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粉:让历史课“活”起来

文摘   2024-12-17 17:46   云南  

历史厚重无声,但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马晓粉的历史课,鲜活生动。

“学习历史,不能只停留在背诵记忆这个层面。历史是活的,我们要结合历史资料,形成自己主观层面对历史的客观认识。” 主讲《中学历史教材分析》课程,马晓粉会精选案例,教会学生怎样用恰当的历史思维去看待并解决现实问题。

马晓粉的课堂

“马老师上课总保持着一丝不苟的状态,创设情境引导我们理解知识点,调动我们的兴趣。同时也关心我们的生活,和蔼可亲。”在马晓粉任教的班级,学生陈潇潇这样说。

课堂教学中,如何将知识讲“活”,让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同时更容易理解历史发展的逻辑性,马晓粉创造性地运用“带入案例法”,将日常生活中学生关注的服装、交通、美容等方面内容带入历史教学案例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创设出历史实际情境,并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合并到这个情境当中,从而以二者的契合点出发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学生乐于参与这样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是主动地去学习,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还多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当老师,总是想对学生多说一点,多指导一下,让他们少走些弯路,但讲授再多的理论和道理都不及让学生投身到实践中去切身感受、体会,所以我不会把自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想法过分强加给他们,而是全力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工作,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同学们去探索、实践。”

有时候,正在实习的学生会收到马老师的“惊喜”——下午布置一份作业,要求明晚提交。“学生将来无论是在求职过程中还是工作岗位上,都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就像历史一样,永远都不可能掌握它的走向,而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提前给同学们打预防针,锻炼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仍然能够冷静应对的能力。”马晓粉在每一个细节中磨炼学生的心性,像打磨璞玉一样,打磨学生。

2024年6月,马晓粉(左)与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校园合影

坚持宽严相济,马晓粉在学业指导、就业辅导、言行教导中陪伴学生成长,指导学生参加“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师范技能大赛获三等奖、云南省“高校联盟”师范生师范技能大赛获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立项1项,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

“爱是什么?初为人师的我,认为爱是一份责任;努力耕耘的我,认为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陪伴着学生一起成长,历经了10个春秋,步入40岁的我,觉得爱更是一种内心的善意和信念,让我每一天尽心、用心、用情地工作,无怨无悔。”从教10年,马晓粉越来越热爱教师这份职业。2024年教师节,她被学校评为“教书育人标兵”。

10年的从教经验让马晓粉领悟到“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须有一潭水。” 她持续为教学注入“活水”,获校级教师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一等奖、云南省诗词讲解大赛(大学教师组)三等奖,主持完成了校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云南师范类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校级课程思政项目《〈中学历史教材分析〉课程思政改革》,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出版著作2部,获省级奖励1项、市级奖励4项。

马晓粉与学生在课堂上

“静默如初,安之若素”是马晓粉送给学生的话,也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路漫漫其修远兮,历史学习不可一蹴而就。要以沉静稳重的心,徜徉书海,攀登书山,迎难而上,走向远方。”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华道翠 钱海瑭/文 邱嘉瑞/图
责编:罗丹
审核:宋仕彦


往期回顾




人民日报报道《云南曲靖:为基础教育、乡村教育研究持续注入新活力》




人民日报报道《云南曲靖:高校助力,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




光明日报报道《曲靖师院:党建引领学科专业课程建设》

曲靖师范学院
曲靖师范学院官方平台,传递新闻动态,推介校园文化,展现师生风采,传播校园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