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画,初兴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后仕女画摆脱作为工艺装饰的附属地位,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作为中国画中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仕女图”顾名思义,是以“仕女”为描写对象的绘画作品,是古代画家对于女性日常生活动作、身段、面容等精工描述。
“仕女画”作为一个概念、一种题材门类、一种规模而论,就目前资料记载,应从唐代开始。其代表画家有张萱、周肪等。他们笔下的仕女,大都是上层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贵族和名门淑女。向人们展现了当时上层妇女闲逸的生活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明代的仕女画创作显著增多,从早期浙派的吴伟到吴门画派的沈周、唐寅和仇英,到晚期的陈洪绶和崔子忠,都是创作仕女画的名家。此时期仕女画创作风格趋于艳丽而精细,显然受文学的影响较多,在造型上与唐代仕女的饱满大度迥异,有种赢弱的倾向。对仕女多为“点景式”的刻画,诸如在姿态上多执扇、悠思、凭栏、倚窗,是种文学化的表达。仕女画主题尤其受到宫廷绘画的推重,由于明代绘画更具世俗意味,因此仕女画创作往往结构复杂,构思缜密,但缺乏对人物更为深入的刻画,显得较为刻板和模式化,虽然仍能够表现出女性特有的柔媚,但相较而言缺失创作活力。这一时期仕女画成为一种流行题材应与当时商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很多仕女被放入文人画的题材之中,这应该是种新的尝试。
清代宫廷绘画颇为发达,仕女人物画以摹古为宗旨备受皇室重视。很多宫廷画家如焦秉贞、冷枚、金廷标等,在继承明代唐寅和仇英画法的基础上,也结合西洋透视法,所绘仕女柔弱妩媚,为后世的改琦等画家提供了形象范本。日后流风所及,杨柳青、桃花坞等民间版画都能找到其仕女形象的影子。清宫中还有一批专门描绘帝王后妃御容的肖像画,这些佚名画家对人物神形的深入刻画,对服饰、宝座、地毯等的精细描摹,均体现了非凡功力,也成为仕女画创作的另外一条源流。
明 佚名 《明人画千秋绝艳图》中国历史博物馆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发消息到邮箱wangshi1028@126.com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本平台所发作品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