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汗”的终极论文

文摘   教育   2024-07-10 09:45   湖南  

    作者简介:王明炯,男,湖南益阳安化人,湖南省中医基础理论委员会委员,美国纽约州注册针灸师,出生于中医世家,2001年考入湖南中医药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2008年研究生毕业,2008年开始在长沙各大小诊所门诊,直到2011年调入长沙医学院教学临床至今。 在2016一年之间完成中医经典的核心论文近三十篇,带领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杀入论文质量的全国23强。(全国一共50所中医院校参加评选),2023年调入湖南航天医院。擅长病种:对于多发病、常见病的治疗得心应手。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各种失眠、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生殖器疱疹、闭经、崩漏、强直性脊柱炎、三叉神经痛、帕金森综合症、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带状疱疹、头痛、咳嗽、中药改善毒品戒断症状以及各种老年病,欢迎微信咨询。


         长沙仲景学派关于黄汗的论文即将发表在《河南中医》2024年第7期,各位朋友一睹为快。

摘要: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黄汗,症状描述颇多且有相互矛盾之处,本文通过对原文的分析,发现书中对于黄汗之定义“脉沉”与“脉浮”、“小便通利”与“小便不利”以及“渴”与“不渴”这三对看似矛盾的论述,实则另有深意;《金匮要略》所论黄汗之转归有二,分别为“历节”和“痈脓”,需从其病机论述;黄汗不可与黄疸同病而论乃仲景独特之学术观点,不可撼动。本文分析对比了从黄汗的症状入手,全面分析对比了黄汗以及相关疾病风水,对于中医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金匮要略》;黄汗;历节;痈脓;风水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为张仲景创立的排除一切外在影响因素的基础化疾病诊疗模型。仲师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1]言:“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始论黄汗。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诸病源候论·黄汗候》[2]:“黄汗之为病,身体洪肿……此由脾胃有热,汗出而入水中浴,若水入汗孔中,得成黄汗也。”该言论影响深远,后世医家主流观点一般认为黄汗乃是脾胃蕴热而成。然而笔者在翻阅《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水气病篇却发现,关于黄汗的症状描述颇多且有互相矛盾之处:如“脉沉”与“脉浮”、“小便通利”与“小便不利”以及“渴”与“不渴”,提示黄汗一症绝非“脾胃蕴热”如此简单。通过对原文的反复对比分析,发现看似对立矛盾的症状描述,实则是动态的临床演变过程,且对应的理法方药浑然一体。此外,黄汗的症状包含了风水大部分的典型症状,提示二者病因病机关系紧密,现阐述如下。

 

1 黄汗症状分析

《金匮·病脉证并治第十四》[1]言及黄汗症状描述的原文有以下几处:“师曰:病有风水……有黄汗.....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太阳病,脉浮而紧,……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黄汗之为病,两胫自冷……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根据以上条文,总结出黄汗症状有:脉浮/脉沉迟/脉自沉、四肢头面肿、身体肿(一作重)、身疼重、烦躁、身肿而冷、状如周痹、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痛在骨节、身发热汗出、不恶风、渴、胸满、胸中窒、口多涎、两胫自冷、小便通利/小便不利。且《备急千金要方》[3](以下简称《千金》)云:“黄有五种,有黄汗……黄汗者,身体四肢微肿、胸满、不渴、汗出如黄柏汁……黄汗之为病,身体浮肿发热,汗出不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其脉自沉,从何得之?此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故黄汗也可以出现“不渴”,其中“口多涎”亦为佐证。

《伤寒论·辨脉法》[4](以下简称《伤寒》):“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疼烦。”由原文可知,人受风寒之邪,若此时表气固密,腠理紧致,风邪疏泄不开,里之津液冲表抗邪,与风寒搏结,一时难以分解,则水结于胸上,故“其口多涎”,此处可与《伤寒论》第396条互参。《诸病源候论》[2](以下简称《病源》)云:“冷气盛者,……气息窒塞不通也”故“胸中窒”;寒少风多,表气松解,则见汗出恶风,发为风水,若表气仍实,则“不恶风”,风少寒多,津液不散,留客成邪,故“身肿而冷”;寒则伤荣,荣动则客气内乘,随血府上下,且荣属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5]云:“阴盛则寒”,《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1]云:“阴前通则痹不仁”,故“状如周痹”,而非周痹者,风寒湿三气未齐之故。“不能食”者,为“阳明中寒”,由《伤寒论》第190条可参。“聚痛”者,亦为寒气,《素问·举痛论》[5]云:“寒气入经……故卒然而痛”。“暮躁不得眠”,观《伤寒》之“躁”,皆有寒,故“暮躁”为寒邪客于荣气,如《伤寒》第145条小柴胡汤入暮发病之理,同为血病,但有寒热之别。“不得眠”乃卫阳被拒之故。荣卫俱伤,骨节烦疼,故黄汗“痛在骨节”。

