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湖南广电新闻中心推出8集系列报道《换新天》,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发展时期湖南的标志性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讴歌一代代湖湘儿女与祖国同行的奋斗精神,展现75年来湖南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民生保障、农业发展、对外开放、产业转型、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成就,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伟力和光明前景。该报道立意高远、选题丰富、情感真挚、故事生动、制作精良,播出后反响热烈。
以下刊发几则记者手记,讲述镜头之外,那些敢闯、敢试、奋起赶超的青春故事和并肩作战的辉煌岁月。
常俊强:英雄开渠 精神永续
上世纪60年代,十万湖湘儿女建成了湖南曾经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韶山灌区,让贫瘠的湘中大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家园。在走访老一辈韶山灌区建设者的过程中,我常为韶灌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感到动容。
“愚公有移山之志,我们有穿山之勇”。50多年前,这句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响彻云霄,无数没有留下姓名的普通民工,创造了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梨树塘渠段近万民工在数九寒冬开展“大会战”,将整座山丘深切了27米;皂林冲隧洞到处都是溶洞和地下水,施工队伍经历了61次大小塌方;遍布坚硬岩石的猫形山,一根36斤重的钢钎最后被用得只剩17斤。78岁的谭献德参与韶山灌区建设时,还是个19岁的少年,自己家并不在灌溉受益区,但他却说:“不能考虑自己,哪里没有水我就不来,那就干不成社会主义。”一甲子岁月如梭,湖湘大地上,一座座大型水利工程拔地而起,涔天河灌区也超过韶山灌区,成为湖南最大的灌区,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依然在这片热土上传承永续。
曾文颖:后发赶超 奔跑报国
对李春阳的采访,是在中车株洲所的咖啡厅里进行的,咖啡在当下的年轻人中非常流行,但株洲所的咖啡文化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日本新干线的时速达210公里,法国高速列车的时速已逼近300公里,而中国列车的最高时速仅为100公里。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李春阳,被派往法国学习高铁技术,在法国,他第一次喝到了咖啡,随之,咖啡文化被带到了株洲所。
出国学习不仅打开了视野,更重要的是让科研工作者们鼓起正视差距的勇气,奋起后发赶超的决心。学习、消化、吸收、创新,几十年来,株洲所的科研工作者从来没有停止过自主研发的步伐,一步步把中国轨道交通的短板补齐,向着“造中国人自己的高速列车”这个目标脚踏实地迈进。在一代代株所人的努力下,2017年,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生产的“复兴号”动车组问世,以350公里的时速,成为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列车。其中牵引传动、网络控制等八大关键子系统均来自株洲所。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高铁一路奔驰。
舒方兴:复校兴学 扎根筑梦
今年是湘潭大学复校50周年,我以复校时的首批教师作为采访的切入点,试图从他们的讲述中,挖掘湘大荒山建校至今的历史闪光点。87岁的杨学群教授从西安交大毕业后,拒绝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来到荒山一片的湘潭大学参与复校工作,并根据教学需求从核物理转行进入了化学环境监测。放弃优渥环境,甚至放弃毕生所学,杨学群没有质疑、没有抱怨,她完全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培养出两名院士和一大批数学领域骨干专家的李寿佛教授,89岁仍然在指导学生做科研课题……
50年来,湘潭大学始终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一代代湘大人扎根伟人故里,服务社会发展,用行动塑造和诠释了“牢记嘱托、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湘大精神,奋力书写着教育强国的灿烂篇章。
王尧:杂交水稻 大地“粮心”
