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专题作品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记录了湖南郴州汝城县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火龙的制作与表演过程。作品通过系列照片,将香火龙从扎制工艺到舞龙仪式的完整文化链条呈现得淋漓尽致。香火龙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更是湘南乡村文化的精神象征。在这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村民的群体协作与热情,也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挣扎与传承。
图文/朱孝荣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舞香火龙这项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舞香火龙的村庄越来越少,规模也越来越小。2008年,“汝城香火龙”晋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挽救和发展汝城香火龙这项传统民间艺术再添动力。
据传汝城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其形象主要来源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南竹、向日葵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长度分为7、9、11拱等。其制作材料虽然简单,但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是一张地道的“湘南风景名片”。
其最大的特点是舞龙活动群众参与性强,全村上下,男女老少齐上阵,出钱出力,一百多青壮年头顶草帽,身穿防火服,舞龙于宗祠前、田间乡村,鞭炮齐鸣,焰火冲天,锣鼓喧天。千百年来,汝城人民以村为单位,年年都有舞龙的盛会,各村都有一整套的相关器具、一整套的锣鼓点子和唢呐牌子,大势相同,却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汝城舞香火龙有一套完整的程序:舞之前要到祠堂举行祭祖仪式,仪式过后将龙抬起在祖祠前叩首三次,方可“舞龙”,沿街的人家要燃放爆竹谓之“接龙”,按规定的路线舞过后,又回到祖祠前,龙首居中,盘成三圈,村民扯香后,即烧龙谓“化龙”“龙归天”。次日清晨将龙灰倒入溪流中,寓“龙归大海”之意。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自然资源部摄影家协会、中国证券期货行业摄影协会会员,郴州市2019年度、2020年度、2024年度“优秀摄影家”。
/////////
用稻草扎成“赵公鞭”待用
扎制香火龙龙身
稻草扎制“赵公鞭”的方法
众人围在一起研讨香火龙的造型
商量怎样扎制龙头
去掉多余的毛刺 防止舞龙时扎伤人
齐心协力、各司其职
固定龙身上的龙香
固定龙香 使其保持相同的间距
用锥子在龙骨上钻孔
在引孔上插香
两个老人家在制作龙鳞
专心致志固定龙香
固定龙头上的龙香
用细篾丝固定龙香
用细麻绳扎紧龙香
烤火取暖小憩片刻
扎制好的香火龙游街展示
组装完成的香火龙 准备晚上舞龙
村民们组建的草台班子,锣鼓、唢呐等齐上阵
村民齐上阵 上百人同时点火
点龙头上的龙香
点龙尾上的龙香
宗祠前点火完成的香火龙
在池塘边休息的香火龙
围着广场绕圈的香火龙
抢龙香 祈求新年好运
扯龙香 开始烧龙
化龙 寓“龙归天”之意
/ 创作建议 /
📮投稿信息:欢迎投稿|严选好片专题栏目:长期视角
>>> 往期回顾
END
- 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