1.1 对立症状分析

1.1.1 “脉浮”与“脉沉”为表里之别

仲景在《金匮》水气病篇对黄汗的纲领性定义为“脉沉”,而在后文又提及黄汗之“脉浮”,这一明显矛盾的行文难道是仲景之误?令人匪夷所思。笔者认为,医圣恰恰是运用这种矛盾的行文,来表达黄汗之邪气由表及里的临床动态过程,也就是说,早期的黄汗为浮脉,而随着邪气的深入逐渐变为代表着内有水气的沉脉(《金匮》云:“脉得诸沉,当责有水”),并分别设桂枝加黄芪汤与芪勺桂酒汤以治之,因此“脉浮”与“脉沉”为表里之别。

1.1.2 “小便通利”与“小便不利”为寒热之变

由《伤寒》187条可知,“小便不利”是外证显黄的前提,而初始之黄汗“小便通利”,因此黄汗伊始并未出现汗液发黄的症状。《病源》[2]:“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水。水行小肠,入胞为小便。热搏其脏,热气蕴积,水行则涩,故小便不利也。”可知“小便不利”是黄汗之寒邪化热的标志,亦为外侯黄症之前提,即由水即湿(《金匮》云:“诸病黄家,从湿得之”),因此“小便通利”与“小便不利”为寒热之变。

1.1.3 “渴”与“不渴”亦为寒热之变

《千金》[3]云:“黄汗者……不渴,汗出如黄柏汁,良由大汗出卒入水中所致。”此时见“汗出如黄柏汁”,可推必有小便不利,且出大汗者,内里必热,故《病源》云:“黄汗之为病,……汗出不渴,……此由脾胃有热。”此时虽湿热已成,但因寒水偏盛,故不渴;若中热偏盛,见“发热汗出而渴,……脉自沉”则渴。因此,“渴”与“不渴”亦为寒热之变。

总之,仲景在书中运用看似矛盾的写作手法,其目的实为精准的描述黄汗在临床中发病的动态过程,故其既有身肿而冷,也有发热汗出不恶风。

 

2 黄汗方药分析

仲师在《金匮要略》中论及黄汗有两方,一为桂枝加黄芪汤,二为黄芪芍药苦酒汤,现分别论述如下。

2.1 桂枝加黄芪汤

“黄汗之为病,两胫自冷……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桂枝黄芪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右六味……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取。”纵观整本《伤寒》及《金匮》,凡出现药后饮热稀粥助汗的方证皆提示有中风的病机,而《神农本草经》[6]载黄芪:“味甘,微温……大风癞疾”、《日华子本草》:[7]“并治头风”、《药性论》:[8]“消渴……疗寒热”,桂枝汤本为祛风而设(《伤寒论》95条“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故当病程还处于表证的阶段,小便通利,汗出不黄,方用桂枝加黄芪汤以祛风解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千金》将黄汗与黄疸并而论之,提示桂枝加黄芪汤亦为治疗黄疸的方剂。

2.2 黄芪芍药苦酒汤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宜芪芍桂酒汤主之。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黄芪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右三味,以苦酒一升……”从方药组成来看,芪芍桂酒汤是在桂枝加黄芪汤的基础上保留了黄芪、桂枝及芍药三味药,提示此时在表仍有风邪;大枣、生姜本为顾护脾胃而设,脾胃乃营卫之本源,但此时由于病邪深入向里化热,侧重点为里而非表,故取之以五两黄芪发散蕴热,为避免发散太过,以“苦酒一升”相和,《名医别录》[9]苦酒:“味酸温,主消痈肿,散水气”正和病机。

 

3 黄汗与风水的症状对比

翻阅《金匮》可知,风水症状有:脉浮/脉浮而紧、寸口脉沉滑、骨节疼痛、身体重而酸、但下重、身体洪肿/一身悉肿、面目肿大/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汗出/或头汗出、恶风、不渴、颈脉动、时时咳、腹痛。

对比可见,风水与黄汗俱可见脉浮、脉沉、身肿重、骨节疼痛、汗出、不渴等症状,另黄汗之“身冷”与风水之“恶风”亦表现相似,总之,黄汗的症状表现包含了风水病的大部分典型症状,故书中言其“状如风水”。仲师在《金匮》设越婢汤及防己黄芪汤治风水,防己黄芪汤所治乃是偏于虚的风水,越婢汤为偏于实的风水,王明炯[10]:“越婢汤证患者起病之初当有胃热口渴之证,而当脾胃中阳气不足成虚寒之时便可发为风水”,结合前文所论黄汗三组矛盾症状,可以分析风水与黄汗之由来俱可为风寒邪气伤于荣卫,其差别在于,风水以风邪伤卫为主,黄汗之始以寒邪伤营为主,《脉经》[11]云:“迟即生寒。”《病源》认为黄汗的发病原因乃“汗出入水中浴,若水入汗孔中,得成黄汗也”,此亦为阴寒之邪外侵所致。二者皆存在着由表及里,由寒化热的动态变化过程,病机密切关系,至于临床症状的表现形式,当是由患者的基础体质以及病机侧重点不同所致,《金匮》将风水与黄汗合为一篇而论也可佐证。
 