拍摄杂交水稻,我跟随科研团队奔赴全国多地。年近八旬的李必湖是袁隆平的学生,也是杂交水稻关键种源“野败”的发现者,听说我的来意,特意赶往安江农校,走进实验田跟我讲述当年与老师并肩作战的岁月。在苦寻良种的道路上,他们历经地震、山洪等重重考验,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却从未停下脚步,最终迎来杂交水稻育种事业的柳暗花明。
回顾杂交水稻研究的半个多世纪时间,一代代科学家在失败中摸索、在挫折中奋进。采访中,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老师说:“也许路有千万条,但你真的不知道哪一条路是正确的,要试错,一条条试!”正是这种精神,让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节目播出后,受到广大杂交水稻科研人员的一致好评,柏连阳院士等先后向我表达对节目的肯定和感谢。
孙筱倩:长空万里 联通世界
作为一名在长沙工作的外地人,黄花机场是我每年固定打卡多次的地方,起初机场于我而言,只是一个连接起家乡与单位的“交通中转站”。借着拍摄的契机,我仿佛穿越一般,重温了长沙机场35年的辉煌岁月:机场第一代候机员汤芳深刻记得,通航那天,老百姓站满山头来看大飞机;两代航站楼的建设者童海波回忆起,第一次看到T2航站楼设计图纸的震撼;机场乐翔厅接待专员陈蓉见证了杂交水稻团队驰援非洲,也为来湘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的非洲友人“当导游”……我体味到湖南人民从“盼机场”到“客流量中部第一”,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从此在我的心目中,这座联通湖南与世界的国际空港,也有了不同的意义。
节目播出后,汤芳说,看到这么多充满回忆的历史资料,自己不禁潸然泪下,这是她退休之际的最好礼物,也是黄花机场通航35年之际的一份珍贵记录。
白云龙:闯路兴业 奋斗不息
长沙经开区,是湖南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几位参与当初建设的老同志,让我印象格外深刻。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他们仍然能够清晰记得,经开区从无到有的艰辛,难忘那闯路兴业的奋斗初心。
长沙经开区原主任汤定一,72岁仍是精神矍铄,看不到一丝老态,讲起当初的始创破冰,动情处,他手舞足蹈,脸上满是自豪。经开区原主任文树勋,对第一笔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对话都记忆犹新,激动到甚至都有些许哽咽。尽管退休多年,老一辈经开区人一直对园区发展保持着关注。在采访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老一辈经开区人身上,那种敢闯、敢试的“霸蛮”精神。
阳光:马栏山上 万马奔腾
讲自己的故事,最难。湖南广电、马栏山视频文创园,这是每一个广电人都无比熟悉的地方,如何讲好马栏山上的创业史,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让亲历者口述历史,是我的破题之道。
作为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位播音员,92岁的袁有芳老人尽管身体欠佳,依然坚持一个多小时完成采访。袁老动情地说,即便建台初期连一颗螺丝钉都没有,开会都是坐在地上开,但是自己从不觉得苦,憋着一股劲,也要让党的声音传遍三湘四水。采访结束,袁老说我们拍张照吧,这应该也是我最后一次接受采访了。采访芒果TV和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的一批批后浪,他们的奋斗故事也同样感染着我,《歌手2024》、山海APP 、5G智慧演播厅,在深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使命里,湖南广电人仍在接续奋斗,推动湖南音视频产业崛起成为一座青春飞扬、创新不止的文化产业高地。
陈奕如:大美洞庭 生态家园
八年前,我们曾就洞庭湖生态保护采访过种树大户余青山,当年,他忍痛砍下了一万多亩欧美黑杨,还洞庭湖一片碧水。八年后,我见到了余青山,虽然头发已些许发白,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他带着我们走进了保护区外的一片万亩生态杨树林,这些杨树挺拔而茂密,它们不仅是自然的守护者,更是优质板材的原材料。如今,每个月他都会来到这里砍枝除草,维护这片绿色的生命。黑杨砍掉以后,尝试转行的他最割舍不下的还是树,余青山说,每到一座城市,他都会留意路边的树,“这个树是什么品种”“种得好不好”……他说,他还要继续种树,要种一辈子的树,希望洞庭湖畔永远绿意盎然。
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态的承诺,余青山只是一个人,他也是一群人,他们一同守护洞庭生态,福泽子孙后代。
来源丨集团公司(台)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