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若羌•每周推荐丨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资治通鉴》

乐活   2025-02-08 12:53   新疆  

《资治通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出的思想精华,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引用经典名句,运用古代典籍中的智慧结晶,赋予了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系列书籍采取导读、原典、注释、点评相结合的编纂体例,旨在通过解读典籍名句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核,引领公众走进名著,阅读经典,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今天,带你走进国学经典——《资治通鉴》,品味典籍里的中国智慧。


书 名:《资治通鉴》

作 者:司马光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年:2022年9月

索书号:K204.3/16

馆藏状态:若羌县图书馆“传承文化 温润心灵”专架


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举进士甲科,屡迁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即位,擢翰林林学士,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司马光极力反对,其意见不被采纳而外任,专意编纂《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司马光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元祐元年(1086)去世,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内容简介:《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 卷,全书正文有300余万字,若加考异与胡注,则达600 万字,记载战国到北宋建国前的历史,内容包括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文化等。作为历史材料,《资治通鉴》的隋唐五代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源、史料价值。作为通史著作,《资治通鉴》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鉴赏价值。《资治通鉴》的唐五代部分,编撰在两《唐书》和新旧《五代史》之后,作者在正史之外,引用的各种史料多达二百多种。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在资料取舍上,都有专业眼光下的甄别和严格的考订。依照《资治通鉴》编年顺序选录,并尽量对于各纪的内容都有所甄选。

导读节选:从司马光《资治通鉴》面世开始,这部书就是历代帝王的政治教科书。曾国藩曾评价说:“窃以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如因三家分晋而论名分,因曹魏移祚而论风俗,因蜀汉而论正闰,因樊英而论名实,皆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又好详名公巨卿所以兴家败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实六经以外不刊之典也。”最早给《通鉴》作注的宋元之间的学者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读书,使人进步






源:若羌县图书馆

编辑:牟徐鸣

责编:曹   玥

审核:王勇强
监制:舒世龙



投稿方式:若羌县融媒体中心内容开放平台
(网址为10.191.4.24/rqxmcn)


若羌零距离
发布若羌动态,讲述楼兰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