的去路。

这种“越踩越鼓”的现象,就像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抗。

父母为了一点小事和孩子较劲,想着“我偏要让你听我的”,而孩子也不甘示弱“我偏不让你如愿”。

结果两边都累得够呛,家庭气氛变得剑拔弩张,孩子和父母成了“对手”。

特别是以下这三种对抗式教育方式,往往在不经意间,把家变成了“战场”,把孩子推到了对立面……


01

遇事爱争输赢

心理学专家曾奇峰说过:中国大多数家庭矛盾,其实都是一场“隐形的权力斗争”。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是通过“我是家长”来压制孩子,要求孩子必须听从,实际上是父母的胜负心在起作用。

育儿博主王人平也曾提到:

“父母可以选择两种方式:要么靠接纳、尊重和信任,赢得孩子的尊敬和依赖;要么靠威权、羞辱甚至暴力,让孩子被迫屈从。”

两种方式,构建的是完全不同的亲子关系,也会养育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真正智慧的父母,会把接纳放在前,对抗放在后;

把关系放在前,输赢放在后。

有一次,中国教育学会理事王占郡开车送女儿去课外班。路上,女儿坐在后座喝咖啡。他顺口叮嘱了一句:“放在卡座上,小心别洒了。”

话一出口,女儿立马不高兴了:“我刚想放,你就提醒我。现在我放还是不放?要是放了,是我的意思还是听了你的?”

王占郡没有继续唠叨,也没去争对错,而是主动道歉:“是我多嘴了,我收回刚才的话。”

一句简单的“收回”,让原本可能升级的争吵瞬间化解。

朋友小张带儿子出去吃饭。儿子想吃炸鸡,小张觉得炸鸡不健康,就非让孩子点自己认为好的菜。孩子不乐意,赌气一句话不说。小张火了:“我是你爸,我还能害你吗?这菜不比炸鸡强?

结果,孩子丢下一句“我不吃了”,直接离席。小张气得冲他喊:“爱吃不吃,饿了你就知道了!”

最后饭没吃好,孩子心情也全坏了。

其实,这就是父母总想争“输赢”的表现,处处要让孩子服从,却忘了亲子关系里,最重要的是尊重与理解。

父母如果习惯用权威压人,只会让孩子变成一个“刺猬”,随时进入“备战”状态。

有时候,退一步,放下那点“胜负心”,才是真正的智慧。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他们的想法,父母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信任和依赖。

毕竟,家不是“赛场”,谁赢了都没意义;家是讲爱的地方,父母赢得的是孩子的心。


02

小事不停纠错

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孩子也不例外。

如果孩子无论做什么,听到的都是否定和纠正,他很容易陷入自我内耗,在负能量中越活越压抑。

博主@吉米妈曾分享过一位朋友的经历,这位朋友从小就在一个“鸡蛋里挑骨头”的家庭里长大。

她的父母对她的要求极其严格,哪怕是再小的事,也能被拿来说教半天。

比如,鞋子没摆正、吃饭滴了汤汁、房间灯忘关……这些小事父母总是抓着不放,逮住机会就一通批评。

为了避免被骂,她每天战战兢兢,什么事都小心翼翼,却始终做不到父母的“完美标准”。

这种环境让她性格变得特别敏感。后来长大了,虽然离开了家,但她依然像踩在“地雷区”里生活,总是害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得罪领导或同事。

她甚至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失眠焦虑,长期精神内耗,活得很累。

一味挑错,就像一剂“慢性毒药”,杀伤力不仅即时显现,还会在孩子心里埋下长久的阴影。

作家德赛莱曾说:“容忍和体贴,才是家庭的必备之物。没有这两样东西,家庭还成什么家庭呢?”

