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守艺 | “纸”上生花,“喜”临门

政务   2025-01-30 15:30   浙江  

活自手下出

艺从坚守来


系列一之“剪纸”



年末年关

村民家中喜事连连

家住路桥街道田洋王村的

老党员叶春海

送出了好几张喜字剪纸


精巧的红色剪纸上,“囍”字被吉祥的图案和锦簇花团包围,彰显着风雅大气的中式美学和纸上“生花”六十余载的精湛技艺。



叶春海的家中

有一间向阳的书房

专门为剪纸布置


靠墙的桌面上,陈列着一部分剪纸作品,包括四大美人、花鸟山水、麒麟童子等,构图细腻,各种细节栩栩如生。一旁的木桌上,摆放着他用了20多年的工具,一把剪刀、一把雕刻刀和一个油盘。



买过市面上的工具,用不习惯。雕刻刀必须薄、细、锋利,才可以很好地处理剪纸图案的细节。


老人使用的雕刻刀是自己用钢条磨的,垫在剪纸下雕刻的油盘也是买了牛皮,用铁丝箍好,用起来略带韧性但不回弹。随着岁月推移,雕刻刀上缠绕的丝线被汗水浸泡得变色,油盘上也留下了无数道细细的刀痕。



从设计图案到雕、镂、剔、刻、剪,叶春海时常会在桌前坐上半天。由于年事已高,视力不好,在绘制精细的图案时,他总会架起一块玻璃板,在底部打上灯光,以便更好地勾勒线条。


这么多年,剪纸作品送出去了不少,也不记得剪了多少幅。年轻的时候,谁家结婚办喜事,总要找我帮忙剪一些窗花和喜字。


1964年

时年24岁的叶春海

因为一剪纸厂的嘱托

一头扎进了剪纸的世界


我的美术功底不错,当时剪纸厂想要做一些出口的剪纸,拿了一些图案给我,让我帮忙看看,我研究后就入迷了,有空闲的时候就会琢磨剪纸这事。


叶春海从简单的喜字和窗花入手,断断续续地自学技术,将手艺练得炉火纯青。一段时间后,他渐入佳境,创作的童子骑牛剪纸线条流畅,老黄牛健硕神气,童子神态悠闲,上面还有两只姿态轻盈的喜鹊,引得村民啧啧称奇。



近些年

应街道和村委会的要求

“春海剪纸”作品集在文化礼堂做过展览

叶春海也参加过多次剪纸公益课堂

吸引了不少对剪纸有兴趣的年轻人


在他看来,把剪纸这项传统技艺坚持下去,首先要有十足的耐心,剪纸不是一蹴而就的,复杂的作品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一旦失误导致纸张断裂,就会功亏一篑。



除了耐心,学剪纸还需要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件事情无关名利,只有投入时间并且认真对待,才能不断精进。对我来说,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剪下去。


一直以来

叶春海对传统民间手艺

始终保持着热爱


前段时间

他还将自己制作的工艺品花灯

全部捐给了村里的文化礼堂



在剪纸书房前的阳台上

叶春海种了许多盆栽

每一颗花草都被侍弄得枝桠挺拔


剪纸的间隙

他会到阳台上晒晒太阳、浇浇花


从花鸟鱼虫、飞鸟走兽到四季风景,中国的剪纸艺术可以包罗万象,需要有更多人来用心传承。




END



来源:全媒体记者 梁亦慰

视频:蔡亿杨、王艺锦

编辑:周璐茜

转载请注明出处



路桥发布
在这里,你能听到千年商都跳动着的强劲脉搏,你能听到律动着的快速节奏;在这里,你能看到正在编织的梦想,你能看到每天都在升腾的希望。
 最新文章