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馆陶县金域蓝湾小区换热站进入供热倒计时,工人们对供暖设备进行带压带温前的调试。
金域蓝湾小区是馆陶县首批以跨季节储热方式进行冬季采暖的小区之一。作为全省供热热源改革试点,2023年11月馆陶县跨季节储热集中供热项目正式投用。今年采暖季,该县以这种方式采暖的小区有17个5300多户,面积约80万平方米。
太阳热量如何夏储冬用?跨季节储热供热如何运行?笔者进行了探访。
太阳热量夏储冬用
初冬时节,即将清淤的馆陶县南城公园景观湖湖水被抽干,湖底露出厚厚的淤泥,看似普通的湖底却暗藏玄机:湖底约两米以下,有2000个深达150米的储热孔,采用管径2.5厘米的双U储热换热管,埋设总长约120万米。
占地35亩的南城公园景观湖,湖底就是馆陶县跨季节储热集中供热试点一期工程所在地。
2023年,馆陶县被确定为河北省供热热源改革试点,投资1.1亿元实施跨季节储热集中供热项目。“跨季节储热,是利用地下土壤能长时间、大体量储热特性,在春、夏、秋季将城市中可利用的热量收集并储存到地下土壤中,冬季采暖时利用热泵机组提升转化为热能提取出来。”项目建设方河北卓派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海波介绍。
馆陶县在与南城公园相邻的奥林匹克公园建设了大型储热系统,在储热系统能源站至永济河铺设跨季储热引退水管道,夏季将永济河水引入机房提取热量后,再退回永济河。“利用水泵循环,将水体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通过换热管群储存到地下储热体中,可提高深层地热10℃以上,为冬季取热提供热源。”张海波介绍,储热体全部建在湖底两米以下,对水域景观建设、水生植物栽种不产生影响,并可降低夏季湖水温度,减少藻类发生,有效改善湖体微生态环境。
今年9月25日,在河北省城市供热暨热源改革试点现场会上,馆陶县跨季节储热集中供热试点经验得到推广。
“零碳”供热节能环保
储存在地下的热量,如何到达用户?
据介绍,储热体取热点自南城公园景观湖,逐步向公主湖、永济河等水域延伸。馆陶县域内有两条河流交汇,有14条河渠、5个湖,广阔的水面为春、夏、秋季河湖水汲取太阳辐射热量提供了条件。
从南城公园东门向北,走进一路之隔的馆陶县奥林匹克公园,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集中供热能源站正在收尾施工。该能源站配套6台满液式热泵机组和两座大型储热水池,是地下储热交换至千家万户的中枢。
为将地下热能传输到用户,馆陶县在城区建设供热管网8.3公里,小区内建设储热孔700余个,储热埋管总长度21万米,储热体建设在小区道路、停车场、绿化等地面设施之下。以水为介质,通过供热管网将河湖水体的热量传输到小区地下储热体,形成闭环式储热采热体系,热源、热网、末端等各供热环节融通连接。
跨季储热夏采冬用,实现“零碳”供热。张海波说,以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计算,与传统燃煤锅炉相比,每年供热季可节省燃煤1.476万吨,分别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3.68万吨、0.03万吨、0.007万吨。
智慧平台可管可控
馆陶县住建局供热办负责人王春雨介绍,馆陶城区有规模小区66个,面积约301万平方米,2023年前由两家热力公司和部分物业公司自主供热,主要采用燃气锅炉、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供热。受气荒、运行成本高、供热企业亏损等因素影响,供热质量不稳定。
金域蓝湾小区是去年供暖季馆陶县首批应用跨季节储热集中供热的小区之一。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冬天,小区住户室温基本保持在23℃。
依托跨季节储热集中供热项目,今年馆陶县重点建设集中供热智慧管理数据平台,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建立可管、可控的集中供热数字管理平台,提高热网输送能力。
供暖监测数字化。集中供热指挥调度中心对县域热源、热网、末端等各供热环节进行智能调控,按照采暖住户10%的比例设立供暖监测户,24小时呈现供热数据。
供暖服务便捷化。开通公众号、微信、手机银行、支付宝等线上缴费方式,在供热小区公开线上缴费流程和二维码,供暖用户自主办理缴费手续。
供暖维护常态化。开展网上申请报修、接单、派单。成立由45人组成的供热运营管理团队,在供暖季节开展设施维修维护。
供暖管理网格化。住建部门对城区66个供热小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分层包干,责任到人,完善岗位交接、设备检查、故障应急处理等各项供暖管理制度。(刘剑英 陈正 王华美)
感谢看到最后,点文末右下角“在看”“点赞
馆 陶 圈 子
guantaoquanzi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