真正幸福的家庭,并不是没有摩擦,而是有化解矛盾的智慧。

我的同事李姐分享了一件事。她女儿刚上小学,有一次钢琴考级,孩子由于紧张在演出过程中出现了几次失误,导致考级失败,李姐想到陪练的过程也是满肚子的气,想指责孩子,可是话到嘴边,她停住了。

她选择了鼓励:“妈妈知道你已经尽力了,你已经很棒啦,咱们下次再试试好不好?”

孩子听了,开心地点头,还主动说:“妈妈,以后我会每天多练习15分钟!”

后来她女儿不仅没失去对钢琴的兴趣,反而越做越好,现在顺利完成了6级

对一些不伤大雅的小事,多一些“装聋作哑”,其实是在给孩子创造轻松的成长环境。

少点泼冷水,多点宽容和松弛感,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养育。

毕竟,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的不是“完美父母”,而是“会疼惜他的父母”。


03

喜欢唠叨说教

有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曾向教育专家钱志亮倾诉过自己的烦恼:他说自己越来越不想和父母聊天了。

刚找到工作那会儿,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时常和父母视频聊聊自己的困惑与不适应。可每次他刚开口诉说,父亲的“人生哲理”就接踵而至:

“工作哪有不累的?这点苦你都吃不了,能干成什么事?”

“别抱怨,抱怨没用!”

“我们那个年代比你苦多了,不也熬过来了?”

句句在理,但听着这些大道理,年轻人越来越没兴趣说下去,甚至渐渐回避跟父母交流。

正如孟子所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父母喜欢用“我是过来人”的身份,扮演人生导师,却忘了说教不仅无效,甚至可能让孩子逐渐对父母关上心门。

为什么说教无用?因为这背后传递的潜台词其实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你不行,你需要听我的。”

这种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被否定、被压制,慢慢产生逆反心理。

真正高情商的父母,反而会少说教、多行动。

  孩子6岁前,少讲道理,多让他体验后果。

朋友阿芳曾分享过一件事。她儿子特别挑食,饭桌上常常嫌这不好吃、那不想吃,结果有一天,她忍住了唠叨,没强迫孩子吃饭,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不想吃没关系,不过晚上饿了妈妈可不会再给你做吃的。”

结果到了晚上,孩子饿得肚子咕咕叫,一直围着阿芳转:“妈妈,明天我肯定好好吃饭!”

这种“体验式教育”远比说教管用。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后果,才更容易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6到12岁,少讲道理,多做榜样。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育儿子钱永刚的方式,简单到三个字——“不教育”。

钱永刚回忆:“从小到大,父母很少给我们讲道理。他们从不说‘你应该怎样’,而是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我们。”

比如,钱学森生活极其简朴,即便后来成就非凡,也从不奢侈浪费。这样的身教,比空洞的大道理更有说服力。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与其嘴上说,不如身体力行。

  孩子12岁以后,少讲道理,多谈感受。

教育专家贾荣韬曾讲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他的儿子在高中时成绩滑坡,还多次参与打架,甚至差点被学校劝退。

起初,贾荣韬反复讲道理、严厉批评,但儿子完全听不进去,还越来越叛逆。

后来有一次,儿子又犯事被叫家长。他见到儿子后没有说教,而是递给他一个信任的眼神,并真诚地说:“爸爸理解你!”

短短几个字,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儿子的心门。

从那以后,贾荣韬调整了方式,开始更多倾听和共情。他会尝试站在儿子的角度,说出他的想法:“是不是觉得自己被误解了?”、“你是不是其实很想做好,但有点无从下手?”

这样的对话,让儿子感受到被理解,逐渐反思并改正了自己的行为。

父母需要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滔滔不绝的说教,而是情绪和感受被接纳。

当孩子感觉自己被看见、被尊重时,他才会敞开心扉,听得进父母的建议。

少一点唠叨和大道理,多一点信任和共情,或许才是教育的最佳方式。

口袋育儿
一站式解决0-6岁科学育儿和亲子养育各种问题,既专业又接地气,50万妈妈信任的原创育儿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