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什么样的女人,才算见过世面?
乐活
2024-10-30 22:03
福建
从容淡定、侃侃而谈、自信优雅,是很多人对杨澜的印象。她一头干练的短发,淡雅的妆容,始终保持着云淡风轻的笑容,在她出现的场合,都能深深的烙下她的痕迹。但这辉煌的背后,却是杨澜用30多年的努力与经历铸就而成。父母都是大学教师,在这样书卷气浓墨的家庭中,她很早就明白,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的双手,方可获得。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没有过多精力照顾她。在十岁前,杨澜一直住在上海的外婆家。在裹脚的年代,杨澜的外婆不仅不裹脚,还拒绝父母的包办婚姻。在外婆的影响下,她潜移默化的复刻了外婆的一些思想。小时候,家人对她非常严格,不论何时,她都要在家里读书。别的孩子在玩,她泡在题海里。以至于随意拿出一题,她都能准确无误的说出是在那一页。1986年,她凭着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在毕业那年获得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然而,杨澜却在不经意间,听到几个工作人员的对话:“综合看,杨澜个人素质是最好的,可是还不够漂亮。”母亲的话就像一道光线,点醒了杨澜。她说:“漂亮的标准因人而异,都和别人一样,你不就没有特色了吗?”于是,尽管不完美,可杨澜却凭实力成为《正大综艺》最年轻的主持人。信里有讽刺攻击她的语言、有说她”爱出风头“的罪状。面对这样的声音,前辈赵忠祥老师的安抚,让杨澜明白没有完美的人生,没有完美的现状。此后,杨澜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获得了中国第一届主持人金话筒奖。1993年,第一次奥委会来北京,需要有人来主持天坛欢迎晚会。前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先生找到杨澜,并对她说:”我看你‘正大综艺’主持的好,要不来参加申奥吧!“到了蒙特卡洛杨澜才发现:“中西方表述方式上,存在巨大的鸿沟。”现场记者招待会上,西方记者提问尖锐,当时的代表团发言人,觉得问题不好回答,就用“下来我们单独聊”来应对。她知道自己的不足,不愿再做一个弱者,只想做主宰命运的强者。随后,她毅然决然辞去央视工作,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而是心无旁骛的投入到学业中,每天学习到凌晨2点,陪伴她的是过道里的那几只老鼠。正如孟德斯鸠说的:“造化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虽然,这样的生活辛苦,但也为杨澜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传媒等领域打下夯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杨澜在校期间还与东方卫视一起制作电视节目--《杨澜视线》。那时,她就开始采访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美国传媒大腕克朗凯特等名人。《杨澜视线》从策划到后期的剪辑,她没有错过任何一个环节。使得杨澜不断钻研不断探索,她的能力肉眼可见的进步。哥伦比亚广播等公司纷纷向杨澜伸出橄榄枝,希望能把她纳入麾下。此时,她已有了主宰自己命运的能力,她只想回国,实现心中的媒体梦。当时的《杨澜访谈录》只安排4个工作人员,可是却成为凤凰卫视收视率最高的一档节目。面对每个受访者,她除了需要大量研读人物背景外,还会从多个角度中选出最犀利的点,更好的呈现受访者不为人知的一面。700年前,当马可波罗快要离世时,人们问他,你所说的那个东方国度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世人把生命当作坑坑洼洼的长路,却忘记这是一条努力向上攀爬的梯子。愿你,不故步自封,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拥抱心中的世界。
愿你,不冷漠麻木,用平凡的身躯,守护住柔软的初心。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看更多走心好文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