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关注辛庄社会治理工作

文摘   2024-12-30 16:38   江苏  

12月27日

《新华日报》以

常熟辛庄镇“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

且看“积善乡”的善治之道》为题

关注辛庄社会治理工作

👍👍👍





在常熟辛庄镇合泰村新南片区,“有问题喊小濮”成为当地老百姓的习惯。每每谈及此事,濮锦涛总会笑着说:“都是爷爷奶奶们宠我!”

27岁的小濮生于新南,几乎是村里人看着长大的。自从他负责新南片区的走访下沉工作后,每周都会往来数次,听听村里人的所需所盼、家长里短。“乡亲们的事就是自家的事,我能帮则帮,力所不能及的就立即上报村里。这一年跑下来,为大家答疑解惑,自己业务上也精进不少。”濮锦涛说。

走出合泰村,沿着曲折的街巷、汩汩奔淌的河流边走边看,在辛庄镇104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活跃着许许多多像小濮这样的基层治理工作人员,维护着这一方的和谐与安定。

辛庄镇,素有“德善乡”之美誉,旧称“积善乡”。如今,借助经济发达镇培育契机,该镇以党建引领,构建了“排查、调解、回访”的矛盾纠纷闭环处理机制,确保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高。


问题看得见抓得准

再次提及那根几乎断掉的电线杆,辛中村网格员邢海青依旧紧张且后怕。

在一次网格巡查中,邢海青途经东张港泾时,发现一根弱电电线杆被撞断了。电线杆底部已经完全破碎,整体向南倾倒,摇摇欲坠,全靠内部钢筋支撑,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考虑到过往行人车辆较多,邢海青立即设置路障,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处理,当天即消除了隐患。

这群身着蓝色马甲的网格员,奔波在辛庄的各个角落,第一时间收集和处理基层意见问题。“依托社会治理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我们优化治理架构,以‘一长三员’作为网格最小治理单元。”辛庄镇综合办公室联动指挥岗位负责人陈亚波介绍,通过组建一支囊括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的服务管理团队,全面完善“精网微格”体制机制,摆脱“网眼偏大”掣肘基层治理的困境。

全镇划分成350个网格,党政领导、岗位负责人每人挂钩包干联系1-2个网格,定期下沉走访,常态化开展“统一接待日”社情民意联系活动,面对面倾听老百姓意见。此外,辛庄还建强110个自然村(小区)党支部,每个党支部覆盖2-3个网格,实现“一自然村(小区)一支部”全覆盖。每个网格内,既有联动指挥、行政执法、应急管理等网格工作队伍,又有村民代表、热心群众组成的“海棠先锋”队伍,相应建立网格工作制度和职责清单,网格治理运行机制更加高效顺畅。

在这个庞大的网格员“朋友圈”里,还有一位特殊成员——“空中网格员”。它每天非常忙碌,今年5月以来,完成巡逻743次,采集实景图片4万多张,发现问题170个,办结率达95%。

这名来自张家桥村无人机飞控基站的“网格员”,可利用空中巡检和智慧监管,搭建“空中网格”,有效覆盖张家桥村、嘉菱村、东旺村、平墅村、张桥社区等5个村(社区)的沿线道路、宅前屋后等区域。“设定好程序后,自动起飞巡航和返程充电,每天可巡视10次,识别72类问题清单,全面覆盖人工巡查的死角和盲区,完成相当于10名网格员的日均巡查工作量。”张家桥村党委副书记陶章荣指着村里那台“无人机”介绍,它还能利用热成像指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这是人工难以逾越的优势。

基层治理中既要看得见问题所在,更要把得准问题的症结。年关将近,劳资纠纷矛盾较为突出。12月10日,辛庄镇召开维稳周研判例会,经多方研究,决定成立劳资纠纷专班,全面梳理当前可能存在劳资风险的案件,并交办相关岗位、单位跟进,做好应急预案。

辛庄镇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办公室综合治理岗位负责人周弘杨介绍,对于集中出现、性质类似、案情相近、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或在重要时间节点出现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辛庄镇会通过周例会机制,分析问题诱因,归纳共性特征,进行溯源处置。


矛盾解得开治得好

12月3日,江苏少平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傲涵来到辛庄镇矛盾调解中心值班。与以往每周一样,他坐在法律咨询窗口等候群众上门,其间,翻阅起手边的登记表,查看上周受理的一起工人薪资纠纷案。

和他并排坐的还有人民调解、信访受理、特殊人群管理、劳资纠纷、综合受理等业务窗口工作人员,其他相关职能单位人员则随叫随到。

基层治理如同搭脉看病,找准症状只是迈出的第一步,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才算是真正解决问题。作为社会治理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的中枢系统,矛调中心采用“常驻+轮驻”的模式运作。

