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丨来长沙!“挑大梁”“当主角”

科技   2024-11-04 16:55   湖南  

     10月31日,长沙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和3年前相比,这一次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有许多新的变化,涌现了一群“新星”,会上发布2022年至2024年长沙市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十大技术创新产品,为10家长沙市企业研发中心企业代表授牌,通报一批长沙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名单;不变的是,始终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咬定青山不放松”,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强力抓攻坚、抓转化、抓平台、抓人才。


今年9月,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互联网岳麓峰会上发出了“欢迎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生来湖南创新创业”的热情邀约。此次科技创新大会,恰恰是观察长沙创新创业的一扇窗口。透过这次大会,我们可以看到什么?让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就是其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一、 长沙科创,砥锋砺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科研成果的孕育和诞生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关键在于释放科技人才的潜能,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


作为湖南省会、“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一带一部”首位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长沙早就明晰自己的“独家”优势——科教资源丰富、宜居宜业、吸引青年人才等。

早在2021年,长沙就率先成立由市委书记牵头的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高规格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制定《长沙市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长沙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长沙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其中,重点就科技人才引育、创新生态优化等做了系统谋划。

三年后这一场大会,见证了长沙科技创新之变:

湘江畔的湘江科学城,闪耀科技之光,湘江科学中心着力打造科研新引擎,湖南大学科创港正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湖南钢铁技术研究院将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动力;

湘江科学城俯瞰效果图。

浏阳河畔的岳麓山实验室,播下创新“种子”,200余名科研精英近日正式入驻;

尖山的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算力人才“冒尖”,湖南省2023年度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算力网络构建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无人机照片)。

马栏山的视频文创产业园,不断跑出“黑马”,芒果马栏山广场、中广天择总部基地、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基地、马栏山动漫影视产业大厦、创梦大厦、马栏山信息港、华为湖南区域总部等,吸引5万余名产业人才在此工作生活……

“把最好的地块、最好的风景、最好的服务,留给科研企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随着长沙做出的硬核承诺逐渐变成现实,全市科创格局正加快重塑。一年多来,新增国家、省级科技人才1300余人,通过企业研发中心引育集聚人才近6000人,在长外国专家增长14%。

 二、 创新创业,恰同学少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考察时,对现场的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大家要放开手脚,继续努力,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聪明才智。”

总书记的话语,也深深打动着在长沙奋力拼搏的“星星们”。


在这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中,年纪最小的就是周再阳。才22岁的周再阳,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一学生。今年6月,他参与的《撷绿竹之思,听血脉之声——高精度、“疾”响应健康监测技术》项目,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备赛“挑战杯”的过程对周再阳的创业决定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拉起不到10人的团队,成立湖南竹阳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制高效仿生智能竹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今年23岁的汤慕仁,和湖南信息学院的同学2020年一起创办湖南星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跻身湖南省无人机企业创新型企业10强;24岁的邓炼武,2年前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大数据专业本科毕业后,就创办了湖南缩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打造的参赛作品入选全国100项优质资源精品项目名录;24岁的王淑禾,创办湖南禾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薪火芳华品牌,研发民族、民俗、地域、文博四大中国特色原创IP数据库……

这群可爱的“00后”,用他们尚显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科技创新的大旗。
 三、未来可期,在长沙都实现


创新,是源头活水,更是“第一动力”。而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需要高层次科技人才。

近年来,长沙人才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国家所需、未来所向、长沙所能结合起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青年人才。

在此次长沙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强调,要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培育科技创新的基础优势,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健全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科创事业,吸引青年人才。

“首”字当先,成为科创长沙的鲜明标识。长沙市科技创新大会期间,铁建重工传来好消息,一台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沙下线,这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

创造多项行业之最的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魔塔1165”纯电动重卡,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的直径8.61米盾构机主轴承,世界最小的工程用室温型蓝宝石振荡器,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光热偏转光谱(PDS)设备……

长沙锚定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为引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五大标志性工程”,加压推进“创新提升行动”,全力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自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以来,攻克76项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785.9亿元,其中“三技”合同本地转化占比51.6%;全市各类创新平台达3167家;长沙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排名从2023年的第37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32位随着政策的完善和产业的发展,长沙为年轻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吸引力不断增强。

科创资源,集聚青年人才。

过去一年中,长沙坚持一体绘蓝图,加速推进“一城一区三基地”建设,推动“三类500强”项目加速落地,实现科创资源“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双提升,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集聚,广大创新创业青年纷至沓来。截至目前,长沙累计落地企业研发中心222家,含“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35家、领军企业研发中心13家、扩能升级企业研发中心157家、外资研发中心9家、保税研发中心8家。目前,建成或初步建成69家,含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研发中心、淡水河谷·中南大学低碳和氢冶金实验室、蚂蚁集团中南研发总部等“三类500强”项目14个,高能级企业研发中心方阵加快成型。科技创新大会上,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发中心、蓝思创新研究院等10家企业研发中心作为代表得到授牌。这些研发中心,正成为长沙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一个个青年人才项目将人才培养引进与重大战略实施相结合,促使人才资源优势与长沙重点优势产业的发展优势同频共振。

科研平台,锻炼青年人才。

始终聚焦国之大者,长沙战略科技平台取得重大突破,支撑战略科技力量“国家队”的长沙梯队正在形成。构建“1+2”国家实验室培育体系,成立相关实验室筹备组并完成登记注册,获批国家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高效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在长省四大实验室全部实体化运行,超算长沙中心已服务用户超1200个,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进行100km/h中低速滑跑测试;抢抓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机遇,新增1家、重组入列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完成注册,行星极光地面模拟装置开展选址,200P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运行,算力调度平台基本建成……长沙市通过构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青年人才提供了锻炼和成长的环境,同时也为国家战略科技任务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丨长沙发布

初审丨蔡俊翔

二审丨徐罗

三审丨徐勇

更多信息,值得关注!




习近平在湖南长沙市考察调研

2023年度长沙市“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拟支持项目公示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举办长沙市第二十一届“岳麓山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授奖304项!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揭晓

您关注的长沙科技政策合集页面已发布,请查收!

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政策体系



创新长沙
定期发布科技服务信息、解读科技政策法规、传播科技前沿动态,为广大科技爱好者提供在线交流与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