4 黄汗的转归

4.1 黄汗可转为“痈脓”

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5]:“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可见寒邪伤营为生痈之因。且《素问·气穴论》[5]:“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病源·痈虚热候》[2]:“此是寒气客于经络,使血气痞涩,乃结肿成痈。热气痈结,则血化为脓。”因此,黄汗转归为痈脓的病机为为寒郁化热,积腐所生,故《金匮》[1]:“黄汗,其脉沉迟……久不愈,必致痈脓”。

4.2 黄汗可转为“历节”

历节和黄汗的病因相同,如《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1]:“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肿,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可知病黄汗后,若再见肝肾不足的病机,则生历节,故《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1]:“味酸则伤筋……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因此,若黄汗后出现肝肾之阴不足,则寒气随即入乘之,便生历节,故仲景用乌头汤,以乌头、麻黄去寒止痛,加蜜补肝肾之阴以除热。故《金匮翼》[12]有云:“历节肿痛,的是湿病……挟风者,黄汗自出。”殷鸣[13]认为:外因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黄汗病患者素有脾胃蕴热,历节病患者素有肝肾亏虚,因此“汗出入水”这一相同病因可造成不同疾病。


4.3 黄汗不可于黄疸同病而论

   黄疸是指具有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其中目睛黄染为其最主要特征,它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病证之一。《内经》云:“目黄者曰黄疸”。《实用中医内科学·黄疸病症》[14]对黄疸病的主要描述为身黄、目黄、小便黄伴有全身性症状等。很多医家已经从理论和临床论证黄疸于黄汗之截然不同。胡希恕认[15]为:“ 黄汗是汗出色黄而身不黄, 黄疽指数、胆红质检查皆无异常 , 此与黄疸病显然不同。”李小白[16]认为:黄汗出汗的部位多见于背部及两腋下,部分病例出现于阴部、臀部.汗量一般不多。虽然《千金·卷十伤寒方(下)·伤寒发黄·第十四》论曰:“黄有五种,有黄汗,黄疸,谷疸,酒疸, 女劳疸”。但是《千金翼方·黄疸·第十八》对黄汗闭口不提为何?因为伤寒杂病自古有别,古今圣贤一也。而现代张哲源[17]认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皆论及黄疸证治, 以阳明水热为主证,茵陈蒿汤为主治。然二书亦论及黄疸之表,如《伤寒论》之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金匮要略》之桂枝加黄芪汤证等,因此黄疸之发生及病证演变可从表证考之。”将外感”伤寒发黄”和内伤“黄疸病”混为一谈,岂不怪哉?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黄汗的原文分析,发现存在“脉浮”与“脉沉”、“小便通利”与“小便不利”、“渴”与“不渴”三组矛盾的描述,看似矛盾的写法精准地演示了黄汗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在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的过程中,仲师用黄芪加桂枝汤及黄芪芍药苦酒汤开黄汗治疗之始,医者在临证中需辨清患者具体所处阶段方可取得良效。黄汗日久也可向痈脓以及历节进行转归,提示此二者存在黄汗的病机,故临证中常需考虑其寒热关系从而指导用药。黄汗包括了大部分风水的典型症状,二者皆起源于感受风寒,皆存在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的动态变化过程,又因病因的侧重点不同而表现不一致,仲师将黄汗合于水气病一篇,并没有把黄疸黄汗合于一篇而论,这是属于张仲景的独特的学术观点,用意尤深值,得各位同道深入思考,不可道听途说,更名自功也。

 

 

参考文献:

[1](汉)张仲景撰,何任等整理.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19,52-58,

[2](隋)巢元方著.宋白杨校注.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58.

[3](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2.

[4](汉)张仲景撰,钱超尘等整理.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5]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

[6](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4.

[7]常敏毅.日华子本草辑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56.

[8](唐)甄权著,尚志钧辑释.药性论-药性趋向分类论[M].安徽:安徽科技出版社.2006.121.

[9](梁)陶弘景著,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08.

[10]王明炯,肖熹煜.从“渴”漫谈“风水”与“皮水”[J].西部中医药.2017,30(11).71.

[11](清)太医令王叔和著,贾君整理.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0.

[12]清)尤怡著.张印生等整理.金匮翼[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11.

[13]殷鸣,张琦.《金匮要略》之黄汗、历节合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04):497-499

[14]陈景权.实用中医内科学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0:56

[15]胡希恕.黄汗刍议[J].北京中医,1983(04):6-8.

[16]李小白.黄汗的辨证施治体会[J].中医杂志.1998(10):588-589

[17]张哲源,曹灵勇,许家栋,林树元.从经方病传理论探讨《金匮要略》黄疸病机演变[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12):6980-6983.




执业中医师王明炯
力图恢复中医学汉唐雄风的一个中医学探讨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