“网格上报、群众携问题来访,矛调中心每日要集成处理层出不穷的群众烦心事,但同时也是一座大型数据‘转运站’。”周弘杨介绍,已经形成一窗受理、业务分流、办结反馈、回访评估四个环节的完整闭环,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这一套流程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调解效益,但由于基层点多面广,不能将所有矛盾纠纷都向上递交。“我们在村、社区建立矛盾调解组织,同时,聘用5位专职调解员,下派到各职能单位化解矛盾纠纷。”辛庄镇司法所所长赵志强说,村邻发生纠纷就地化解,特别重大的,以工单形式流转至镇一级或由镇会同相关多元力量进行处理。

在辛庄交警中队的乡音工作室内,专职调解员黄国书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老式日历,每一页都标注了当天的工作内容。往前翻到11月20日,上面特别注明了“让我感动的一天”字样。

谈及此事,黄国书打开了话匣子。11月初,来自云南宣威的杨女士和贵州毕节的陈女士因一起交通事故赔偿事宜谈判无果而找到黄国书。“一开始,杨女士情绪激动,毫不配合,多方了解才知道她因家庭变故而患上了抑郁症。”黄国书仍记得杨女士在会议室痛哭的情景。

以此为突破口,黄国书以情动人,反复对其做心理疏导,最后两人达成和解,索赔从8000元降到了2000元。“我们刚好来自云贵川三省,同样的乡音,有同样的乡土情怀,更为彼此的理解添了层温情滤镜。”黄国书1987年孤身一人来到常熟,历任金荡村、潭荡村书记,凭借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优势,成为这一带的“老娘舅”,今年已经办理400个案件。

“有时候,群众来到调解室并不是为了寻求帮助,而是为了倾诉生活的酸甜苦辣。”了解到黄国书的调解案例,“悦阿姨”调解工作室的郁秋萍有相同的感受。

职能岗位专业有余,而灵活性不足,除了调委会,辛庄不忘培树人民调解品牌。江苏省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悦阿姨”调解工作室便是其中之一。“在辛庄从事了40多年的基层工作,尽管在调解室接触到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我觉得,能帮一个是一个。”郁秋萍说,而且,也让我退休后能够继续发挥余热。

如今,辛庄正形成一个速度、广度、温度兼具的调解网络。自去年矛调中心成立以来,辛庄镇接待群众1650批次、1728人次,受理矛盾纠纷1565件,办结1565件。


群众聚得齐管得妙

最近,在张家桥村村委会的门口,新设立了一个红色信箱。不少人会“吐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寄信吗?“有!”张家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平新峰斩钉截铁地说,手里还拿着一份群众的匿名来信。11月11日,平新峰收到一封村民来信,两大页信纸,写满肺腑之言,上面就“幸福食堂”餐费问题算了笔详细的账。

今年,张家桥村高标准打造符合本村实际的“幸福食堂”惠老助餐阵地。村内有55位8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中午都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午餐。平新峰说,幸福食堂事关民生大问题,所以收到信后很受触动,打算邀请就餐代表、家属开展座谈会,各抒己见,从细微之处再做改进。

基层治理要让群众动起来,让他们当主人,不当看客,才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吃茶去啊。”张家桥村老党员王保根在村里茶馆办了个“光影夜谈”,用来收集民意,每天吃过晚饭,村里老人溜达着就过来了,这不,夜谈刚开始就有人提意见,“现在天黑得早了,村庄步道的路灯还是夏令时,村里老人多,不方便。”王保根记录下这条意见并迅速传达给村里。就在上周,村里路灯全部调整为冬令时。

借鉴“吃讲茶”传统,辛庄镇创新“管家+平台”运行模式。在该机制下,每个村建立了自己的子品牌,同步引导群众更深度参与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持续推进“宅基管家”村民自治模式

通过“大家讲莊”协商议事平台和“随手拍”小程序,村民不仅可以集体评议重大事项,还能实时反馈整改情况;而村里则实行“双评分”机制,定期张榜公布自然村组各农户的相关情况。一整套打法实施下来,村民主人翁意识与日俱增,更愿意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

自治激发活力,共治凝聚合力,辛庄镇在凝聚共管共建力量上持续下功夫。“‘文明有礼’小程序每月统计积分,通过积分评比发挥榜样引领和道德评议作用,而且积分可以在常客隆超市抵现,充分激发大家创优争先的热情。”合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文明说,“以奖促管”措施已经在村里90户人家试点,每年可节约15%-20%的保洁费。

成效最明显的还是在位于与沙家浜镇昆承湖村交界处的陆申泾河治理上。两村合作共治,每年给予沿河40户人家、每户600元奖励额度,激励他们维护好宅前屋后及周边河岸环境。经过三年努力,现在的河道波光粼粼,后续,还将复制经验到同为跨界河的风枪泾河上来。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做好基层治理工作,首先要从人出发,发动群众,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心中有民,脚下则有路。当下,辛庄镇基层治理正朝着更加精准化、便民化、智慧化、信息化的道路打马疾驰。


内容来源 | 新华日报

审核人 | 顾   辰、倪晓霞

发布人 | 纪明男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为德善辛庄三连击!

德善辛庄
常熟市辛庄镇官方发布:关注民生、服务群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